皮瓣移植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容医学临床手册》第106页(4074字)

皮瓣是由皮肤的全层及皮下组织所构成。皮瓣与皮片不同,皮瓣移植必须有与机体皮肤相连的蒂,或行血管吻合,血循环重建后有供给皮瓣的血液和营养,才能保证皮瓣移植成功。与机体皮肤有蒂相连的,称带蒂皮瓣移植或管状皮瓣移植;行血管吻合的,称游离皮瓣移植。

【皮瓣的分类和特点】

1.带蒂皮瓣

(1)皮肤皮瓣。该类皮瓣是在缺损邻近设计皮瓣,没有知名动脉供血,故设计皮瓣时,其长宽比例要受到一定限制。一般来讲,在面部长宽之比以2∶1~3∶1为宜,肢体及躯干部位以1.5∶1为最安全。常用的皮肤皮瓣有对偶三角交叉皮瓣(“Z”字成形术)、滑行皮瓣(如“V-Y”成形术)、旋转皮瓣等(图12-7、图128、图12-9)。

图12-7 “Z”字成形术

图12-8 “V-Y”成形术

a.“Y”形切开,“V”形缝合 b.“V”形切开.“Y”形缝合

图12-9 旋转皮瓣应用

(2)动脉皮瓣。该皮瓣的特点是有一条知名血管供血.因此只要沿血管长轴设计皮瓣,一般可不受长宽比例的限制。

①岛状皮瓣。皮瓣内含有一对知名动、静脉。该皮瓣血运丰富,生存力强,蒂长,不受长宽比例限制,可旋转至180°。如用颞浅动、静脉形成的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部缺损等。

②隧道皮瓣。隧道皮瓣指形成的皮瓣需通过皮下或深部组织内进行转移。它要求皮瓣内含有知名血管,蒂部的横径与皮瓣的横径相一致,通过隧道的蒂部去除表皮。如用额部隧道皮瓣通过皮下隧道修复面颊部缺损等。

2.游离皮瓣

(1)直接皮肤血管皮瓣。营养皮肤的动脉在穿出深筋膜后与皮肤表面平行,走行于皮下组织内,并沿途发出分支以供养皮下组织与皮肤。临床上常见的皮瓣如腹股沟皮瓣、胸三角皮瓣属于该类。

(2)肌皮血管皮瓣。即肌皮瓣,血管通过肌肉发出营养支,垂直穿出深筋膜至皮下组织及皮肤。该皮瓣在制取时不能将皮瓣与深面肌肉分离,否则不能成活。如临床上多用的胸大肌皮瓣、背阔肌皮瓣属于此类。

(3)肌间隔血管皮瓣。动脉行走于肌间隔内,然后发出分支至皮肤。上臂内、外侧皮瓣属于这种类型。

(4)动脉干网状血管皮瓣。由动脉干上直接发出许多细小的血管支,组成丰富的网状结构,直接营养所属的皮肤。这类皮瓣口径粗,易于吻合成功。足背皮瓣、前臂皮瓣均属于这种类型。

3.管状皮瓣

管状皮瓣,又称皮管。它实际上是一个双蒂皮瓣,是一种卷起来的完全封闭无创面的远位皮瓣。皮管的优点有:组织柔软,收缩性小,色泽好,血运丰富,易于成活,创面闭合,大大减少感染机会,并可借手腕的携带转移到体表的任何部位。缺点是治疗时间长,手术次数多。因此,能采用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移植时,最好不要选择皮管移植。

【皮瓣移植的适应症】

皮瓣具有大量的皮下脂肪组织,因此,它不仅能整复表浅创面或缺损,还可广泛用来整复较深层或洞穿性缺损。

(1)封闭或覆盖肌腱、肌肉、骨、神经、大血管等暴露的创面。

(2)某些器官的整复再造,如鼻、唇、颊、耳、阴茎等缺损。

(3)用于洞穿性缺损的修复,如面颊部、腭部的洞穿性缺损。

(4)矫治颈部瘢痕挛缩。

(5)还可用来治疗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放射性溃疡、褥疮等。

【皮瓣的设计原则】

如前所述,皮肤皮瓣的长宽之比有一定限制,四肢和躯干长宽之比为1.5∶1,头面部由于血供丰富,长宽比例可达2∶1~3∶1。皮管的长度不要超过20cm,宽度不要小于6cm,即长宽之比不要超过3∶1。皮瓣或皮管均应按血管走向设计。取皮瓣的深度一般达深筋膜浅面。选择三种类型皮瓣时,原则上宁简勿繁,能用带蒂皮瓣修复的,不用游离皮瓣;能用游离皮瓣解决的,最好不要选用管状皮瓣。

【管状皮瓣的制取方法】

(1)按设计方法,用美蓝画好两条平行线。

(2)沿画线切开,先切开皮肤全层,等皮层收缩后,再切皮下组织,也可在切皮下组织时,刀刃斜向皮瓣,使皮层略宽于皮下组织层,这样可避免脂肪组织夹在切口之皮层间,影响愈合。

(3)在筋膜层进行分离后,将平行切口所形成的双蒂皮瓣的边缘相对缝合,使之形成皮管。注意皮管缝合时,皮下组织可不缝合,单纯缝合皮层即可。一般离创缘3mm进针,每针间距3mm。

(4)缝合供区的创面(图12-10)。

图12-10 皮管的制取方法

【皮瓣移植的注意事项】

1.带蒂皮瓣

(1)皮瓣设计时,应用美蓝在皮肤上按需要画出外形,一般应比缺损处稍大,以免皮瓣转移后发生收缩。

(2)切取皮瓣时,应按所需厚度在同一水平切取,不可高低不平;操作要轻柔,要无创操作,避免损伤重要神经。

(3)皮瓣缝合前要严密止血,以免形成血肿;缝合后局部适当加压包扎,但不能压迫皮瓣蒂部。

(4)皮瓣转移后,供区创面要关闭,可直接拉拢缝合或植中厚皮片。

(5)需断蒂者,应在术后3周进行。

2.游离皮瓣

(1)行游离皮瓣移植时,毫无例外地均应行小血管吻合术,因此术者一定要掌握和通晓显微血管外科的知识和技术,才能保证手术成功。

(2)选择供区时,要考虑色泽、质地、厚度与受区相似,还要避免引起供区的继发畸形和功能障碍。

(3)供区的血管口径应与受区的血管口径尽可能相近。

(4)尽量缩短皮瓣缺血时间,一般应在受区条件准备好后断蒂,吻合要一次成功。

(5)应有足够长的血管蒂,一般在5cm以上,以保证吻合后无张力。

3.管状皮瓣

(1)皮管的血运在蒂部,所以在浸润麻醉时不要在蒂部和皮瓣的皮肤上刺针,以免手术失败。

(2)皮管断蒂前,应先测试皮管血运情况。测试方法:可在蒂部加压,用橡皮筋或止血钳的后端夹紧加压,如持续1~2h,肤色正常,不发紫,不苍白,即可断蒂。否则,应在断蒂前每日进行夹压训练。开始每次夹紧5~10min,以后每次夹压时间延长,直至夹住1~2h,皮肤色泽正常,方可断蒂。

(3)一般情况下,皮管断蒂转移在术后3周左右进行。

【皮瓣移植的术后处理】

(1)带蒂皮瓣移植后,应经常观察皮瓣血运。术后数小时内,如发现皮瓣发绀、充血严重,多为渗血或静脉回流不畅引起,应及时处理。如为渗血,可在缝合边缘拆除1~2针缝线,以利引流;若为静脉回流不畅,可考虑做若干小切口,去除瘀血。

(2)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更应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情况,一般每小时1次。室温要保持在25C左右,以防血管痉挛。使用扩张血管和抗凝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2次,每次500ml静脉点滴。

(3)静脉栓塞和动脉栓塞是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发生在术后72h内。静脉栓塞主要表现为皮瓣水肿紫绀;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皮瓣苍白、皱缩,切开无血。出现上述情况后,应及时手术探查,重新吻合血管,不可延误时机。

(4)带蒂皮瓣如需断蒂和皮管断蒂转移,均在皮瓣移植术后3周进行。

(5)皮瓣移植后,皮肤的痛觉、触觉和温度觉在短期内是丧失的,故在感觉丧失期内,要避免烫伤和冻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