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容医学临床手册》第356页(21369字)

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

本病俗称暗疮、粉刺、酒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青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影响容貌美的疾病。临床上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损害为其特征,常伴有皮脂溢出。是较为难治的皮肤病之一,但积极防治可防止或减轻容貌的毁损。

【病因病机】

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毛囊皮脂腺内细菌的栖息等,外因有药物、化妆品、环境因素及机械性刺激等。但最重要的是其发病机理与雄激素密切相关,由于雄激素相对增多,则引起4种主要的病理生理表现。

1.皮脂排出亢进

皮脂腺受雄激素支配,它能使腺体增殖和合成及排出皮脂增加。雄激素中睾酮作用最强,其次是肾上腺-卵巢分泌的雄甾烯二酮、脱氢表雄甾酮,后二者在体内演变成睾酮,然后在皮肤内经5α-还原酶的作用,转变成对组织活性更强的二氢睾酮,后者可能与皮脂腺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加速细胞增殖,促使皮脂合成增加。

2.毛囊皮脂腺管闭塞

由于雄激素的作用促使毛囊漏斗部角质过度增生、剥离,造成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过度合成的皮脂不能顺利排出,淤积于毛囊内而形成脂栓,即临床上表现的“粉刺”。

3.毛囊皮脂腺管内细菌的作用

毛囊漏斗内的常住菌有痤疮丙酸棒状杆菌(P.acnes)、表皮葡萄球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等。P.acnes为厌氧菌,嗜脂生存。由于皮脂合成增加,在这种富有营养并相对缺氧的环境内大量繁殖,并产生脂酶、蛋白分解酶、透明质酸酶及一些趋化因子等。

4.皮脂组成的异常

皮脂腺合成的脂质大部分为三酰甘油,其次为角鲨烯和蜡酯等,没有游离的脂肪酸。游离脂肪酸有致炎作用。脂酶能分解脂质中的三酰甘油,产生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蛋白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等能侵蚀和破坏毛囊,使毛囊内含物进入真皮而引起炎症性损害。

以上4种病理生理表现是相互关联的,由于毛囊漏斗部角质增殖,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合成亢进的脂质不能顺利排出,致使P.acnes大量繁殖,随之脂酶增多,进而分解三酰甘油为游离脂肪酸。

【临床表现】

1.性别、年龄

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大多数为十几岁至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

2.好发部位

好发于面部,特别是前额、颊部及颏部,其次为肩、肩胛部、胸骨部及背上部皮肤,多对称分布。面中央部,特别是鼻部、眼周及口周常无损害。

3.皮肤损害

(1)粉刺。是本病特征性损害,但非本病特有,是脱落的角质细胞、脂质及毳毛等在毛囊口形成栓塞。分为两种:

①黑头粉刺。又称开放性粉刺。毛孔开大,栓塞物顶点与皮面平行或略高于皮面,表面呈黑色,用手挤压,可挤出1~2mm如牙膏样脂栓。

②白头粉刺。又称闭锁粉刺,为针头大小的圆锥形黄白色小丘疹,如不挑破,不能挤出脂栓。

(2)炎症性损害。有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最多见的为与毛孔一致的红色米粒大小圆锥形丘疹及表浅性小脓疱,脓疱多在丘疹的顶端。部分病例可出现浸润较深的一般大于1cm的红色结节和由闭锁粉刺演变而来的囊肿。

(3)后遗症及并发症。皮损愈合后可形成各种各样的瘢痕。最多见的为坑点状凹陷性瘢痕,其次为碎冰锥样或峡谷样瘢痕,偶而可见肥厚性或瘢痕疙瘩。此外,可见点状黑褐色色素沉着,偶见青黑色钙化结节。皮脂溢出虽不是必发症状,但往往是并发的。

皮损一般为对称分布,病程中往往数种损害同时并存,但常以1~2种较为显着。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炎症显着时可有疼痛和触痛。

病程为慢性经过,时轻时重,大多数持续到25岁以后,有的甚至超过30岁逐渐痊愈。

【诊断及鉴别诊断】

患者为青春期男女,皮损好发于颜面及躯干上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主要表现为对称分布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多形性损害,常伴有皮脂溢出以及慢性经过等,不难诊断。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酒渣鼻

好发于中年人,损害主要在鼻部及面部中央,呈弥漫性红斑、丘疹、脓疱等,但无粉刺,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2.职业性痤疮

有接触某种物质的历史,如焦油、机油、石油、石蜡及沥青等,皮疹常较密集,可伴有毛囊角化过度。除面部外,皮疹可见于手背、前臂等接触部位。

3.药物性痤疮

有用药史,如皮质类固醇激素、雄激素、异姻肼、碳酸锂、苯妥英钠以及溴、碘等药物,损害主要为红色丘疹,一般无粉刺。

【治疗】

1.一般疗法

(1)避免刺激。避免机械性刺激,尤其避免经常用手挤捏;避免饮酒和刺激性食物;常用温水及中性或微碱性肥皂洗脸,以去除油脂。

(2)注意化妆品的应用。油基质、细粉类和使皮肤湿润的化妆品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3)注意环境因素。环境过热或潮湿可加重本病。

2.内用药物疗法

(1)抗生素。能抑制毛囊内P.acnes,降低游离脂肪酸及其他炎症介质,对炎症性损害有较好的效果。

四环素:0.25g,每日4次口服,有效后减量,一般维持量0.25g/d,有的人2~3d0.25g即可维持。通常用药后3~4周见效,如4~6周炎症性损害仍不消退,可增量到1.5~2.0g/d。对粉刺无效。

红霉素:0.25~0.5g/d。效果与四环素类似,常用于四环素有禁忌或无效的病例。

氯林可霉素:300~450mg/d,有较佳效果,皮脂排泄受到抑制,P.acnes减少,游离脂肪酸下降。

美满霉素:50~100mg/d,本品有很佳的脂溶性,能更有效的穿透毛囊皮脂腺,与四环素无交叉耐药性。如开始用足量可能有头晕、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2)维甲酸类。13-顺维甲酸可明显抑制皮脂分泌和毛囊角化过度,抑制炎症和P.acnes。剂量0.5~2mg/(kg·d),分2次口服,连服15~20d。如果需要可在停药8周后进行第2疗程治疗。停药后皮损可继续好转。

(3)激素类:

①雌激素。主要用于女性病人。

己烯雌酚:1mg/d,应在月经期后5d开始应用,10~14d为1疗程。

环丙氯地孕酮:是一种抗雄激素。口服能抑制皮脂产生,临床上治疗本病有效。Diane为环丙氯地孕酮2mg和乙炔雌二醇0.05mg合剂,每日1粒口服,对女性难治性痤疮有较佳疗效。本品可引起男性第二性征丧失和性欲减退,故不用于男性。

黄体酮:对某些月经前症状加重的患者可注射黄体酮。来潮前10d注射10mg,前5d再注射5mg。

口服避孕药:具有抗痤疮作用,特别是含高浓度的雌激素制剂。一般用炔雌醇或炔雌醇甲醚,如同时为避孕的目的,可用之。否则慎用,注意其副作用。

②肾上腺皮质激素。通常不作为全身用药治疗本病。对结节性或囊肿性痤疮皮损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是一种很有效的疗法。去炎松混悬液、生理盐水或1%的利多卡因稀释成0.63mg/ml,每个结节注射0.1ml,每周1次。

3.局部药物疗法

(1)抗生素。主要用于炎症性皮疹。0.5%的四环素霜,1%~2%的红霉素或氯林可霉素,每日1~2次外用。

(2)过氧化苯甲酰。有很强的抗菌效果,并能抑制皮脂产生和具有角质溶解作用。对炎症性损害和粉刺均有效。常用浓度为2.5%~5%,多用凝胶基质,亦可用霜剂。

(3)维甲酸。有角质剥脱作用。常用0.05%~0.1%的霜剂、凝胶或溶液,睡前1h,洗脸后15min保持皮肤干燥后用药。眼周和口周不宜用药。用药期间防止日晒。一般在用药后1~2周内有潮红和脱屑,在用药2~4周内有可能皮损加重,皮损消退大约需要3个月。

维甲酸和过氧化苯甲酰或抗生素联合应用,可产生良好效果。联合应用刺激性反而减少,但两药不能同时应用。一般晚间应用维甲酸,晨间应用过氧化苯甲酰或抗生素。皮疹消退之后减少用药次数或药物浓度。

(4)壬二酸:15%~20%的霜剂,抑制P.acnes和角质增殖,减少皮脂排出。临床上治疗本病有效,但对皮肤有刺激性。

4.外科疗法

(1)粉刺压出。用粉刺压出器进行,对开放性粉刺可直接压出;对闭锁性粉剂,可用针头或刀片挑开后再压出。不宜过分挤压,否则会使炎症加重。

(2)切开引流。对有继发感染的脓肿可切开引流,以加速愈合。

(3)皮肤磨削术疗法。对表浅性痤疮后瘢痕有较佳疗效;对深在性或碎冰锥样瘢痕很少有效。

5.中医药疗法

(1)宜辨证施治。常用枇杷清肺饮、五味消毒饮、胆泻肝汤或四物汤等加减。

(2)单方。如茵陈50g煎水,日服2次;白花舌草25~50g煎水,日服2次;丹参25~50g煎水,日服2次;丹参酮0.25g/片,每次3~4片,每日3次口服。

酒渣鼻(rosacea)

本病是一种发生于颜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以鼻部为中心的弥漫性潮红、毛细血管细丝状扩张,伴有丘疹、脓疱等损害。

【病因病机】

尚未完全明了,认为与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嗜酒、辛辣食物、冷热刺激以及精神因素等有关。有人认为与毛囊虫的寄生有关,虽然病变处常能查到毛囊虫,但该虫是条件致病虫,大多数健康人均能检出本虫,所以是不是本病的病原体,一直是争论的问题。

【临床表现】

1.红斑期

也称Ⅰ度酒渣鼻。面中部,特别是鼻、面颊、眉间及颏部发生红斑,对称分布。初为阵发性暂时性红斑,时发时消,饮酒、进食某些刺激性食物、温度变化、月经期间、情绪变化等更加明显,日久红斑则持续不退。鼻尖、鼻翼及面颊部可出现浅表的细丝状毛细血管扩张。面部通常伴有皮脂溢出,毛孔开大或为皮脂所阻塞。

2.丘疹脓疱期

又称Ⅱ度酒渣鼻。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痤疮样丘疹、脓疱,甚至结节,常此起彼伏,不断发生。毛细血管扩张及毛囊口开大更明显。有少数病例可并发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及角膜血管形成等。

3.鼻赘期

又称Ⅲ度酒渣鼻。本期主要见于极少数晚期男性患者。鼻端部皮脂腺及结缔组织增生,鼻尖、鼻翼肥大,形成结节状或肿瘤状突起,凹凸不平。毛囊口开大,毛细血管扩张更显着。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发生在以鼻部为中心的颜面中心,以充血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为基本特征,具有各期的典型表现,无明显自觉症状,慢性经过等,容易诊断。应与寻常性痤疮及酒渣样皮炎等鉴别。

1.寻常痤疮

主要发生于青春期的男女,一般鼻部无损害,皮疹分布除面部外,躯干上部可有皮疹发生。基本损害中有粉刺,通常不伴毛细血管扩张等可资鉴别。

2.酒渣样皮炎

本病一般不侵犯鼻尖部,即使受累亦很轻微,而Ⅱ度酒渣鼻病变常从鼻尖部开始,以后向两颊扩展,有时多年局限于鼻部。酒渣样皮炎相对较酒渣鼻容易治疗。

【治疗】

1.一般疗法

(1)避免刺激。患者自己体会如病情变化与某些因素有关,如酒、茶、咖啡、辛辣食物、日光、高热、寒冷以及情绪变化等使病情加重,则应尽量避免。如病情变化与某些食物无关,则不需要过多限制。

(2)积极治疗潜在性疾病,如纠正胃肠功能障碍、调整内分泌、去除慢性病灶感染等。

2.内用药物疗法

(1)四环素或红霉素。0.25g,每日3~4次口服,直至病情明显好转,减量维持,0.25g,每日1~2次口服。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维持治疗。

(2)甲烯土霉素。0.2g,每日2~3次口服,明显有效后减量维持,0.1g,每日1~2次口服。

(3)强力霉素。0.1g,每日1次口服,可连用1个月。

(4)美满霉素。50mg,每日2次口服,共4~6周。

(5)氨苄青霉素。0.25g,每日2~3次口服,有效后减量服用。

(6)甲硝唑。0.2g,每日3次口服,2周后减为0.2g,每日2次口服。

(7)13-顺维甲酸。一般用于病情较重者,0.5~1mg/(kg·d),分2次口服。孕妇禁用,育龄期妇女用药期间及停药后1个月应严格避孕。注意本药的副作用。

3.局部药物疗法

1%~2%的甲硝唑霜或凝胶剂、1.5%的红霉素霜及5%的过氧化苯甲酰霜等可酌情选择外用治疗。

4.物理疗法

(1)电解治疗。对扩张的毛细血管非常有效。

(2)YAG激光治疗。对毛细血管扩张同样有效。

(3)冷冻治疗。液氮轻度喷雾治疗Ⅱ度酒渣鼻有效。

5.手术治疗

手术切割治疗,对毛细血管扩张和鼻赘期有较佳的疗效,特别是鼻赘期手术疗法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6.中医药疗法

(1)辨证论治。轻度潮红、丘疹性损害,应清泄肺胃之蕴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潮红、丘疹、脓疱,应清热、解毒、凉血,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皮损紫红或暗红色,浸润肥厚,伴丘疹、脓疱,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2)单方。丹参25~50g水煎服,每日2次。

(3)外治法。密陀僧62g、玄参31g、硫磺31g、轻粉25g,共研细末,用白蜜调膏外用。

酒渣样皮炎(rosacea-like dermatitis)

本病首先由Fruman等(1957年)以光感性脂溢性疹报告,1964年Mihan等称为口周皮炎,1968年Steigleder等提出酒渣样皮炎。

【病因病机】

不完全明了,面部长期外用含氟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或使用含氟牙膏是最可能的原因。Kling man等提出,可能与存在着酒渣样素质有关。其他可能的因素有光过敏、皮脂溢出、感染、化妆品及口服避孕药等。

【临床表现】

30~40岁女性多见。主要皮肤损害为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散在与密集的粟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有时可见丘疱疹及丘疹性小脓疱,伴有鳞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轻度萎缩。自觉轻痒,有明显的灼热感。对各种刺激较敏感。慢性经过,时轻时重。临床上可分3型。

1.口周型

皮损分布于口周,包括上下唇、鼻唇沟、颏部及颊部。病变与唇红部之间有一狭窄的约5mm正常皮肤带,唇红部从不受累。本型一般无皮肤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

2.颜面中央型

损害主要分布在颜面中心部,特别是颊部、眼睑、眉毛等处,但不累及口周。

3.泛发型

口周、颊部、眉间、眼睑等处均被侵犯。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发生于中年女性,基本损害为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丘疹、丘疱疹及丘疹性小脓疮等。发生在口周者,病变与唇红部之间有无皮损圈等特点,一般不侵犯鼻端,即使受累亦很轻微,据此可以诊断。应与Ⅱ度酒渣鼻相鉴别。

【治疗】

1.一般疗法

(1)除去可能的诱发或加剧因素。如停止使用含氟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含氟的牙膏等。

(2)避免刺激。如过热的饮食、浓茶、酒、咖啡、辛辣食物、某些化妆品、潮湿及日光等。

2.内用药物疗法

(1)四环素。0.25g,每日4次口服,明显有效后逐渐减量,治愈通常需6周或更长。

(2)强力霉素。0.1g,每日1次口服,共3~4周。

(3)美满霉素。0.1g,每日1次口服,有效后可减量维持一段时间。

(4)红霉素。0.25g,每日2~3次口服,共4~6周。

(5)土霉素。0.25g,每日2次,连服3周,后减为每日1次再服3周,如未愈可进行第2疗程治疗。

3.局部药物疗法

5%的过氧化苯甲酰霜、1.5%~2%的红霉素霜及1%的氢化可的松霜等,可供选择外用涂搽治疗,但禁用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rmatitis)

本病是一种发生于皮脂溢出较多部位的红斑鳞屑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病机】

不完全明了。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发生继发性皮肤炎症,皮脂溢出过多可能与遗传、神经机能障碍等有关。帕金森氏病和其他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皮脂排出量和本病的发生率均明显增加。由于过多的皮脂溢出和化学成分的改变,使原有存在于皮肤表面的正常嗜脂性菌群,如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大量繁殖,可能导致其产生病原性。此菌产物能激活补体替代途径,同时释放游离脂肪酸,引起皮肤炎症。此外,嗜脂性痤疮丙酸棒状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脂酶,分解脂质中的主要成分三酰甘油,产生游离脂肪酸,后者有致炎作用。本病好发于成人及婴儿。

【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好发于头皮、眉部、眼睑、鼻翼及鼻唇沟、耳后、外耳道、颈、前胸、上背部肩胛间区、腋窝、脐窝及腹股沟等皮脂腺分布丰富的部位。

(2)皮肤损害。典型的皮损为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覆盖油腻性鳞屑,严重时可有渗液;或为轻度红斑上有灰白色糠秕样鳞屑。皮疹有的仅局限于头皮,有的从头皮逐渐向面部、颈部及躯干等处蔓延。头皮损害有两种表现形式,有的表现为较多的灰白色糠秕样鳞屑,基底无明显炎症,所谓干性糠疹或头皮屑。有的则表现为明显炎症,上覆油脂性鳞屑或鳞屑痂,重者轻度渗出结痂,有臭味。

(3)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4)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在出生后1个月左右发病,头皮、额部、眉间、眉毛、鼻唇沟及耳后等处发生红色斑片,上覆黄色油脂性鳞屑或鳞屑痂。

(5)病程呈慢性经过。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好发于头皮、颜面等皮脂腺分布丰富的部位,伴有皮脂溢出,红斑上有油腻性鳞屑或大量糠秕样灰白色鳞屑,对称分布,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等,可根据这些特征进行诊断。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银屑病

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鳞屑呈银白色,无油性,头皮病变可延及发区以外周边皮肤,毛发可呈束状。四肢伸侧可有皮疹,刮去鳞屑可见薄膜及点状出血现象。

2.玫瑰糠疹

一般不侵犯头皮,基本损害为椭圆形淡红色斑,长轴多与皮纹平行,无油腻性鳞屑,起病时常发生较大的“母斑”。

3.湿疹

皮损为多形性,常有水疱及明显渗出,病变界限不清,无油腻性鳞屑。

【治疗】

1.一般疗法

(1)调整饮食。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多吃蔬菜及水果等。

(2)避免刺激。如搔抓及其他机械性刺激。

(3)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充足睡眠。

(4)治疗基础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内用药物疗法

(1)维生素。给予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及复合维生素B等。

(2)抗生素。适用于有厚痂伴有臭味的病变或有继发性毛囊炎。可用四环素或红霉素0.25~0.5g,每日4次口服;或美满霉素50~100mg,每日2次口服;或者甲烯土霉素0.2g,每日2~3次口服。

(3)抗真菌制剂。酮康唑200mg,每日1次,餐后立即服用,注意其毒副作用。

(4)抗组胺药物。用于瘙痒显着的患者。

2.局部药物疗法

(1)抗真菌制剂。具有抗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的作用。可外用2%的酮康唑霜、2%的咪康唑霜、1%的联苯苄唑霜或溶液等。也可用咪唑类药物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复方制剂,如2%的咪康唑与1%的氢化可的松复方制剂,每日1~2次外搽。头皮病变,特别是头皮糠疹可用含有抗真菌药物的洗发香波洗发,如2%的酮康唑洗发香波(商品名采乐),洗发时在冲洗前保留泡沫在头皮上至少5min,每周1~2次。

(2)丙二醇溶液。具有抗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的作用,常用15%的丙二醇、50%的乙醇和35%的水的混合液,每日1~2次外搽。

(3)抗生素。1%~2%的氯霉素酊或1%~2%的氯霉素与雷锁辛的复方酊剂,一般用于头皮糠疹型病变。

(4)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1%的氢化可的松霜,每日1~2次外用,避免使用强效皮质激素制剂。

(5)硫磺制剂。3%~5%的硫磺霜剂或洗剂,每日1~2次外用。

(6)2.5%的硫化硒洗发剂。每周2~3次洗发,每次5~10min。

(7)睑缘炎的治疗。1%的氯霉素霜或1.5%的红霉素霜外用,或与1%的氢化可的松霜交替外用,每日1~2次。

蠕形螨病(demodicidosis)

本病又称毛囊虫病,是由蠕形螨感染引起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病机】

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脂蠕形螨,前者寄生在毛囊的浅部,后者栖息在皮脂腺内,两者可统称之为毛囊虫。关于蠕形螨的病原性因素有争论,它们是人体常住虫,通常不损害人体健康,大多数健康人均可检出本虫。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它们是条件致病虫,只有当机体某些条件改变,使其异常增殖后可能致病,如某些化妆品、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均可引起蠕形螨大量增殖而致病。

【临床表现】

本病的皮肤损害呈多形性,但常见的有以下几型。

1.痤疮型

主要在面颊、前额、颏部出现与毛孔一致的粟粒大至米粒大红色丘疹,散在或密集,周围绕以红晕,中心多有大头针头大小的黄白色或乳白色微小脓疱,疱膜很薄,内含少量稀薄脓液。其中含有多数蠕形螨。有人强调此种与毛孔一致的小脓疱为本病特征性皮疹。无黑头或白头粉刺。

2.酒渣鼻型

鼻、鼻唇沟、面颊、前额及颏部等处弥漫性潮红,散在有密集红色浅表性丘疹、小脓疱,皮肤比较干燥,具有毛囊性鳞屑。通常无毛细血管扩张,即使有也很轻微。病变处可查出多数蠕形螨。

3.睑缘炎型

睑缘发红,睑板腺口发生小脓疱,有黄白色分泌物,可粘住睫毛,使睫毛排列方向紊乱。脓液中可查出多数蠕形螨。

蠕形螨检查:取表浅小脓疱中的脓液、毛囊性膜性鳞屑或用刀片在丘疹表面轻轻刮取标本。不主张采用挤压的方法取皮脂查虫,否则难以判断其病原性。标本置于玻璃片上,鳞屑上滴一滴10%的氢氧化钾溶液,如为脓液、浆液,滴一滴液体石蜡或植物油,上置盖玻片,用低倍显微镜查虫并计数。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本病应特别慎重,结合病史、体征、病原体检查以及排除类似疾病等综合判断。根据不同临床类型的基本特征,如痤疮型仔细查找表浅小脓疱;酒渣鼻型皮肤较干燥,脂溢不明显,有表浅性小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不明显;睑缘炎型,睑缘发红,睑板腺口发生小脓疱等。再结合显微镜检查,一般能检出较多的蠕形螨。同时排除与之类似的疾病即可诊断,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寻常性痤疮

皮肤损害有黑头和/或白头粉刺,如在脓疱疱液或丘疹顶端刮取标本一般查不到蠕形螨,即使查出数量亦很少。而痤疮型蠕形螨病无粉刺形成,在表浅小脓疱中常有较多的蠕形螨。

2.Ⅱ度酒渣鼻

皮脂溢出明显,丘疹性损害比较深,缺乏毛囊性鳞屑,炎症和毛细血管扩张明显,查不到或查到为数很少的蠕形螨,而酒渣型蠕形螨病,皮肤比较干燥,具有表浅性小丘疹、小脓疱及毛囊性鳞屑,毛细血管扩张不明显,可查出较多的蠕形螨。

3.细菌性睑缘炎

炎症常较明显,封闭的脓疱取材细菌培养阳性,查不到蠕形螨。

【治疗】

1.内用药物疗法

甲硝唑0.2g,每日3次口服,连用2周为1个疗程。

2.局部药物治疗

(1)3%~10%的硫磺软膏。每日1~2次外搽。

(2)2%的甲硝唑霜。每日1~2次外搽。

(3)睑缘炎的治疗。0.5%的二硫化硒、氢化可的松软膏或1%的黄降汞软膏外用。

斑秃(alopecia areata)

俗称“鬼剃头”,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斑片状脱发,可自行缓解和复发。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病因病机】

(1)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理由是:

①早期在脱发部位毛囊下端有淋巴细胞浸润。

②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使脱发过程逆转。

③本病常伴发一些肯定的或可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有多种抗自身组织的抗体。

(2)少数患者有家族史。

(3)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抑郁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临床表现】

(1)损害为局限性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斑片状脱发,单发或多发,病变区周边头发拔出后可见发鞘极薄、萎缩,毛球不明显,毛根尖如惊叹号状。头皮正常。恢复期先长出纤细淡色毳毛,以后变粗变黑。

(2)若整个头皮毛发全部脱落称为全秃;除头发外,眉毛、腋毛、阴毛、胡须和全身毳毛均脱落者称为普秃。

(3)本病骤然发生,慢性经过,可自行缓解和复发。

【治疗】

(1)注意休息,消除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因素。

(2)服用B族维生素、胱氨酸及中药天麻、首乌等。

(3)对急性泛发性斑秃、全秃、普秃患者可口服强的松30mg/d,明显见效后逐渐减量至每日15~20mg,维持3~4个月。

(4)外用1%~3%的敏乐啶搽剂、10%的辣椒酊、0.05%的氮芥酒精,也可用生姜断面直接涂擦。

(5)局部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混悬剂,或消毒奶分点皮内注射。

(6)光化学疗法:外用0.5%的8-MOP霜,30min后照射长波紫外线15~30min,每周2次。

男性型秃发(male-pattern alopecia)

又名早秃,是指成年人在老年前头发逐渐脱落。多见于男性,有家族倾向。

【病因病机】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遗传是一个肯定的因素,雄激素(雄激素过多或对雄激素敏感性增加)也起重要作用。病变早期受累部位的毛囊有5-α-二氢睾丸酮积聚,它通过抑制腺苷环化酶使毛囊过早成熟进入休止期而引起秃发。

【临床表现】

(1)脱发始于前额两侧,渐向头顶部延伸,即前额两侧发线渐向后退。也有部分人从头顶部开始秃发,女性患者多为此种情况。病变区毛发稀疏、细软,皮肤光滑,无鳞屑,头顶发际线渐向后移。

(2)其他部位毛发如胡须、腋毛、阴毛等不受侵犯。

(3)多见于20~30岁的男性,常有家族史。

【治疗】

(1)解除思想顾虑,避免过多洗涤或使用刺激性药物。

(2)口服安体舒通40~60mg/d,共4~6个月。亦可口服环丙氯地孕酮,但后者为一种强抗雄性激素剂,长期应用可引起男性第二性征丧失和性欲减退,应予注意。通常与炔雌醇合用。

(3)外用2%~4%的黄体酮酊、3%的敏乐啶搽剂,部分患者外用2%的酮康唑洗剂和1%~2%的环孢菌素A有效。

(4)必要时可行毛发移植术。

(5)中医药治疗,常用祛痰湿、益肝肾的药物如赤石脂、土茯苓、桑葚子、女贞子、生地、杞子、川芎、泽泻等治疗。

多毛症(hypertrichosis)

体表任何部位的毛密度增加、变长、变粗和变黑,超出正常界限者,均称为多毛症。

【临床表现】

1.先天性胎毛过多

此属返祖现象,患儿出生时即有多毛,体毛的直径和质地达不到成人毛发程度。眉毛长而浓密,两侧眉毛可以相连,面颈部体毛长而均匀。躯干和四肢亦可多毛。可伴齿发育不良,恒齿少或缺如,无甲异常。

2.获得性体毛过多

主要表现为毳毛过多,常伴有或继发于某些严重疾病,如支气管癌、肺癌、膀胱癌、胆囊癌、直肠癌、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卟啉病、皮肌炎、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

3.症状性多毛症

常为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遗传性疾病如Hurler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Winchester综合征等;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等;营养不良、神经性厌食症、婴儿肢痛症及皮肌炎均可有广泛而对称的体毛过多现象。

4.医源性多毛

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链霉素、可的松、青霉胺和补骨脂素等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多毛。可于停药后6个月至1年内恢复正常。本症应与医源性妇女多毛症区别,后者表现为部分或全部男性体征性毛发分布,常不可逆转。

5.职业性多毛

长期接触石油裂解碳化合物后,面部等处可发生多毛。

6.痣样多毛症

为先天性局部性多毛症,出生后或幼年时发病,可单独存在或与色素痣并存。

7.获得性局限性多毛症

摩擦、搔抓、烧灼、上石膏等刺激可引起局部多毛。

8.妇女多毛症

此型多毛表现为部分或完全男性型毛发分布,临床上分3种类型:

(1)特发性妇女多毛症。除多毛外无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常发生于绝经期,发生于妊娠期者分娩后可部分消退,可能为雄激素代谢异常所致。

(2)继发性妇女多毛症。由内分泌障碍所致,可见于先天性及成人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男性化肾上腺肿瘤、Cushing氏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化卵巢肿瘤等。除多毛症外常有男性化表现。

(3)医源性妇女多毛症。服用雄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某些避孕药可引起多毛。

【治疗】

(1)去除病因。

(2)使用碱性过氧化氢溶液可使毛发颜色变淡。

(3)物理拔毛。电解法或短波透热法拔毛可使毛发永久脱落。

(4)全身性多毛,可服小剂量合成糖皮质激素抑制肾上腺产生雄激素,口服避孕药抑制卵巢产生雄激素,也可试服环丙氯地孕酮对抗雄激素对毛囊的作用,但上述治疗均需3个月以上方可显效,应注意药物副作用。

白发或灰发(canities)

白发或灰发是由于毛球中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功能减退或丧失,使毛囊中缺乏黑素所致。在老年人属生理现象。

【病因病机】

早老性白发多有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白化病亦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他能够导致局部毛囊黑素减少或缺乏的疾病如白癜风等亦可引起局部白发或白毛,与精神因素如悲伤、忧愁、焦虑、紧张等有明显关系。

【临床表现】

(1)早老性白发多在20岁前发病,常有家族史。

(2)老年性白发始于两鬓,逐渐向头顶发展,胡须、眉毛、鼻毛亦可变白,但胸毛、腋毛及阴毛不变。

【治疗】

(1)解除精神压力,保持精神安定、愉快。

(2)治疗原发病如白癜风等。

(3)给予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泛酸钙、胱氨酸等,补充含微量元素铜、铁丰富的食品。

(4)染发以保持美容状态。

(5)中医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当归、何首乌、黑芝麻、生地、黑豆、黑枣、核桃仁等。

臭汗症(bromidrosis)

汗腺分泌物具有特殊臭味称为臭汗症。临床上可分为全身性臭汗症和局限性臭汗症,其中以腋臭最为常见。

【病因病机】

大汗腺分布于腋窝、乳晕、脐窝、肛周、外阴及外耳道等部位,其分泌活性始于青春期。大汗腺分泌物与多种细菌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或其他物质,具有特殊的臭味。本病常伴有多汗,患者多有遗传倾向。

【临床表现】

(1)全身性臭汗症可以是与种族有关的生理现象,也可见于卫生习惯不良者,个别人服用某些食物(如大蒜)也可产生臭味。

(2)局限性臭汗症可发生于腋下、足部和会阴部,以腋臭(俗称狐臭)最常见。

(3)多伴有多汗症,夏季加重,以青春期臭味最严重,随年龄增加症状减轻。

【治疗】

(1)本病对健康无影响,轻症者不必治疗。

(2)注意清洁,同时治疗多汗症。

(3)局部可用10%的福尔林溶液,含铝、锌的无机盐、有机盐制剂,各种夏露或除臭药物。

(4)必要时可采用手术切除、激光或高频电针治疗。

单纯糠疹(pityriasis simplex)

又名白色糠疹,中医称虫斑,是一种好发于儿童颜面部的白色糠状鳞屑斑。

【病因病机】

病因尚不明了,部分皮肤干燥者经强烈日光照射后发病;也可能是与特异性体质有关的非特异性皮炎。大多数患儿同时伴有肠道寄生虫病。

【临床表现】

(1)皮损为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斑疹,直径约0.5~2cm,边界模糊,表面附有少量糠秕状鳞屑。早期皮疹为淡红色,后期呈色素减退斑。

(2)多发生于颜面部,少数见于颈、躯干及四肢。

(3)好发于冬、春季。多见于16岁以下儿童。

【治疗】

(1)内服复合维生素B,伴有肠道寄生虫病者给予驱虫治疗。

(2)局部外搽5%的硫磺霜或白降汞软膏,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3)避免过多使用热水、肥皂清洗面部。

粟丘疹(milium)

是表皮囊肿的一型。

【病因病机】

有原发性或继发性两种,前者与遗传有关,后者常继发于皮肤外伤如擦伤、搔抓、面部皮肤炎症及某些大疱性皮肤病等。

【临床表现】

(1)损害为针头至粟粒大小白色或黄白色坚实丘疹,突出于皮面,挤之有乳白色胶样物质排出。

(2)好发于眼睑、额及颧部,亦可见于阴部(阴茎、阴囊、阴唇)。

(3)组织病理为真皮内小的表皮样囊肿。

【鉴别诊断】

有时需与汗管瘤鉴别。

【治疗】

酒精消毒后用针挑去,也可用电解或低功率YAG激光治疗。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

约50%的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甲病称甲真菌病,其中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又称甲癣,俗称“灰指甲”。

【病因病机】

甲真菌病由真菌感染所致,主要有三类真菌: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据调查皮肤癣菌占病原菌的76.4%,酵母菌占14.5%,霉菌占9.1%,随着培养技术的提高,发现混合感染所占比例不低。甲真菌病多继发于手、足癣,少数为直接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

依据甲真菌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

1.远端侧位甲下甲真菌病

此型最常见,真菌首先侵犯甲板远端和两侧甲下角质层,再向周边及近端扩展,使甲板逐渐变色变质,甲下有鳞屑堆积,逐渐出现甲板增厚,甲板与甲床分离。

2.浅表性白色甲真菌病

病原真菌只侵犯甲板表面,表现为白点或白斑,范围渐扩大,多见于趾甲。

3.近端甲下甲真菌病

此型较少见,病变起始于指甲近端,初始为白点,逐渐扩大成片状,严重时可累及整个指甲。

4.全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

患者患甲真菌病时间较长且未治疗,致整个甲受累,甲呈淡黄色,甲板增厚或甲分离,可有部分甚至整个甲板残毁。

【诊断和鉴别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及甲的真菌学检查如镜检或培养确诊。需与由其他皮肤病如银屑病、扁平苔藓、湿疹等所致的甲改变相鉴别,注意是否有引起甲改变的其他皮肤病,必要时可进行真菌学检查。

【治疗】

(1)去除病甲。适宜于单个甲受累时。可先用40%的尿素膏封包病甲,连续1周,待病甲软化后将病甲拔除,需拔除干净,以后每天涂2.5%的碘酊,直至新甲长好。

(2)外用10%的水合肼溶液、30%的醋酸溶液、甲癣酊等,每天用热水浸泡,小刀刮后再涂药,疗程3~4个月。

(3)病甲数目多者可口服抗真菌药。

①斯皮仁诺。200mg,每日2次,每月第1周服,共2~4个月。

②疗霉舒。0.25g/片,第1周0.25g,每日1次,以后0.25g,隔日1次,指甲癣共服21~28片;趾甲癣服42~49片。

③氟康唑。150mg,每周服1次,共服12~14周。

(4)同时治疗手、足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