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普及出版社《常见食物中毒防治手册》第69页(2308字)
【概述】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又称韦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按该菌产生外毒素的种类,一般分为A、B、C、D、E等5个菌型。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污水、垃圾、昆虫、人和动物粪便以及食品中均可查出。该菌在粪便中的存活时间多为2周左右;健康人粪便中的检出率为2.2~22%,一般为13%;肠道病患者粪便中的检出率为2.1~63%,一般为32.9%;由该菌引起中毒的病人中的检出率为38.8~100%,一般为83.2%;动物粪便中的检出率为1.7~18.4%;土壤和污水中的检出率为50~56%。食品中该菌的检出率可因食品的种类和制备食品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高低不等,如肉类制品为14.3~28.0%,腐败变质的猪肉为42%,调味品为5%,水果蔬菜为3.8%,冷冻食品为2.7%,家庭食品为1.8%。在对海岸近海及远洋的鱼类食品调查时,未发现该菌。
据记载,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0~50℃,最适生长温度为30~40℃,产生芽孢的最适温度为37~40℃;每10~12分钟可繁殖一代。该菌形成芽孢后,耐热性极强,加热至100℃时,90分钟仍能存活,有的可持续3小时不死,4~5小时才能杀灭。故被该菌污染的食品经一般的高温烹调,对其无任何影响,待温度降至40℃以下时,该菌又可再度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人食后中毒。但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并不耐热,加热至70℃时,35分钟、或80℃时,25分钟可将其破坏,100℃时可即刻将其破坏。
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在国外也不少见。如英、美等国这种中毒的次数和人数与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相近,仅低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日本在1957~1960年先后发生13起这种食物中毒。
【发病机理】A型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活菌随食物进入人体小肠后形成大量芽孢,并释放出肠毒素而引起中毒。
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β毒素和肠毒素的协同作用,引起了坏死性肠炎综合症。
经对中毒的原因食品检验和对志愿者口服活菌的试验结果证明,每克食品中含产气荚膜梭菌10万~1亿时,可引起食物中毒。
【中毒原因】发生这种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肉类、鱼类、禽类及奶类等动物性食品及其制品,在制备过程中被肠道病患者或健康带菌者接触时污染;或被带有产气荚膜梭菌的动物粪便及有害昆虫爬食排泄所污染,然后,又在适于该菌生长繁殖的温度(20~50℃)环境中放置较长时间,食前不加热或加热的时间短,未把病因物质破坏,食后引起中毒。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由于产气荚膜梭菌分解特性的关系,大多被该菌污染甚至导致中毒的食品,并无腐败变质现象,感官性状可能完全正常,因而使人丧失警惕,易于造成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一)潜伏期 短者2小时,长者24小时,有的还可长达46~50小时,一般多在食后8~12小时发病。
(二)症状 一般分为两型:急性胃肠炎型及坏死性肠炎型。
1.急性胃肠炎型:是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引起的中毒。90%以上的病人以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腹泻多为稀便,或水样便,有时还会出现粘液便或血性便。恶心、呕吐较少,一般体温正常或有微热。病程短、预后好,病人多在1~2天内康复。
2.坏死性肠炎型:可能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引起的中毒。也有文献记载是由F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此型中毒患者除有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高热,一般为38~39℃之间,发冷或恶寒、抽搐、虚脱、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同时病人可出现肠道出血或坏死等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症状。此型中毒病人,预后多不好。一般病死率可高达35~40%。
【诊断】(一)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特点 一般根据病人发病急,症状轻,以泻为主,偶尔有吐,罕见发烧,病程较短的特点,即可考虑是由A型梭菌肠毒素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型中毒。但应与粪产碱菌和嗜水气单胞菌食物中毒相鉴别,也应与蜡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腹泻型病人相区别。此外,病人如有高烧、意识不清及肠道出血等,即可考虑可能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引起的坏死性肠炎型中毒。
(二)细菌学检验 当从中毒的剩余原因食品及病人的吐、泻物中查出同一血清型产气荚膜梭菌时,即可进行血清学和毒力试验。
(三)血清学试验 将病人发病初期和恢复期血清与查出的梭菌进行凝集试验。当恢复期血清凝集效价比初期凝集效价升高时,即有诊断意义。
(四)毒力试验 把查出的产气荚膜梭菌24小时肝块肉汤培养物0.5毫升,给体重为16~18克的小白鼠腹腔注射,观察其对动物的毒性作用。
【治疗】参考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预防】参照沙门氏菌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