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素中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普及出版社《常见食物中毒防治手册》第141页(2613字)

【概述】据记载含有毒性物质的约计500种左右,河豚鱼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河豚鱼又名鲀。各地别名甚多,如叫鲅鱼、汽泡鱼、腊鱼、辣头鱼、鱼、嗔鱼、乖鱼、街鱼、龟鱼、大玉斑、小玉斑、乌狼等。系近海海底杂鱼,种类很多。我国各沿海分布的有:短吻三刺鲀、角箱鲀、多纹东方鲀、虫纹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刺鲀等;南海分布的还有:叉斑钩鳞鲀、中华单角鲀、黑鳃头鲀、罗斑叉鼻鲀、水纹扁背鲀等;东海和长江下游分布的还有:暗色东方鲀,双斑圆鲀等。河豚鱼喜游于水的中层,春季为其生殖时期,每逢此期鲀即溯入长江下游一带产卵,然后又回海洋。所产鱼卵至冬季发育而成小河豚(河豚斑),待至翌春,群游入海。

河豚鱼盛产于我国沿海及长江下游一带。河豚滋味虽美,但其含有剧毒。由于“修治失洁,食之杀人”之事,古今中外均有发生。国外以日本等为多见。

【毒理作用】河豚鱼含有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经动物试验证明,0.01~0.05克河豚毒素可使一只体重一公斤的小,在极短时间内中毒死亡。河豚毒素系神经毒,其毒性比氰化钠大1,000多倍。据报道,0.5毫克就可使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人致死。

河豚毒素对胃肠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毒素被人体吸收后,即作用于神经末梢及神经中枢,使神经传导发生障碍,阻碍神经传导,使神经呈现麻痹状态;首先使感觉神经麻痹,然后使运动神经麻痹,严重者可导致脑干神经麻痹,最后使呼吸中枢麻痹,引起呼吸停止;使血管神经中枢麻痹,引起血压下降,脉率缓慢;但其并不直接侵害心脏,所以呼吸停止后,在相当时间内心脏仍能搏动。

河豚鱼的含毒情况,可因其品种及其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河豚鱼的卵巢、卵子、肝脏、肾脏、血液、皮肤、脾脏,肠管、脑髓、眼睛、鳃骨及睾丸等组织中,都含有强弱不等的毒素,其中以卵巢、卵子、肝脏、血液及皮肤等组织中所含毒素的毒力最强;肾脏、肠管、眼睛、脑髓及鳃等处次之;以肌肉和睾丸等处所含毒素的毒力为最弱。有些品种,如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和双斑圆鲀等鱼的肌肉,不仅含有毒素而且毒性强烈。

此外,河豚毒素的毒性与季节也有关系。通常在冬、春之际,正是河豚卵巢孕育时期,因而在此期间的毒力极强,比平时可强10倍左右。河豚毒素毒性的强弱与其鱼体的大小没有关系。据资料记载,一条体重只有7克的小河豚鱼,也含有致人死亡的剧毒。

【临床表现】(一)潜伏期 短者30分钟,长者5小时,一般多在食后3小时左右发病。

(二)症状 发病初期多先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继而嘴唇、舌尖、肢端等处感觉麻木,甚至失去感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即可出现全身无力、眼睑下垂、四肢麻痹、肌肉软瘫、运动失调、步行艰难、摇摆不稳、以至不能直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声带麻痹、发声嘶哑、甚至出现语言障碍;呼吸表浅而不规则,严重者还可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缺氧发紫,瞳孔缩小或扩大,或两侧瞳孔大小不等,血压下降,体温偏低,脉搏细弱而不齐,周身冰冷甚至昏迷。有的病人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及心跳停止而死亡。病人死亡时,首先停止呼吸,然后心跳还能维持数分钟才能停止。故当病人呼吸停止后,仍应竭尽全力抢救。

病人中毒致死时间,最快为1.5小时,最慢者为8~9小时,一般超过8小时者,多有恢复的希望。可是在日本曾经有过因吃河豚鱼肝汤(仅吃鱼肝4克左右)引起中毒的病人,虽经8个月的治疗,但最终也因无效而死亡。

【治疗】(一)一般治疗 立即催吐,洗胃(可用0.05%高锰酸钾溶液,或0.2%活性炭浮悬液等反复饮吐)、导泻和灌肠(中毒时间较长者可行结肠灌洗),以利尽快排除胃肠内的毒性物质。

(二)对症治疗 补充液体促进毒物排泄;维持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对肌肉麻痹者,可肌肉注射1%盐酸士的宁2毫升,每日3次,或静脉滴入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血压下降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呼吸障碍时,可用山梗菜碱、尼可刹米或苯甲酸钠咖啡因等交替注射,并给予氧气吸入等。

(三)中药治疗 1.至宝丹(含犀角、朱砂、雄黄、琥珀、脑、黄、麝香、安息香、银箔),一次一粒。

2.南瓜藤头2斤切片,加水300~600毫升,煎至200~400毫升顿服。

3.鲜橄榄200克、鲜芦根200克,洗净捣汁服用。

4.鲜芦根1,000克捣汁服用;或用蜀葵花(叶)水煎服用。

【预防】(一)严格产地管理 水产品捕捞单位应建立严格规章制度。凡捕捞河豚鱼,均应交水产品收购部门,严禁自食或送他人,也不得抛入垃圾或污水之中,以防止被人捡而食之。

(二)严防流入市场 水产品销售部门,出售海杂鱼时必须由对毒鱼具有识别能力的人认真挑选,严防河豚鱼流入市场。因漏检而进入市场的河豚鱼,零售单位应剔出送回批发部门,或者是集中一起彻底销毁,或者是无害化处理。

(三)严守加工制度 河豚鱼的加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有关河豚鱼在加工过程中的去毒制度。河豚鱼的毒素相当稳定,常温烹制不能去除毒素。如鱼卵连续煮沸8小时,鱼皮连续煮沸1小时,鱼肝连续煮沸30分钟,均仍含有较强毒力;即使以15磅压力(121℃)蒸汽处理鱼卵和鱼皮2小时,也不能完全去毒;但河豚鱼肉经高温120℃处理20~60分钟,即可使其毒素破坏。故在加工去毒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一切科学的去毒规定。出厂市销的河豚鱼制品,必须标有“无毒”或“食用安全”字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