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放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计划生育技术手册》第113页(2445字)
放置宫内节育器有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计划生育工作者全面掌握这些情况并正确处理则有利于受术者的健康。
一、宫内节育器放置的适应证。
凡育龄妇女,无置器禁忌证者,均可放置。
二、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禁忌证
1.生殖器官炎症
①急性宫颈炎、阴道炎,宫颈重度糜烂者暂时均不能放置宫内节育器,否则会使炎症扩散,或引起急性发作。治愈后阴道清洁度正常时,方可放置宫内节育器。
2有急性盆腔炎或盆器炎历史者(包括有宫外孕历史者)不宜放置IUD,避免盆腔炎症复发。
2.月经紊乱 近3个月频发月经,月经过多或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者,须先检查原因。经治疗后再考虑放置宜否。
3.生殖器官肿瘤 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肌瘤可影响宫腔形态、位置;宫颈与宫体间的曲屈度,使放置宫内节育器操作困难。如放置不正确,可以影响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故有生殖器官肿瘤者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
4.患有各种全身性严重疾病 如心脏病伴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或Ⅳ级)。肝、肾功能异常及各种疾病的急性阶段。这些病人本身体质差,经受不了手术操作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会使病情恶化,故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
5.宫颈不正常及子宫脱垂 宫颈内口过松或由分娩引起宫颈的严重裂伤及子宫脱垂妇女,放置目前使用的宫内节育器容易脱落,出现副反应或并发症,故不宜选用宫内节育器。子宫颈有瘢痕狭窄者,宫颈不易扩张,强行扩张易造成宫颈损伤出血,所以也列为禁忌。
6.子宫畸形 如双角子宫、双子宫、纵膈子宫伴有或不伴有阴道畸形者,一般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
7.子宫腔过大或太小者 子宫腔深度大于9cm或小于5.5cm(除人工流产外)暂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放置后易脱落、嵌顿或出现严重副反应。
8.有潜在性感染 术前测量体温2次超过37.5℃,而找不到明显感染灶者,暂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应给予治疗,体温正常后再放器。
9.血液凝结不良者 血液系统有病变,影响血凝,具有出血倾向者,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手术操作损伤及宫内节育器置入宫腔引起子宫内膜损伤,易造成出血。故未治疗前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
10.贫血者 放器前受术者血红蛋白低于9g%者暂不宜放器。据统计放置宫内节育器者月经量增加50~100%。放器后可能加重贫血而影响健康。如术后坚持要放器,需先检查贫血原因,经治疗后再考虑选用宫内节育器。
11.较严重痛经者 原则上不考虑放置宫内节育器。应先检查痛经原因,予以治疗。
12.月经过期未来者及哺乳期闭经者 这二种情况应先排除早孕。如做尿或血妊娠试验检查,B型超声检查等。肯定无早孕后再放置宫内节育器。
13.早孕妇女 明确诊断妊娠的妇女应严禁放置宫内节育器,如果放器会对胚始发育不利,易造成流产或感染性流产。如果要求放器可在人工流产时放置。
14.有过子宫外孕病史者 已患过子宫外孕的妇女,常常有输卵管炎。如果放置宫内节育器,其第二次患宫外孕之危险较未发生过宫外孕妇女高。故亦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
三、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
(1)月经净后3~7天放置宫内节育器者最佳。效果较其他时间为优。已作为常规放器时间。
(2)产后即放器或产后42天,产后满3个月者皆可选为放器时间。在胎盘娩出后即行放置宫内节育器。以T型节育器为好。要放置在宫底正中,缺点是脱落率高达11~35%,用手放置脱落率为18.01%,低于钳放置。产后40天放置宫内节育器效果与经后放器相似。产后3月放器效果更好。已作为常规放置时间。
(3)人工流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
①早孕吸刮宫时放置,已列为常规放器时间。
②钳刮术后放置,效果与早孕吸刮术后放置相似。
③中期妊娠引产后放置:
在中期妊娠流产后,无禁忌者,于胎盘娩出后或12小时内清宫时放置,其脱落率较早孕吸刮术后放置高5~10倍。我国常规定为中期妊娠引产后转经,子宫恢复正常方可放器。若分娩时出血较多,子宫收缩不良或有潜在性感染则暂不宜放器。
④自然流产转经后。
⑤剖腹产术当时如无禁忌证可在直视下放器,或术后满半年时放置。
⑥临床实践证明除了放器禁忌证外已很少受放置时间限制。月经期放器,经过实践是可行的。因宫颈口松,可解除放器后少量出血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