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的生活习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科学普及出版社《淡水养实用技术手册》第365页(738字)

泥鳅身呈长圆形,体色深灰,腹部较浅,尾部侧扁,头尖,口小,下位呈蹄形,吻部向前突出,眼小,有口须五对,上颌三对较大,下颌二对一大一小,鳞细小呈圆形埋于皮下。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是鳗尾泥鳅的主要标志。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喜栖息在水体的底层。常见于泥层较深的湖汊、池塘、河沟、稻田的浅水水域。泥鳅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5-27℃,当水温降至6-10℃或高至30-35℃时即潜入泥中停止活动。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其重要原因是肠管很薄,内壁血管分布很多,可进行肠呼吸,在缺氧的水体中,泥鳅能穿出水面,吸取空中的氧气,进行呼吸。其活动规律是昼伏夜出。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其肠道短而细小,对动物性饵料消化较快,对植物性饵料消化较慢。主要摄食水生藻类,原生动物,水蚯蚓,水生昆虫,小型甲壳类动物,水草,高等植物种子、茎叶及其它有机碎屑,常在夜间觅食,在生殖期白天也进行觅食。在幼体时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体则较多摄食植物性饵料。其生长速度较快,当年体长可达10厘米左右,随之进入性成熟阶段,以后生长速度随之降低。泥鳅的生殖习性,一般一冬龄已达性成熟,水温达16℃以上时开始繁殖,产卵分批进行,每年可产2-3次,长江流域在4月下旬开始,一直可产到8月,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通常在雨后或夜间和临晨产卵,在发情时常数尾雄鳅追逐一尾雌鳅,雄鳅不断地用嘴吸吻雌鳅的头部和胸部,然后一尾雄鳅呈圆筒状拦腰环抱雌鳅挤压产卵,雄鳅同时排精,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产卵量视亲体大小差异较大,低者不足1千,高者达数万粒,受精卵呈弱粘性,常粘在水草或石块上孵化发育,孵化出苗较家鱼快,一般2天左右即出膜见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