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史手册

婆罗门教

书籍:世界史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人民出版社《世界史手册》第118页(403字)

古印度宗教之一。它吸收吠陀教等原始宗教信仰的因素,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以《吠陀》为圣书。信仰多神,奉婆罗贺摩(创造之神)、毗湿奴(保护之神)和湿婆(毁灭之神)为三大主神。其教义主张人们现实的不幸和痛苦皆非本质,唯有梵天(世界精神)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创造了一种业与轮回的理论。认为人一造业必有果报,有了果报就要产生轮回。在现世中为“善”,则有“善”报;为“恶”,则有“恶”报。婆罗门教把人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首陀罗(被征服者、无技术的劳动者)四个种姓,并分有“贱民”。规定了为各个等级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婆罗门教的最高理想是解脱即超脱轮回,达到“梵我一致”。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中,因佛教和耆那教的广泛传布,婆罗门教渐趋衰落。4世纪前后,吸收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义,8、9世纪间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形成现代雏形的印度教。

上一篇:笈多王朝 下一篇:世界史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