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禽病手册

免疫预防失败的原因与分析

书籍:禽病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禽病手册》第180页(2356字)

免疫预防的影响因素很多,尽管疫苗的生产检验完全合格,对制品的使用也有详细说明,但免疫预防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分析起来可能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疫苗方面的原因

疫苗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疫苗的生产、保存、运输不当等。

(一)疫苗本身的质量问题

疫苗是受国家监控的重要药品,是一种标准化很高的产品,对其生产和质量,各国都有明确法规,我国农业部也颁布有《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及检验规程》,用疫苗理应达到此项标准。但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在产量和品种上,我国鸡用疫苗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养禽业的要求。但在产品质量上,各厂家产品之间尚有较大差距。有的产品实现了无特病原(SPF)化,已达到了国际标准,多数产品基本可达《规程》标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疫苗制品属于粗制滥造产品。

提高疫苗产品质量,涉及许多技术及管理问题,其中所用原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制造鸡用疫苗的原材料,多为鸡胚细胞,而目前普通鸡所产的蛋内几乎均带有禽淋巴白血病病毒、支原体及沙门氏菌等多种病原及抗新城疫、法氏囊炎病毒抗体等。用其制造的活毒疫苗难免混有这些病原微生物,接种这种疫苗本身也成了一条重要的疫病传播途径。而母源抗体则会影响疫苗的效价及产量。

由于上述疫苗产品的质量差异,在选购疫苗时应注意厂家的质量,遇有接种失败时也可考虑这方面的原因。

(二)疫苗保存和运输方面的原因

家禽用的弱毒冻干疫苗及灭活疫苗通常在0~5℃阴暗条件下可保存1年左右,活毒冻干疫苗-10℃以下冻结保存,最长可保存2年。立克病液体疫苗则需保存在液氮中,而灭活疫苗不得冻结保存。即便是保存在上述条件下也不得超过有效期。

由于疫苗在运输转存过程中极易因反复冻融而失效,因此,用户最好直接从疫苗生产厂直接购取应用,尽量减少中转环节。

二、免疫操作方面的原因

接种方法不当、操作不细、器械消毒不严、稀释液中含有消毒剂等不当操作,往往会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

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必须在1~2日龄使用,这样可以保证在两周后产生免疫效果,而对两周内的感染无效,若错过了这个机会,免疫效果会更差。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接种后,法氏囊的免疫功能会暂时受到影响,在接种该疫苗的同时或其后1周内,不宜再接种其他疫苗。

1.家禽健康水平 任何疫苗只适用于健康动物。非健康动物接种是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甚至可激发或加速疾病的发生。

2.活苗接种后造成的免疫抗体下降,或称作免疫空白期,是二免和三免后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此时要加强生产管理。

三、家禽方面的原因

1.免疫系统的发育 鸡在3周龄后免疫系统开始迅速发育,5~12周龄功能已十分发达,但要到23周龄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初生雏接种疫苗,抗体产生很弱,免疫持续时间很短。不要因此就怀疑疫苗有问题。

2.免疫耐受 在胚胎早期若被抗原感染,出生后对该抗原即失去了抗体产生能力。

3.种、品种、品系 不同品种、品系之间抗体产生能力有差别,对特定疾病的抗病能力不同。

4.环境条件 饲养环境温度过高,光照激剧变化,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以及投喂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均可使抗体产生能力低下。

5.饲养条件 从营养价值来看,高蛋白饲料育的鸡抗体产生能力高,反之,营养缺乏的鸡难以获得高抗体。

实验证明,缬氨酸可提高抗体产生能力,而蛋氨酸若在适量以上可降低抗体的产生能力。也有报道维生素B1、维生素E及复合维生素制剂可提高抗体产生能力。土霉素等抗菌素则抑制抗体的产生。

6.抗体 母源抗体及前次免疫残留抗体,对活毒疫苗效果有一定影响。该两种抗体若在较高水平时可中和接种疫苗抗原,使之不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灭活疫苗不易受抗体的影响,不管抗体水平高低,均可在前次免疫的基础上产生增强效应。

7.微生物感染 马立克氏病病毒、淋巴白血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呼肠孤病毒及支原体等感染时损害抗体产生细胞及脏器,可影响抗体产生。

感染与疫苗株可产生干扰的微生物,也可抑制鸡体免疫的产生。例如,对患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接种新城疫疫苗或反之,均会遇此抑制。还有报道,对患网状内皮增生症的鸡接种新城疫疫苗、患支原体病的鸡接种传染性鼻炎疫苗,效果低下。

上一篇:环境控制 下一篇:禽病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