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病诊断技术手册》第27页(2079字)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该病毒是疱疹病毒科的成员。病毒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增殖,也可在鸡胚细胞培养物上生长,于接种后12小时即可检出核内包涵体。

(1)诊断

【流行特点】鸡对本病最易感,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但以育成鸡和成年产蛋鸡多发。褐羽褐壳蛋鸡种发病后较为严重。病鸡和康复后带毒鸡是本病主要传染来源。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本病一旦在鸡群发生,传播速度较快,短期内可波及全群。该病死亡率一般可达10%-20%。实际中死亡率与鸡群健康状况,鸡舍环境条件,有无继发感染以及继发感染控制的程度,与病毒毒力强弱有一定关系。

鸡群发病后可获得较坚强的保护力,康复鸡在一定时间内带毒并向外界排毒,可成为易感鸡群发生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应引起重视。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秋、冬、春季多发。

【临床表现】突然发病,迅速传播是本病发生的特点。

病鸡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程度比鸡的任何呼吸道传染病明显而且严重。呼吸困难的病鸡可见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闭眼呈痛苦状。多数鸡表现精神不好,食欲下降或不吃,鸡群中不断发出咳嗽声。病鸡甩头。有的病鸡伴随着剧烈咳嗽,咯出带血的粘液或血凝块。挂在丝网或咯到其它鸡身上,明显可见。当鸡群受到惊扰时,咳嗽更为明显。检查口腔,可见喉部有灰黄色或带血的粘液,或见干酪样渗出物。

本病发生后很快在鸡群中出现死鸡。产蛋鸡发病可致产蛋量下降。产蛋下降的程度,一般较慢性呼吸道疾病要高,但明显低于鸡传染性鼻炎。

本病病程大约15天左右。发病后约10天鸡只死亡开始减少,鸡群状况开始好转。

【病理剖检变化】本病主要病理变化在喉头和气管的前半部,喉头气管粘膜肿胀、充血、出血、甚至坏死。发病初期喉头、气管可见带血的粘性分泌物或条状血凝块。中后期死亡鸡只,喉头气管粘膜附有黄白色粘液。或黄色干酪样物并在该处形成栓塞。鸡只多因窒息而死。内脏器官无特征性病变。后期死亡鸡只常见继发感染的相应病理变化。如慢性呼吸道疾病,鸡大肠杆菌病或鸡白痢等。

在本病诊断中应注意同粘膜型鸡痘相区分,如呼吸困难,口腔检查亦见喉头处被干酪样物所堵塞,病死鸡剖检可见气管栓塞等极为相似,但粘膜型鸡痘在喉头气管处粘膜可见隆起的单个或幅合在一起的灰白色痘斑。一般不见气管的急性出血性炎症。在鸡群中还可看到皮肤型鸡痘。与其他呼吸道疾病也应注意鉴别,应依据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特点和主要病理变化来区分,是不难得出结论的。

【实验室诊断】在发病初期可采集病死鸡气管渗出物或眼及鼻腔分泌物,按常规方法处理接种9-11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经3天后可在绒毛尿囊膜上见到灰白色的痘斑。血清学方法有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在诊断中应注意与传染性鼻炎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区分。

(2)防制 一般情况下从未发生本病的鸡场不接种疫苗,主要依靠认真执行兽医卫生综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健康水平,改善鸡舍通风条件,,降低鸡舍内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坚决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严防病鸡的引入等措施,预防本病发生。

鸡群一旦发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除加强管理,做好带鸡消毒等项工作外,根据鸡群健康状况给予抗生素防止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是必要的。为防止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可在饮水中添加泰乐加或链霉素等药物。饲料中用氯霉素(按0.1%拌料)或用氟哌酸(0.04%拌料)连喂4-5天可有效地防止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的继发感染。

我国有的单位研制的中药制剂在病初给药可明显减缓呼吸道的炎症,达到缩短病程,减少死亡的目的。各地可根据条件选用。

鸡场发病后可考虑将本病的疫苗接种纳入免疫程序。用鸡传染性喉头气管炎弱毒苗给鸡群免疫首免在50日龄左右,二免在首免后六周,即鸡只90日龄左右进行。免疫方法可滴鼻、点眼或饮水方法。本病弱毒苗接种后鸡群有一定的反应,轻者出现结膜炎和鼻炎,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部分鸡只死亡,剖检变化与自然病例相似,故应用时严格按说明书规定执行。国内生产的另一种疫苗是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二联苗,也有较好的防制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