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肉饲养技术手册》第159页(1657字)

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Orf),或称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危害羔羊,且多为群发,表现急性接触性传染。患羊以口腔黏膜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继之真皮结缔组织高度增生,形成疣状痂块为特征。该病被我国定为三类动物疫病。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属痘病毒科(Poxviridae)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的成员。该病毒能产生细胞病变。病毒对外界具有相当强的抵抗力,痂皮暴露在阳光下可保持感染性达数月。病毒对乙醚、氯仿、苯、丙酮等轻微敏感。2%福尔林浸沾20分钟能杀死病毒,可用于污染场地和物品、用具的消毒。

本病危害绵羊和山羊,以3~6个月龄羔羊发病最多,常为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同样有易感性,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传染。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春夏发病为多。病羊和带毒羊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皮肤、黏膜的擦伤。因本病毒的抵抗力强,在羊群中常连续几年发生。

症状及病变:潜伏期3~6日。临床上分唇型、蹄型、外阴型,也偶有混合型。

唇型:是最常见的病型,见于绵羊、山羊羔。病羊先在口角、上唇、鼻镜,眼睑的皮肤上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很快形成麻子大的结节,继而成为水疱或脓疱,脓疱破溃后,结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牢固地附着在真皮层的红色乳头状增生物上,若良性经过,这种痂逐渐扩大、增厚、干燥,2周内脱落而痊愈。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相互融合,波及整个口唇、颜面等部,形成大面积龟裂、易出血的痂垢,其下伴以肉芽增生,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突起,严重影响采食,同时常有继发感染,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坏死,有时出现部分舌的坏死脱落。少数病例可继发细菌性肺炎而死亡。

蹄型:几乎只发生绵羊,通常单独发生,偶尔有混合型。多仅一肢患病,也可同时相继侵犯全部蹄端。蹄叉、蹄冠和系部皮肤上出现丘疹、水疱和脓疱,破裂后形成溃疡,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即成腐蹄病。严重的衰弱或败血症而死。

外阴型:此型少见。在母羊,有黏性和脓性阴道分泌物,阴唇肿胀,附近皮肤有溃疡;乳房或乳头皮肤上发生脓疱、溃疡和痂垢多为病羔吃乳时传染。在公羊,阴鞘肿胀,阴鞘口和阴茎上发生小脓疱和溃疡。单纯的外阴型很少死亡。

本病诊断从症状及病变不难看出,当有怀疑时,可分离培养病毒或对病料进行负染色直接进行电镜观察。

预防:

1.在本病流行地区,可使用羊口疮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注意防止羊黏膜和皮肤发生损伤。

3.不从有本病的疫区购入羊只及其产品。

4.严格执行兽医卫生制度,加强饲养管理。

5.发病时,做好污染环境的消毒,特别是饲养用具,病羊体表和蹄部的消毒。对病羊进行隔离治疗。

治疗:本病无特效药。

对唇型和外阴型病羊,用0.1%~0.2%高锰酸钾冲洗创面,再涂以2%胆紫、碘甘油、5%土霉素软膏或青霉素软膏,每天1~2次。对蹄型病羊,可将病蹄浸泡在福尔马林中1分钟,可每周一次,连续3次;或用3%龙胆紫、1%苦味酸、1%硫酸锌酒精溶液重复涂擦。为防止继发感染,可注射抗生素或内服磺胺类药物。用维生素C、B2也可获满意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