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分类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实用动物针灸手册》第13页(1691字)

穴位分布于全身各处,根据穴位的针灸方法、解剖部位及其与经脉的络属关系,有以下三种分类方法:

(一)按针法分类

各个穴位使用的针具和针法各不相同,正如《元亨疗集》所说:“考察明堂,详明针穴,乃有八十一道温火之针,八十一道补泻之针,七十二道彻血之针,一十二道巧治之针,通前彻后,共有二百四十(六)穴”。因此,可将穴位分为以下四类:

1.白针穴位 体表大多数穴位均属白针穴位,临床应用最多,以针刺后不出血,且多具有针感反应为特点。可使用圆利针、毫针、小宽针、火针、气针、水针、电针等针刺,也可艾灸或火烙。例如,风门、伏、百会、抢风、肘俞、环跳、后三里等。

2.血针穴位 位于体表浅静脉或末梢器官血管丛上,以针刺后出血为特点。使用宽针、三棱针、眉刀针等快速点刺这些穴位,放出适量的血液,以活血、泻热、解毒。例如,三江、太阳、颈脉、带脉、胸堂、肾堂、耳尖、尾尖、缠腕、蹄头等。

3.火针穴位 火针穴位属于白针穴位的范畴,但多分布在肌肉丰厚处,其下无重要器官、关节囊、大的血管、神经干,适宜深刺。例如,九委、腰间七穴、乘重、巴山、路股等。

4.巧治穴位 是运用特制的针具,例如,三弯针、宿水管、夹气针等,施以手术技巧来治疗疾病的一类穴位,其操作较一般针灸疗法复杂,但较外科手术简捷而巧妙。例如,抽筋、姜牙、开天、卡耳、喉俞、穿黄、弓子、夹气、肷俞、理中、云门、莲花、滚蹄等。

兽医针灸文献中尚有“三堂六脉,十二巧治,三不针,三散刺,前八膊,后八胯,腰间七穴,九委十八穴,背腰十五俞”等歌诀。

三堂,即玉堂、胸堂、肾堂。六脉,包括眼脉、鹘脉、胸堂、带脉、肾堂、尾本上六脉和同筋、夜眼、膝脉、曲池、缠腕、蹄头下六脉。十二巧治,即通天、骨眼、抽筋、开天、槽结、喉俞、云门、肷俞、尾端、莲花、垂泉、蹄甲。三不针,即夜眼、肚口、耳中。三散刺,即心俞、黄水、鞍花。前八膊,即膊尖、膊栏、肺门、肺攀、抢风、冲天、掩肘、乘镫。后八胯,即巴山、路股、大胯、小胯、邪气、汗沟、仰瓦、牵肾。腰间七穴,即百会、肾棚、肾俞、肾角。九委十八穴,即上上委、上中委、上下委、中上委、中中委、中下委、下上委、下中委、下下委。背腰十五俞,即厥阴俞、督俞、肺俞、肺之俞、膈俞、胆俞、胃俞、肝俞、肝之俞、三焦俞、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二)按解剖分区分类

即按动物体的解剖分区,将位于同一区域的穴位划为一类。一般分为四大类——头部穴位、躯干部穴位、前肢部穴位和后肢部穴位。现代兽医针灸文献大都按此法分类。

(三)按经脉络属关系分类

根据穴位的归经将穴位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中医多按照此种方法分类,随着比较针灸学的研究和国际交流的发展,中兽医也有采用这种分类法的趋势。

1.经穴 凡归属于十四正经循行经路上的穴位,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每一穴位都有固定的名称和编号。

2.经外奇穴 有穴名和固定部位,但尚未归属于十四正经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或奇穴。这类穴位一般有特殊的主治功能。

3.阿是穴 这类穴位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病痛部位最显着处或压痛点、反应点作为针灸刺激点,即“以痛为俞”。因其无固定部位,又称不定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