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杂草生态调控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田杂草防除手册》第328页(828字)

水稻品种不同,与杂草的竞争力不同,导致杂草群落差异。杂交稻(汕优63)植株覆盖度为98%,杂草仅4种,覆盖度为9%;而粳稻植株,覆盖度为78%,杂草10种,覆盖度高达70%。

水稻不同栽插密度控草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栽插密度越高控草效果越好;每公顷栽插常规粳稻淮稻3号45万穴,每穴2苗,结合半量化除,药后50天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50.1%和92.4%,最后测产结果,每公顷产量为7792.5千克,在所有处理(包括人工拔草)中最高。

直播田,相同稗草密度(50株/米2)条件下,播后35天,随着水稻播种密度(60~750千克/公顷)增加,稗草的自然发生密度下降54%,植株高度下降15%,绿叶数减少81%,植株基宽降低70%,分蘖减少99%,总根数减少49%,叶面积指数下降86%,干重减少86%。

不同深度水层对直播稻、移栽稻田稗草等杂草控制作用明显。直播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控水天数下,稗草和水稻的成苗率、株高和地上部鲜重均随水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同样水层条件下,稗草的成苗率、株高和鲜重随着控水天数的增加而呈显着下降的趋势,而水稻则影响不大。水层对稗苗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和湿润条件比较,水层1.5厘米和4厘米处理的稗苗生育期分别小于0.5叶龄,稗植株密度控制率分别为26%和40%,稗株高控制率分别为51%和59%。大田条件下,中深水层维持10天和18天,稗叶龄比浅水灌溉的对照降低0.2和1.6叶龄,稗株高控制率分别达14%和65%,稗植株鲜重控制率分别达到34%和97%。在移栽稻田杂草的发生以湿润状态为最好,田间建立一定深度的水层(4~6厘米),可有效地控制杂草的发生。水层对田间总草及异型莎草发生数量的影响为非线性关系,符合模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