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化学防治的基本原则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药使用技术手册》第69页(1155字)

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这是植保的总方针,也是害虫化学防治的基本原则。所谓预防为主,笔者认为不是说不让虫子发生,而是不让害虫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预防害虫成灾。

2.重视经济效益 害虫危害程度与经济损失直接相关。杀虫剂的施用包括药剂、药械、人工的成本,要有资金投入。施药的花费大于不施药时害虫可能造成的损失,这样的施药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必须算算经济帐。防治害虫已有很多经济阈值与防治指数的研究与规定,农药使用者要了解其中的道理。

提高施药技术水平,争取最大的投入产出比,也是重视经济效益的体现。例如,要注意以下几点。

针对某种害虫,要选用对路的药剂。杀虫剂有的较广谱,有的选择性强,总不是任何药可以杀任何虫,药剂的广谱也是相对的。除了注意药剂标签加使用说明书外,要用农药基本知识来判断。内吸杀虫剂一般用于防治刺吸口器害虫,如不具备胃毒、触杀或熏蒸作用,则对咀嚼口器害虫无效。反之,不具内吸作用的胃毒型杀虫剂,肯定对刺吸口器害虫无效。农药使用者要掌握当前防治某种害虫什么药剂效果较好、成本较低的情况。

要在害虫生育期中的薄弱环节用药。害虫的卵期、蛹期不活动,对药的抵抗力也强,此时施药效果差。对卵有作用的药剂称作“杀卵剂”。害虫一般在低龄幼虫阶段对药剂最敏感,这是施药的良机。老龄幼虫耐药力强,同时也已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此时施药效果差,对挽回经济损失作用也小。对钻蛀性害虫如螟虫、食心虫,药剂要在孵化之后、钻蛀之前发挥作用。实际上,针对很多鳞翅目幼虫,卵孵化高峰是个施药的关键时刻。对于桃小食心虫、小麦吸浆虫等,它们在土里化蛹,如在羽化高峰时土面施药,可在成虫出土时予以歼灭。

要采用性能优良的药械和先进的施药方法。目的是用尽量少的药剂获得对靶标尽可能大的有效成分沉积量,保证药效,降低成本,减少农药的副作用。

3.注意害虫的可持续控制 施用杀虫剂是为了控制某种害虫种群。施药作为一时的措施,要考虑到“长治久安”。如注意保护害虫的天敌,注意延缓害虫的抗药性,注意避免该种害虫或其他害虫的再增猖獗等。以害虫的可持续控制为最终目的。

4.注意避免或减轻施药的副作用 如防止人员中毒,防止产生药害,避免或减轻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有的也包含着经济损失,有的损失则无法用金钱衡量。因此,施药不仅要讲经济效益,还要注意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