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37页(3595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含水硫酸钙的矿石;又名白;主要含有含水硫酸钙、Fe++Mg++及松萝酸等成分;辛、甘、寒,入肺、胃经;属寒凉类药。

〔功效主治〕 清热解肌,生津止渴,除烦疮。适用于外感或温病热在气分,高热口渴、烦躁、汗出,舌质红苔黄干燥,脉洪大等,常与知母、甘草等同用;肺胃郁热,烦躁、牙痛、口疮,常与知母、生地等同用;以及肺热咳喘、创伤、溃疡、烫火伤等新肉不生、疮口不等。

〔本草撷英〕 本经:气味辛,微寒,无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

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火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元素: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痛。

备要:甘辛而淡,体重而降。足阳明经(胃)大寒之药。色白入肺,兼入三焦(诸经气分之药)。寒能清热降火,辛能发汗解肌,甘能缓脾益气,生津止渴。治伤寒郁结无汗,阳明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肌肉壮热,小便赤浊,大渴引饮,中暑自汗(能发汗,又能止自汗),舌焦(苔厚无津)牙痛。又胃主肌肉,肺主皮毛,为发斑、发疹之要品,但用之甚少,则难见功。

指掌:制大邪、清肺气,仲景有白虎之名;除胃热,夺甘食,易老有大寒之剂。

〔名医心得〕 张锡纯:(1)内、外诸热 本品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胃府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即他脏府有实热者用之亦效。产后外感实热,他凉药或在所忌,而独不忌石膏,以石膏之性非大寒,乃微寒也。(2)外感实热,尚须重用 石膏之质甚重,七八钱不过一大撮耳。以微寒之药,欲用一大撮扑灭寒温燎原之火,又何能有大效。是以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证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3)痢挟外感,身热不休 痢证身热不休,服一切清火之药,而热仍不休者,方书多诿为不治。此乃因痢证夹杂外感,其外感之热邪,随痢深陷,弥漫于下焦经络之间,永无出路,以致痢为热邪所助而难愈。斯非重用本品更助以人参以清外感之热不可。(4)脑漏 石膏之性,又善治脑漏。方书治脑漏之证,恒用辛夷、苍耳。若因肝热移于脑或风邪久而化热者,辛温之药则不可用,生石膏最为相宜。(5)善治疮、毒 石膏生用之功效,不但能治病,且善于治疮和解毒。[1](6)退热、通便,研末吞服 认为3克可抵煎汤者15克之退热效果、30克之通便效果。(7)上品良药,贵在配伍 石膏配知母可增退热之功,并防“壮火食气(津)”;配人参能助清凉之力,又能入脏府,搜剔深入之邪;配粳米能助胃气之达,使之与胃相宜而不至于下趋;配麻黄可外发其清凉之气,不复留中而伤脾胃。[2]

王大经:类风湿热证、血沉增快 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关节红肿热痛伴汗出、口渴等热象者,尤其是血沉快、白细胞偏高者,本品用之效果更好。不仅能使症状缓解,且有降血沉、降白细胞的作用。另外,对血沉快而症状或局部症状偏热型者,重用生石膏亦验。从而体会,本品不仅是清解气分的要药,而且尚有明显的凉血、消肿的功能。[3]

刘延卿:乙脑 本品凉而能散,非大寒之品,且有清凉退热、透表解肌之力,无论气候属湿属燥,均为治疗乙型脑炎至当不易之品。偏湿而证属气分者,重用本品配滑石、连翘、蝉衣、山药、甘草(头闷、头痛者加泽兰、辛夷);偏燥者,以知母易滑石,疗效也很显着;若邪陷心包、热入营血者,则随证冲服安宫、紫雪、至宝等。至病情转轻时,仍以石膏为主,方用竹叶石膏汤化裁治疗效果仍很满意。其用量,根据病情变化可用30~300克不等;待汤煎煮后,多次徐徐温服。[4]

王彦恒:镇静药所致副作用 精神病人长期服用镇静药致不自主地磨牙、咬牙、咬腮、咬舌、咬唇、口干、不喜饮水等,运用生石膏治疗,常收良效。其用量为60~100克为佳。[5]

王士福:热痹 热痹脉洪大者,本品量少则120克,多则250克。此乃从《吴鞠通医案》中悟出。其方用生石膏六两,并云治痹“六脉洪大已极,石膏少用,万不见效,命且难使”。如治一停饮兼痹脉洪,每方用生石膏一斤之多,并云“停饮兼痹脉洪,向用石膏无不见效,……自正月服至十月,石膏将近百斤之多。”吴氏之言,乃砺练之谈。[6]

〔药理与应用〕 1.解热作用:生石膏煎液对奶和伤寒疫苗引致的发热显示一定的解热作用,而纯硫酸钙则无此作用。并能减轻禁水、利尿、内毒素发热、辐射热等造成的“口渴”状态。其解热机制,可能是口服石膏煎剂后经胃酸作用,一部分可变为可溶性钙,经肠吸收入血,增加血中钙离子浓度,抑制神经肌肉的应激性,调节体温中枢而解热。临床广泛用于各种疾病发烧证属阳明气分热盛者。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本品能明显增强兔肺泡巨噬细胞对白色葡萄球菌死菌及胶体物的吞噬能力,并能促进巨噬细胞的成熟。另外,钙离子可提高肺泡巨噬细胞的捕捉率,故能加强其吞噬细胞活性的加速其对尘埃的清除。临床常用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3.抗炎、抗过敏作用:其有效成分钙具有减少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因而具有抗炎、抗渗、抗过敏作用。临床可用于各种炎症、过敏性疾病,而证属气分实热者。

4.镇静、解痉作用:小剂量石膏浸液对动物心脏有兴奋作用,而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换液后心脏又可恢复正常。由于钙能抑制神经应激能,故能缓解因低血钙所致的痉挛。

此外,本品尚有促进骨痂生长、加速血凝等作用。临床可用于骨髓炎、骨结核所致骨缺损,以及一些出血病证。

〔剂量用法〕 9~60克,煎服;外用适量。清热解肌生用,生肌疮煅用。内服宜先煎。

〔按语〕 本品辛、甘、微寒,入肺、胃经,为清解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临床体会,邪在卫分即外感风热表证亦不忌石膏;对于肺卫邪盛高热者,非但不忌,反为必用之品。盖其味辛能散,邪热可由表外解。对此张锡纯论述的甚为透彻:“盖诸药之退热,以寒胜热也,而石膏之退热,逐热外出也。是以将石膏煎服之后,能使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透出,且因其含有硫养轻,原具发表之性,以之煮汤又直如清水,服后其寒凉之力俱随发表之力外出,而毫无汁浆留中以伤脾胃,是以遇寒温之大热势如燎原,而放胆投以大剂白虎汤,莫不随手奏效。”

对于高热证属卫气两感者,石膏用之最宜。但须注意用法:常规煎服(日二次),疗效不着;大剂(60~240克)煎煮,频服或代茶饮(口渴即饮)方收良效。

临床观察,无论外感、内伤,还是虚热、实热,只要体质尚实者,均可于辨证方药中加入本品治疗。其具体使用指征是:舌质红、苔薄黄干或苔黄燥,脉大有力。然本品毕竟为寒凉之剂,故湿热、胃弱者应慎用或禁用。

【参考文献】:

[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11:285~297

[2]张笑平.现代中医各家学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11:52、53

[3]北京市中医院等.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北京出版社,1983;1:212

[4]夏洪生.北方医话.北京科技出版社,1988;5:792

[5]陈彤云.燕山医话.北京科技出版社,1992年;9:102

[6]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痹证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6:21

上一篇:知母 下一篇: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