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104页(2666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主要含有β-谷甾醇、胡萝卜甙、3,4二羟茎甲醛葡萄糖甙、葡萄糖醛酸、甲硫氨酸、甘氨酸、葫芦巴碱、L-麻黄碱、半夏蛋白等;辛、温、有毒;入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喘咳、痰顿眩悸、痰厥头痛、风痰眩晕;呕吐、脘痞;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本草撷英] 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鸣,止汗。

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

甄权:消痰下肺气,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生者摩痈肿,除瘤瘿气。

〔名医心得〕 朱良春:(1)血症 吐衄血症多以降胃为第一要义,而降胃气之品中又以半夏最捷,故历代医家治吐衄恒用半夏,然朱老认为,半夏治吐衄诸症,不仅在于能降胃气,本身还具有良好的消瘀止血作用,又常用生半夏研极细末用于外伤出血。(2)痰阻寒热 朱老认为:《本经》谓半夏主“伤寒寒热”、《本草纲目》引王好古云“柴胡汤中用之,虽云止呕,亦助柴胡,黄芩主经来寒热”,中寒热,均当出现“心下坚”。因半夏开结降逆,交通阴阳治疾阻寒热,而认为凡寒热往来,休作无时,痰浊内阻之热性病用之,常取意外收获。(3)不寐 朱老认为《灵枢·邪客篇》用半夏汤治“目不瞑”为胃中有邪,阳跷脉盛,卫气行于阳而不交于阴者,甚验,面对肝病所致之顽固性失眠,常用半夏10克,夏枯草10克,珍珠母30克煎服治之。[1]

王士福:重用半夏治不寐受《吴鞠通医案》治不寐每用半夏少则1-2两、重则4两之影响,善用本品30克之多治疗不寐,并认为不同剂量具有不同功效。如用6~12克,具有和胃之功,10~20克具有降逆止呕,化痰畅中之效。若用至30克以上,则能安神疗不寐,60克以上则具有镇痛之效。实为吴鞠通“一两降逆,二两安眠”之发挥。[2]

曹颖甫:妊娠恶阻 认为生用止呕之功较着,常以生半夏为主组方治疗妊娠恶阻、恶心呕吐不止、胸闷不舒,不能进食者甚验;[3]陈超以清半夏、山药末各30克治疗18例重症妊娠恶阻,均痊愈。[4]

丞:用治先天性、外伤性癫痫久治不愈、脊髓空洞症属有风痰者,以法半夏配制乌头,半夏用量为乌头的2-3倍,用二药激荡药力而增强祛风化痰通络之力。[5]

胡卿发:用于宫颈糜烂将生半夏研末过筛,同时以带线棉球醮适量药末置患处,紧贴宫颈糜烂面,24小时自行取出,每周1~2次,8次一疗程,观察1347例,总有效率97.18%,治愈率44.77%。[6]

〔药理与应用〕 1.镇咳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生半夏、姜半夏、明矾半夏的煎剂灌服对电刺激喉上神经或胸腔注入碘液所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可待因相似而较弱。临床主用于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多痰或无痰之咳嗽。

2.催吐和镇吐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生半夏及未经高温处理的流浸膏有催吐作用,但经高温处理后,可除去催吐成份而保留镇吐作用,其加姜汁,明矾炮制的半夏制剂亦显示出镇吐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急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及神经性呕吐。

3.抗癌作用:半夏的稀醇或水浸出液对动物实验性肿瘤HCA、S180和Hela细胞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主用半夏提取物水溶性部分制成的片剂或栓剂治疗宫颈癌,亦有报道用治皮肤癌、食道癌有效者。

4.对循环系统作用:20%乙醇半夏制剂静注大及犬时,呈一过性降压作用。对离体的蛙心及心呈抑制作用。犬实验还证明:静注半夏浸剂对氯化铁所致的室早、肾上腺素所致的室速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室性早搏。

5.其他作用:调节胃肠功能及利胆作用、镇静、镇痛、降低眼内压作用。临床尚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失眠、急性青光眼等病。

此外生半夏对口腔、咽喉、消化道粘膜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有毒成份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严重者可致喉头麻痹、呼吸中枢麻痹。

〔剂量用法〕 3~10克,外用适量。生用入煎剂时宜久煎。半夏因炮制方法不同而功用有异。法半夏长于燥湿健脾;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尤善降逆止呕;半夏曲功主化痰消食;生半夏尤宜消肿散结。

〔按语〕 半夏为湿痰诸症、诸种呕吐之要药。疗效可靠,如为痰热之症,尚须配清热药。若为阴亏、血证当守古人“血家、渴家、汗家”三禁。生半夏虽习作外用,亦有善作内服者。颜氏认为《伤寒论》用半夏43方中有37方为内服者而未见制用。制后则药性大减。刘氏认为生半夏10~15克常规煎法内服无毒,重用至30克才需文火久煎。颜氏主张久煎30分钟去毒,且常佐生姜。古人云乌头反半夏,近人药理实验不支持、尚待深究。半夏坠胎仅见个别本草,近人多认为半夏并不碍胎。

【参考文献】:

[1]朱步先主编.朱良春用药经验.上海中医学院出版,1989;6~8

[2]史宇广等主编.痹证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6:22

[3]董汉良.中医杂志,1993;6:327

[4]陈超.江苏中医杂志,1987;3:16

[5]肖森茂等主编.百家配伍用药经验采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9:354

[6]胡卿发.陕西中医,1984;5:11

上一篇:巴豆 下一篇: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