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结构、功效和流通构成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标准化专业工程师手册》第44页(5736字)
1.系统结构的时空层次态和结构中的联系
(1)系统结构的等级性(层次性)
等级(层次)秩序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着的层次结构的反映。客观世界的这种不同等级和层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一个复杂系统的等级秩序是,每一层次都比下一层次更加复杂,每一层次都具有较低层次上所不存在的某些特征。每一层次上的组织都有着自身的最佳规模:一个组织变得越大,通信和控制线路就越长,这就起着一种限制作用,不允许一个组织超越某个临界规模。当我们考察某个组织层次时,既要考查该层次的特性,又要考察与之有关的一些毗邻层次。
系统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结构上的层次性,必然伴生功能上的层次性。结构是指要素的秩序,而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互相联系和作用的过程的秩序和能力。因此,当我们分析具体系统时,就应同时注意它的结构层次和功能层次。目标分解就是功能层次系统的建立,它通常与结构层次系统并行。
系统结构的普遍形式是并列与层次,任何一个系统的结构都要按照并列和层次的规律组成,这对于概念系统或实体系统(如社会组织系统)都是如此,并列是指同一层次内各分系统或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秩序,在数量上则称为跨度;层次则有高低之分,彼此之间有隶属关系和制约关系。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和系统的结构一样,也是按照并列与层次的形式进行分解和综合的。
并列与层次的现象不但在空间结构中存在,在时间结构中也同样存在。平等过程的发展是时间结构中的并列现象;自然界的进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时间结构中的层次现象。它们一个层次高于一个层次,社会的时间结构就是社会的发展史。系统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正是系统时间结构中的各个层次。系统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每次质变就产生出一个新层次。新层次与旧层次之间是有联系的,所以,历史是既有层次性,又有连续性,其连续性基于量变,而层次性的产生则由于质变。由此可以说,系统的时间结构是其空间结构的发展。
系统的空间结构,从动态观点看,就是系统在时间上发展所遗留的轨迹。由于系统是由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而各系统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故系统在时间发展上遗留的轨迹可分为三类(实际上许多复杂系统兼而有之);系统由小到大而形成的层次态;由几个小系统合并而形成的大系统层次态;因系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而形成的层次态。前一种是先“生核”(形成领导核心)而后“长大”(发展为多个层次)的过程,后一种是由于分系统或要素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有差异,发展速度不同,使整个系统在某个时间剖面上包含了处于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分系统和要素,犹如社会中存在着年龄不同,成熟程度不同的人群一样,从而形成了空间层次态。在一个技术系统中,出现多层次技术水平和技术成熟程度不同的分、子系统的现象是常有的事。当系统越大,发展速度越快时,这种因发展不平衡而遗留的层次便越多。
对于目的系统来说,各个并列子系统都是为了完成大系统的总目的而协同配合,相互作用的。但在实际情况下,各个并列子系统又有各自独立的子目的,再加上其他各种复杂情况,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为正,有时可以为零,也可以为负。这是在一个实际层次中分析各个并列子系统的功能时必须注意到的
系统的层次态,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低级层次是高级层次的基础,故高级层次中仍保留低级层次的基本属性。但这些在低层次中占主要地位的属性,在高层次中往往退居次要地位,而高层次又产生了低层次所不具备的、更为复杂的属性。
(2)结构中的联系
①联系的本质和流通构成系统中功能决定于结构,而结构又是由联系形成的。结构中的联系是靠运动实现的。人们早就认识到事物在联系中运动,运动又发展着联系。联系和运动是一对哲学上同等重要的范畴,它们互为因果关系。在无机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这三个不同层次中,联系的特点是按层次规律发展的。力的联系(能量和微粒子)是无机系统中的主要联系方式。在生命系统中,除了力的联系外,增加了分子层次的物质流通(新陈代谢)。在社会系统中,除了力的联系和物质流通外,信息的流通又提到了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物质、能量是靠信息的流通带动的。为此,联系的本质就是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由流通产生联系;由联系形成结构;结构决定性能。可见系统的性能最终取决于流通。
系统结构中联系是否密切,主要并不取决于联系是否频繁,而取决于联系引起的作用的大小,即对系统功效的增长程度。如各子系统相互封闭,相对独立性强,则它们之间的联系不仅松散,而且对系统功效的影响小,故松散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和环境改造性都差。紧密的联系则相反,各子系统间依存性强,流通构成合理,系统的总功效就高。紧密联系的社会系统主要须依靠高水平的管理来维持。
上面所讲的流通构成,是指各子系统发生联系时物质、能量、信息流通的类别(即其质的方面)、数量、流向、流速、时间(任何流通)等的总体。当其中任一因素改变时,流通构成也随之改变。一个企业的主要流通构成是:在一定时段内输入特定种类、数量、质量的原材料,保证一定的电力和燃料供应,同时输出一定数量的产品。若输出不足而影响产量,其流通构成便发生了变化。在目的系统中,流通构成是由系统的目的决定的。凡是对达成系统目的有利的流通构成就是合理的。合理性的程度取决于达到目的的效率的高低。高效地达到目的,则流通构成的合理性高,也就是所谓优化。
②信息构通 前面已经说过,系统的结构是由各子系统间互相联系(即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的渠道的方式决定的。对于目的系统,尤其是社会系统,信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系统中,物质、能量的交换总是在信息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通常认为,在社会系统中的联系,主要就是信息在系统中的传递。在信息论中所讨论的是信息的自然属性,但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传递要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因此,它还具有社会特性:
·各种信息在人们头脑中的叠加,产生综合的印象和结论,这就是信息的可叠加性;
·局部信息在全局范围内的扩散,先进技术和经验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则是社会性的信息扩散和放大。反之,信息也可被人们按某种目的而缩小或掩盖。
·信息有可干扰性,如对上级指令的误解,曲解就是干扰。干扰是信息叠加的结果,被干扰的信息因其不准确而称为失真;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因能量减小而逐渐减弱,当减弱到无法为对方所接受时,便是信息的湮灭。在社会系统中,信息的灭往往是由于人们的过失,抵触等原因造成的。如遗忘,上级搁置下级报告,中层扣压上级文件不下传等。
信息的沟通也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之分。对话、通信、电传、电视、文件、表报等是自然性的信息沟通形式。信息沟通的社会形式的:
·子系统为向大系统汇报自己的状态而传递信息,以便作出正确决策;
·大系统为指挥、协调子系统的活动而传递信息;
·各子系统间为了解情况,及时安排好各自活动而传递信息;
·系统与周围环境交换信息。
在沟通过程中还应重视的几个环节:
·信息识别 受信者要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识别:发信者是否有权发出此信息,受信者是否有义务执行此信息。
·信息比较 受信者还应将信息内容与客观情况进行比较,如不符合,应回信讯问,暂不执行。
·信息反馈 受信者如果拒绝执行信息,应通知发信者,让其收回信息或改变内容。执行信息的结果也应及时向发信者报告。
·结果比较 发信者应将反馈信息与原来意图进行比较,若不尽符合,应采取相应措施弥补;若符合,则信息沟通走完了一整个过程。
2.系统的功效
系统的功效是系统为达到目的而实际产生的功能和效率。效率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趋向于目的的速度,亦即单位时间内系统所产生的效果;二是指系统消耗单位劳动所能获得的效果。功效与系统的目的密切相关,对于无目的的系统就无功效可言。
(1)功效的种类
按照对系统达到目的的实际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①正功效 子系统所发挥的功效,凡对于大系统达到目的起促进作用的,都是正功效。发挥正功效的前提是目标(包括更高层次的总目标)明确,紧紧围绕目标发挥本身功效。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子系统都能发挥正功效。
②无功效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使功效无法表现时,则此子系统便无功效可言。如工厂停工便是无功效。
③虚功效 无功效是指由于不作功而对达到系统目的未起作用,虚功效是虽作功而对达到系统目的没有作用,即作了虚功。
④负功效当所作的功对系统达到总目的起破坏作用时即为负功效。负功效的产生有两种主观原因:一是主观上想作正功,由于目的不明确或管理失误,在客观上起了破坏作用;二是由于有意识的破坏。负功效也有种种表现形式,如对局部是正功,对全局是负功;从近期看是作正功,从长期看是作负功;从次要目标看是作正功,从主要目标看是作负功;当副作用的坏影响超过正作用时,也产生负功效。
(2)功效与性能的关系系统的功效是指系统实际产生的功能和效率,系统的性能是在系统的功效中体现的。但系统的功效一般不包括系统的全部性能。性能是功效的依据和潜在能力,而功效是系统部分性能的表现形式。如钢丝绳的主要功能是抗拉,而抗拉强度只是钢材许多性能中的机械性能的一部分。既然系统的功效是系统部分性能的表现形式,就可以说,系统的性能决定系统的功效,而系统的性能是由系统的结构决定的,结构由联系产生,联系是由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即流通构成所决定,由此形成一条因果长链:功效←性能←结构←联系←流通构成,功效最终决定于流通构成。以企业为例,当一个纺织厂输入为棉花时,则输出为棉布,这个企业为棉织厂,其功效是生产棉织品。当流通构成改变,输入为羊毛时,则输出为呢绒,功效就发生变化。若输入原材料减少,则功效就下降。可见,一个系统的功效是由其特定的流通构成决定的。同样的结构,由于流通构成变化,功效也发生变化。或见功效不完全取决于结构。
系统的流通构成既不是任意的,也不是唯一的。一个企业一般可以生产同类的几种产品,即其流通构成既不能任意生产任何产品,又不是唯一地生产一种产品。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子系统只能在可能的流通构成中实现某一种或几种性能。这就是为什么子系统在大系统中只有部分性能表现为功效的原因。
我们已介绍过的系统学第一定律指出,“系统可累加或不可累加的某一具体属性的数量,既可放大,也可缩小,或者既不放大也不缩小。究竟起哪种作用,取决于这一具体属性的特征、系统的结构以及系统内协同作用的强弱。”我们这里讨论的系统功效、结构、联系和流通构成的关系,正是从工程角度阐明了这一定律的具体含义。
(3)影响系统功效的因素
①子系统的功效 子系统的流通构成必然影响大系统的流通构成,从而影响大系统的功效。为使大系统发挥较高的功效,各子系统应具有适当的性能,发挥应有的功效,不必要求个个最优。
②系统的结构
③各子系统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主要能够根据大系统的目的,改变自己的流通构成,保持各子系统间流通渠道的畅通,积极配合其他子系统的活动。
④各层次系统的积极性目的越明确,与个体的切身利益关系越密切,多劳多得原则贯彻得越好,则积极性越高。
⑤系统的规模 指系统的总层数和每层包含的子系统数(跨度)。系统规模对功效的影响取决于:构成大系统的放大作用、流通效率和子系统的积极性三个相互制约的因素。
⑥环境要素
⑦系统控制能力 使各子系统做到协调配合。当内外部条件变化时,及时调整它们的利益,协调它们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