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和统一化的工作程序和原则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标准化专业工程师手册》第59页(2655字)
简化和统一化在克服事物多样化,控制事物从无序走向有序这一点来讲,本质是一致的。简化主要用于产品品种发展到一定程度进行事后的控制,侧重于改变目前的混乱状态,也能防止未来的混乱。统一化不论事先事后的控制都适用,过去多用于事后控制。今后,应力求将应该统一的要素统一在事先。统一化也可以说是简化的一种极限情况。因此开展简化和统一化的工作程序和原则基本是相同的。
1.调查统计,摸清情况,分析存在问题
调查统计主要是摸清:
(1)产品或零件、结构要素品种规格现状,使用频数,使用场所和要求;
(2)生产所用工艺装备的情况;
(3)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情况;
(4)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5)现有生产能力,市场需求。
分析存在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简化或统一化的内容,达到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益的目的。因此,应包括:
(1)性能、质量问题分析;
(2)生产经济性、效率、效益的分析。
2.需求分析、建立目标
不但要考虑满足现有市场或配套的需要,还应通过预测,分析今后发展需求,作为建立目标的基础。
简化、统一化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或一组参数,或以该组参数为主导的一组产品或零组件,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最经济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目标应具体化。在产品或零组件功能输出方面应具体化为满足用户需求或发展要求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这些水平应以功能范围、精度、寿命、可靠性等技术指标来表征;在经济效果方面,要具体化到生产成本或全社会费用(全寿命费用)降低的绝对指标或百分数。
3.制订方案
目标确定后,即应制订为实现预定目标的方案。方案应包括规格参数的范围,即规格参数的上下极限;规格参数的分级分档以及其他与参数有关的要素。
规格参数的范围应根据对现状的调查、对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所作的预测来确定;规格参数的分档主要考虑品种的多少,规格的疏密会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者的需求及费用。规格参数的范围、分档排列最好根据调查和预测,以及技术上的分析,组合出若干个可行方案,以供比较择优。
因为简化和统一化方案的实施往往涉及旧产品的整顿和新产品系统的建立,所以方案应包括旧产品整顿的计划及新旧产品共存的过渡时期的管理办法,包括将淘汰的在役旧产品维修件的生产供应办法。
旧产品整顿主要有两种形式:(1)淘汰;(2)作局部改进、修改后满足新系列的要求。旧产品整顿不但是技术问题,更主要的是涉及现有生产工具、设备、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或调整问题。因此,实施方案必须在这方面作出详细的调查分析和规划,以使整顿的损失最少。
4.方案的分析评价和择优
不同方案在满足用户需求程度和降低生产及使用费用方面都有不同的效果,应对它们进行优化并作出评价。
评价和选择简化或统一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是:
(1)先进性。即简化和统一化后的系列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能适应科技发展的趋势。
(2)等效性。即简化和统一化后的事物能最大限度地取代简化、统一化前的事物,新形成的产品或参数,原则上能满足社会广泛需要。
(3)经济性。即简化和统一化后,生产费用和采购、使用、维修费用为最低。有时,生产费用和采购使用维修费用是相互矛盾的。这就要从全寿命周期、全社会费用最低为基点来考虑。这一点不但对类似军事或工业装备是需要的,即使对民用机电产品也是如此。只有最低的全社会费用才能最终赢得市场和顾客。
5.方案的实施
简化和统一化方案的实施,可以有两种模式:
(1)在新设计中实施。老的产品或要素采用自然淘汰或结合其他任务进行整顿。例如不涉及互换性的术语、符号、制图的统一,零部件或材料品种、结构要素的简化。
(2)在新老产品中同时实施。这一种模式组织比较复杂,但改进彻底,效果好。例如涉及新老产品不能互换的零部件简化,不能互换的联接螺纹要素的统一,就只能在新老产品中同时实施,才能做到新老产品之间协调互换。
按照第(2)种模式实施简化、统一化要做好全面计划,妥善处理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协调。主要有:
①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统一思想,统一计划,技术和物质上做好各种准备,特别是涉及的各种工艺装备,应作为重点准备;
②认真核查并修改老的技术资料,适应简化、统一后的生产使用条件;
③提出可行的协调办法。如已有库存品的处理办法;过渡时期新旧零部件装配、使用的协调办法;已出厂的产品备件的供应办法;
④对于涉及多个工厂或车间生产的产品或零部件,如70年代全国阀门产品的压缩简化,还要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处理好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