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土地管理法手册

级差地租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土地管理法手册》第249页(1077字)

级差地租的实体是超额利润,克思指出:“级差地租实质上终究只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所具有的不同生产率的结果”。级差地租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级差地租Ⅰ)是与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优劣有关的级差地租;第二种形式(级差地租Ⅱ)是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引起不同的劳动生产率有关的级差地租。

1.级差地租第一种形式(级差地租Ⅰ)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土地的肥沃程度是指由表层土壤的化学结构所引起的差别,也就是表层土壤所含的有机养分的差别。土地位置是土地距离市场的位置,距离市场远近直接决定着生产资料和产品运输的费用,从而影响生产的总费用的变化。由于上述两种土地条件的差异,当同量资本投入条件不一样的不同地块时,就会产生高低不同的生产率,从而产生了级差地租Ⅰ。

对于城市土地来说,地理位置的差别是城市级差地租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与城市地理位置相联系的级差地租就是城市的级差地租Ⅰ。制约城市级差地租Ⅰ的因素主要是:

(1)以城市中心为轴心的自然距离远近。在现代城市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所谓“大城市圈”。处于城市中心区地域(有的城市有几个中心地域),通常是城市行政、金融、商业、服务业的集中地,发挥着中心功能的作用。

(2)交通运输、信息通讯条件。交通运输、信息通讯是现代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基础设施,人们通常把它们比作国家经济的大动脉。城市各地段的交通、信息通讯设施状况的差别对企业的经营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城市的不同地段的不同人口密度。与土地位置相联系,在一个城市中的各个不同地段有着不同的人口密度,而且流动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也有明显的差别。由于集中于市中心的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人口密度和流动人口流动的情况对这些行业的经营效益也有重要作用。

2.级差地租第二种形式(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Ⅱ是同一块土地上追加投资所引起的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的结果。级差地租Ⅱ以提高土地效率为前提,体现了集约经营的方式。对于城市土地,连续追加投资,在一定区间内甚至在邻近的区间内的经济效益会随着投资的增强而递增。

上一篇:绝对地租 下一篇:土地管理法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