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芽生菌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205页(1880字)

本病是由暗色孢科中几种着色真菌感染所致的皮肤慢性肉芽肿性损害。我国以卡氏枝孢霉最为多见,其次是疣状瓶霉和裴氏着色真菌。病原菌为土壤、木材、枯草上的腐物寄生菌。通过外伤而感染人类,故农民多见。病情经过极为缓慢,顽固抗治,可致肢体残废。

〔诊断要点〕

一、外伤史 病人常有外伤史,在外伤处发生损害,故好发于单侧肢体,尤以下肢多见。

二、皮肤损害 初起为丘疹或结节,逐渐融合成斑块,呈疣状、菜花状或肿瘤状。在病变缝隙中可挤出少量脓液。病变表面可散在针头大或更大一点的小黑点,有报告此处查菌常为阳性。病变周围可有卫星状损害。

病程慢性,可数十年不愈,病程久者可发生橡皮肿样变化,影响肢体功能,但损害自觉症状轻微,无全身症状。

三、真菌检查 在损害分泌物或痂皮中可查见单个或成簇的棕色厚壁孢子,称为硬壳细胞,有时可见分隔,但不出芽。培养可确定菌种。

四、病理变化 表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呈肉芽肿样改变。在巨细胞内外可见棕色硬壳细胞,HE染色片即可检出。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皮肤结核、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梅毒及肿瘤等相鉴别。关键是找到真菌学证据,结合临床即可确诊。

〔治疗〕

病变范围小而浅者容易治愈,故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程较久者,由于大量瘢痕形成,治疗极为困难。

一、手术疗法 手术切除是比较可靠的疗法,如无禁忌可考虑作为首选疗法,同时配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切除应彻底,因此,其范围和深度要足够。如病变范围较大应植皮。如果范围太大,可考虑用适当敷盖物网眼状植皮,如皮敷盖网眼状植皮。

二、局部热疗 这是无损伤的较好疗法,可采用各种方法使皮肤表面温度保持在43℃以上,最好能达到50℃左右,要注意不要烫伤周围皮肤。可用蜡疗、沙袋热疗(细沙炒热后装袋)、电加温器等,每日1次~2次,每次时间越长越好,至少1小时以上。疗程至少2个月以上。

三、电灼或激光疗法 电灼、二氧化碳激光或YAG激光治疗,适用于小面积病灶。

四、冷冻疗法 液氮冷冻,采用棉签法或接触法,加压冷冻,每次2个~3个冻融周期。上次痂皮脱落后进行下一次治疗。

五、药物疗法

(一)内用药物疗法

1.伊曲康唑 每日100毫克~200毫克,餐后立即服,连续3个月以上。

2.氟康唑 首次400毫克,以后每日200毫克口服或静脉滴注,连续3个月以上。

3.5-氟脲嘧啶 每日每公斤体重100毫克~150毫克,分4次,每6小时服1次,可与两性霉素B或唑类药物联用。

4.噻苯哒唑 每日每公斤体重25毫克,分2次服用。

5.10%碘化钾溶液 每次10毫升~20毫升,每日3次口服,与其他疗法并用作为辅助治疗。

由于硬壳细胞壁厚,药物不易透入,晚期病变常有疤痕形成,局部血液循环欠佳,药物不易达到,故药物疗法,疗效尚不肯定。

(二)局部药物疗法

局部外用30%冰醋酸溶液、15%焦性没食子酸软膏及3毫克/毫升~6毫克/毫升二性霉素B二甲基亚砜溶液等,有一定疗效。亦可用二性霉素B病灶处浸润注射,浓度0.5毫克/毫升~1毫克/毫升,剂量视病灶大小而定,但每次用量不得超过每公斤体重1毫克。每周2次~3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