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232页(994字)

本病是人体皮肤接触隐翅虫的毒液而产生的一种皮炎。隐翅虫是一种黑色蚁状小飞虫,它有昼伏夜出和趋光性的特性。当虫体爬行在人体表面时,受压或被击拍打碎时,此时虫体内毒素则沾染皮肤而致病。

〔诊断要点〕

一、多在清晨起床时,发现身体露出部位出现皮损。

二、皮损呈点状、条状或片状水肿性红斑,表面有群集的小水疱,小脓疱或糜烂。皮损数目、排列方向可各不一致,往往是一片或几片。通常皮疹约经一周左右干燥结痂而愈。

三、一般自觉有灼痛感,较重者可有轻度全身不适等症状,个别严重者,局部有剧痛,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治疗〕

一、局部治疗 明显肿胀、糜烂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轻度糜烂可外涂青黛氧化锌油;红斑性损害可外用1%氢化可的松霜或去炎松霜。

二、全身治疗 较重者可用抗组胺类药物内服,必要时给予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三、物理疗法 红外线照射,每次15分钟~30分钟,每日1次。

四、中医药外治法

(一)半边莲 干品60克~10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用液体浸洗患处或湿敷或半边莲研末加适量花生油调成糊状,每日2次~3次外涂。

(二)南通药片 研末用醋调或水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2次~3次。

〔预防〕

一、清除房屋周围杂草、垃圾,消灭隐翅虫的孳生环境。

二、夏季安装纱窗、纱门、挂蚊帐,防止害虫侵入。

三、睡眠时应熄灭灯光,如发现虫体落在皮肤上,不要用手拍击或压碎,应将其弹落在地上消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