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253页(2235字)
本病为寒冷、潮湿引起的,以末梢部位皮肤发生局限性水肿性红斑为特征的皮肤病。
〔诊断要点〕
一、多发生于寒冷而潮湿地区的冬季,初冬或初春更易发生。
二、多见于儿童、手足常有发绀的青年妇女及老年人,亦有家族发病倾向。
三、好发于指、趾、手背、足跟、足缘、耳廓、鼻尖等末梢部位。
四、典型损害为局限性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可出现水疱、糜烂、溃疡。
五、局部有胀感,痒感。遇热甚痒,溃烂处有痛感。
〔鉴别诊断〕
多形红斑 起病急,有自限性,多发生于春秋季,好发于四肢远端,对称分布,除手背外也可累及手掌。损害呈多形性,有典型靶样红斑。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与有规律的锻炼相结合是防治冻疮最有效的措施。
(一)保暖御寒 尽量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舒适温暖。寒冷天气外出时应采取有效的御寒措施。
(二)冷耐受性锻炼 从夏季开始,每日早、晚用冷水浸泡手足,时间逐渐延长,水温逐渐降低(加冰调温)。
(三)手、足运动锻炼 每日早、晚坚持以手、足运动为主的锻炼,每次30分钟左右,可增强手、足的抗寒能力。
二、全身治疗
(一)硝苯吡啶(心痛定) 为扩血管药,能增加皮肤血流量,改善末梢循环,即可用于治疗,也可用于预防复发。每日20毫克~60毫克,分次口服,连服8日~14日,可预期皮损消失。
(二)烟酸肌醇 每日500毫克~1000毫克,分3次~4次口服。
(三)烟酸 100毫克每日3次口服。
(四)维生素E 0.1克~0.2克每日3次口服。
三、局部治疗
(一)0.025%仙乃乐霜(Fluocinalone) 睡前封包使用,共7日~14日。此类氟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已被证明在减轻与冻疮相关的瘙痒和皮损方面有效。
(二)以下疗法可酌情选用
1.维生素E软膏 (20毫克/克)外用。
2.10%樟脑、10%秘鲁香胶、5%安息香酊、凡士林加至100%混匀后外用。
3.复方阿托品霜 阿托品0.1%、尿素5%、樟脑1%、赛庚啶0.05%及油包水基质混匀,每日3次~4次,外用。
四、物理疗法
(一)紫外线 冬季开始时,于原皮损处每周照射2次~3次红斑量。
(二)氦氖激光或红外线照射。
(三)氦氖激光穴位照射足三里、复溜、血海。每穴位照射2分钟,之后对冻疮局部行散焦普遍照射,每4分钟移动一次位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五、中医药治疗
(一)内服法 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治则,可选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甘草、木通、大枣)加减,或桂枝加当归汤(桂枝、赤芍各9.0克,当归12.0克,甘草、生姜各4.0克,红枣6.0克)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
(二)外治法 可酌情选用以下疗法。
1.干辣椒10余个,煎水熏洗患处;
2.黑胡椒9.0克研碎,开水冲后洗泡患处;
3.马勃一块,贴敷于疮面上;
4.棉球蘸十滴水搽患处,每日3次~5次;
5.桃仁、桂枝各9.0克,红花、川芎各30.0克,水煎熏洗患处。
6.川乌、草乌、当归各9.0克,透骨草12.0克,红花6.0克,水煎熏洗患处。
7.紫云膏外敷(紫草30.0克,当归30.0克,胡麻油1000.0克,黄蜡150.0克),用于治疗冻疮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