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骨伤科手册

类风湿性关节炎

书籍:骨伤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骨伤科手册》第519页(7700字)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能引起肢体严重畸形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可累及其他脏器,引起心肌炎、心包炎、胸膜炎、间质性肺炎、肾淀粉样变以及巩膜炎、虹膜炎等眼部疾患,还可并发血管炎以及末梢神经损害等。确切地说应称为类风湿痛。本病关节病损特点为关节滑膜发生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血管翳样肉芽肿形成,造成软骨及骨组织破坏,最后关节强直,关节功能丧失。该病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3.5,16~5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多为隐渐发病。该病的关节病变大多发生在手和足的小关节,常为对称性、多关节的疼痛、肿胀多见,呈慢性过程,发作与缓解交替,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致残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由于本病可损及多系统,不少学者认为本病应称为“历节病”、“痛痹”、“尪痹”等,以区别于其他痹证。

【病因病理】

目前趋向于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迄至今日,病因尚不十分明了,据统计发病无明显诱因者最多(36.7%),而有诱因则复杂多样:受凉(30.7%)、受潮(10.3%)、劳损(9.0%)、受风(5.3%)、分娩(4.7%)、外伤(3.3%)。在众多被探讨的病因学说中,以细菌和病毒感染及家庭遗传因素等与发病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1.自身免疫学说 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感染因子进入体内后,它们中的一些成分如低聚糖或糖肽碎片被关节滑膜细胞摄取,组合到滑膜细胞合成的蛋白多糖中形成具有抗原性的物质。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抗体IgG(免疫球蛋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同时还引起IgG结构的改变,从而形成新的显露的抗原簇引起另一抗体形成,即类风湿因子IgM(免疫球蛋白M)。它与改变了的IgG形成IgM-IgG免疫复合物,此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可吸引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这些细胞从其溶酶体中释放出蛋白降解酶、胶原酶等,参与引起滑膜细胞和软骨组织的破坏。由于滑膜组织内浆细胞不断产生类风湿因子,可使炎症病变反复发作,成为慢性炎症。

2.感染因素 感染曾被认为是本病的病因,因为50~80%的患者是在反复发作的咽炎、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胆囊炎和其他链球菌感染之后,经过2~4周才开始发病的。并且本病的许多临床特点如发热、白细胞增多、局部淋巴结肿大、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现象,都与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十分相似。但大量应用抗生素并不能减轻或控制发病,因此感染可能只是一种诱因。

3.遗传因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滑柱炎都有明显的家族特点。据报导其发病率比健康人群家族高2~10倍,近亲中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也比对照组高4~5倍。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家族中类风湿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高出2~30倍。但不能以此作为遗传因素的肯定依据。

4.其他因素 天气变化、寒冷与潮湿、精神因素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关节是主要的受累组织,故有人将类风湿性肉芽比作局部恶性病变,因为它毫不留情地侵蚀、破坏关节的软骨面、软骨下骨质、关节囊、韧带、肌腱组织,造成关节脱位、畸形或强直,最终使受害关节丧失功能。关节的病损是从侵犯关节的滑膜开始的。因而认为类风湿性滑膜炎是该病的原发病变。早期滑膜表现为充血、水肿,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渗出,渗出液的增多形成了关节积液,同时滑膜也增生肥厚,并于滑膜与关节软骨面交界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最明显,形成类风湿性肉芽组织。这种血管翳样肉芽组织逐渐覆盖关节软骨表面,干扰了关节软骨摄取来自滑膜的正常营养,引起软骨坏死。肉芽组织还可侵蚀软骨下骨,产生局部骨溶解,吸收后形成囊性变,亦可使骨小梁减少,导致骨质疏松。骨髓的造血组织被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而导致贫血。至晚期,相对两关节面的肉芽组织相互连接,逐渐纤维化,形成了纤维性关节强直,再转化为骨性强直。由之构成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病损的总过程。除此之外,关节周围的肌腱、腱鞘、肌肉也可发生肉芽组织的浸润,影响关节的功能,而肌肉的萎缩、挛缩、纤维化,使关节功能进一步丧失。

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常常引起关节以外的病变。如血管炎、皮下结节、腱鞘、滑囊炎症,以及心脏、肺脏和眼的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导致受累关节的某些典型畸形,如腕部的尺偏和手指尺偏畸形、天鹅颈样畸形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痹证范畴,寒冷、潮湿、创伤、精神刺激等均可成为诱因。其起病在外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居处湿地、冒雨涉水等原因,以致外邪流注经络、关节、痹阻气血而发病;在内为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不足,肝肾亏损,或病后、产后机体虚弱,或劳后汗出当风等,外邪乘虚而入。若久痹不已,可内舍于脏腑,使脏腑气血阴阳受损。本病日久,可出现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由之造成气血津液运行无力成瘀成痰;或外邪侵入,留于经络关节,直接影响气血津液运行,也可导致痰瘀交阻,痰瘀互结可使关节肿大、变形、强直。本病性质属本虚标实,肝肾脾虚为本,湿滞,痰瘀为标。

【诊断】

(一)症状

70%的患者为隐渐发病,少数患者为急性发病。

1.晨僵现象 晨起出现关节僵硬或全身发紧感,但活动后症状缓解或消失。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之一。

2.对称性的关节疼痛和肿胀 常见四肢小关节,并逐渐累及其他对称的关节,受累的关节以手、腕、膝、趾关节最常见,手指关节又以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常见。其次为踝、肘、肩关节,甚至颞颌关节等。关节的疼痛开始为酸痛,随着关节肿胀逐步明显,疼痛也趋于严重,并且关节的疼痛与天气的变化有关。

3.多个关节受累 发病时受累关节常为1~3个关节,多者可高达30~40个关节。

4.早期的全身症状 包括低热、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纳呆、消瘦、贫血等。

5.关节外症状约有20%患者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常预示病情活动;眼部病变如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炎等;肺部病变如胸膜炎、肺间性纤维化等;神经系统病变为末梢神经炎,多见于晚期和老年患者;其他如血管炎、腱鞘炎、骨质疏松导致的病理性骨折等。

(二)体征

主要为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局部压痛及活动痛;晚期关节活动受限并呈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如腕关节尺偏畸形、手指的鹅颈样畸形和扣眼畸形、足部的外翻畸形及锤状趾、膝关节呈内、外翻畸形等。

(三)实验室检查

1.患者常有轻度或中度贫血,活动期白细胞及血小板增多。

2.血沉(ESR)是反映炎症活动度的可靠标准,血沉增快表明炎症活动。如关节炎症表现已消退,而血沉增快并不下降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再复发。

3.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阳性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类风湿病人阳性率为70%~100%。

4.抗链球菌溶血素“O”:一部分类风湿病人抗“O”升高到400单位以上。

5.C-反应蛋白(CRP):在炎症早期浓度增高,所以活动期阳性率可达70%~80%。

6.血清免疫球蛋白(Ig):类风湿病人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率为50%~60%,多为IgG和IgM升高。

7.血清蛋白电泳:α1球蛋白在本病慢性期明显增高;α2球蛋白在本病的早期即升高,病情缓解后即下降。β球蛋白升高时表示类风湿病情严重;γ球蛋白增高则反应临床症状的发展。

8.滑液凝块试验:在滑液内滴入几滴稀醋酸,滑液内的粘蛋白会结成凝块沉淀。类风湿关节液所形成的凝块易碎,呈点状或雪花状。

(四)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在本病的早期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晚期主要显示关节的破坏和典型畸形。依照X线片显示对关节的破坏程度分期如下:

1.骨质疏松期 此期无关节破坏征象,主要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疏松。

2.关节破坏期 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较明显,关节间隙轻度变窄。较严重者则见关节面边缘模糊不清,凹凸不平或囊状透亮区。

3.严重破坏期 表现为多处软骨下骨破坏,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已出现变形,骨质疏松明显。

4.强直期 关节已融合,关节间隙完全消失。可见粗条的骨小梁通过关节面,而骨小梁的排列变疏。在大关节可见骨质增生或硬化表现。关节呈畸形位融合或纤维性强直。

【诊断标准】

目前临床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一般沿用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87年所修订的标准。内容如下:

1.晨僵大于1小时。

2.由医生观察到3个或3个以上关节部位的软组织肿胀。

3.腕、掌指和近端指间关节肿胀超过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即身体两侧相同关节同时或先后发病。

5.类风湿结节。

6.类风湿因子阳性。

7.X线片显示手和(或)腕关节软骨面呈糜烂样改变,关节周围骨质呈稀疏改变。

以上1~4条必须持续出现至少6周。具有以上4条或4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

尽管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很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为止尚无特效疗法。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保持关节功能,防止畸形的发生。而联合用药综合治疗仍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常伴有贫血、骨质疏松等。应适当补充铁剂、维生素D和钙剂,故饮食上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丰富的铁和钙质的食物为主,并鼓励病人多晒太阳。也可适当服用一些强筋壮骨、补益肝肾的中成药。同时还应改善潮湿、阴冷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以免加重病情。在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多注意卧床休息,但不强调绝对卧床,应在配合药物治疗,缓解疼痛的同时,进行有规律的功能锻炼,防止畸形与肌肉萎缩的发生。

2.西药

通常将治疗用药分成三类。一线药物即首选药物,为消炎镇痛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消炎痛、炎痛喜康、保泰松、布洛芬、扶他林等。二线药物为改变病程药物,包括金制剂(瑞得)、青霉胺、氯喹等,但有时出现过敏反应,甚至肝、肾功能损害。三线药物为免疫抑制药,包括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但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此外,还有一种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这类药物可在短期内迅速缓解关节疼痛的症状,但疗效不能持久,停药后症状又可复发,长期使用又可产生许多副作用,故临床应慎用。文献报导这类药物并不能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不能制止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发展。

目前,国内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通常采用的是以一种非激素类药物,同时加用甲氨蝶呤及金制剂(如瑞得)或青霉胺。甲氨蝶呤治疗4~6周产生疗效,连续用药3~6个月后可停用。此时如果症状得以控制,非激素类抗炎药物也可撤除,然后以金制剂维持治疗2年以上。治疗期间要求定期随访观察。临床资料表明,这种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疗效好,副作用较少,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中医辨证分型论治

(1)行痹型:症见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便。可伴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浮。治宜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方拟防风汤加减。

(2)痛痹型:症见关节疼痛剧烈,遇寒更甚,疼痛不游走,痛处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治宜散寒止痛,祛风活络。方拟乌头汤、麻桂温经汤加减。

(3)着痹型:症见肢体关节疼痛重滞肿胀,疼痛固定,手足沉重,肌肤麻木。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除湿消肿,祛风散寒。方拟薏苡仁汤、川芎茯苓汤、除湿蠲痛汤加减。

(4)热痹型: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疼痛可游走,涉及多个关节。或发热、口渴、烦躁等。舌苔黄燥,脉滑数。治宜清热通络,疏风胜湿。方拟白汤加减。

(5)尪痹型:病程日久,关节疼痛但不剧烈,关节变形僵硬,屈伸不利,肌肉萎缩,严重者出现显着畸形。舌质淡苔白,脉细数弱。治宜补肾祛寒,通经活络。方拟桂枝汤、真武汤、补肾祛寒治尪汤加减。

4.中药雷公藤及青风藤

单味中药雷公藤煎剂或酊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文献报道最多,研究较广,是临床较为理想的具有发展前途的中药之一。它具有消炎、镇痛、免疫抑制及抗凝作用,总的疗效在80%~90%之间,不良反应较轻,且多属可逆,减量或停药后即自行消失。具体用法:取雷公藤干根彻底去除内外两层皮,将木质部切碎,日用15g,加水400ml,文火煎2小时,不加盖,煎取药液150ml,渣再加水煎取100ml,混合后早晚分服,每日1剂,7~10天为1疗程,疗程间停药2~3天,如加脚1只或瘦肉100g,老酒适量同煎服,效果更好。也可制成雷公藤酊剂(含生药12%),成人每日剂量为30ml(相当于生药3.6g),分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症状控制后,即减量服用,最终达到完全停药的目的。此外,中药青风藤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青风藤碱,经药理实验表明有显着的镇痛、抗炎、抗过敏作用。青风藤用量大时可有副反应,用甘草同煎或用量由小到大可减轻副反应。中成药尪痹冲剂、益肾蠲痹丸临床应用广泛,具有一定疗效。

5.其他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除采取药物治疗外,尚应重视局部的施治,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如对于出现的关节肿胀,可暂时或间断使用类板或外固定支具固定于功能位,既可减轻疼痛,促进炎症的消退,又可防止关节的挛缩畸形,但同时也应积极进行自主的肌肉收缩锻炼。当晚期关节未强直之前,应固定关节于功能位,最大限度地保留关节的功能。与此同时可配合针灸、理筋手法、物理疗法、中药药浴、体疗及现代康复疗法等,这对疾病的康复是大有俾益的。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变的发展,矫正畸形,改善关节的功能。手术本身并不能使病人康复,更不能抑制全身其他部位病变的进展。因此,本病治疗的关键仍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联合用药,综合治疗。不可片面地认为手术能解决一切问题。

通常对于四肢关节病变,应行综合治疗1年半以上,关节肿痛仍无明显改善者,可早期行滑膜切除术,以减少关节液渗出,防止血管翳形成,预防性地保护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质的损害,改善关节功能。对于病变已静止,关节尚有一定活动度但明显畸形者,可行截骨矫形术。对于髋、膝关节的屈曲挛缩畸形者可行关节囊剥离和肌腱延长术。对于足趾严重畸形,影响穿鞋、行走者,可行跖趾关节切除术。对于晚期关节已有严重破坏,或已有骨性强直而影响功能,但肌力尚可者,可行关节成形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但术后并发症多。

(三)预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易反复发作,不易根治,但通过设计合理、运用得当的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预后是良好的,病残可以避免的。一般来说出现以下几种因素其预后较差。

1.早期多有关节积液者预后差。

2.早期有皮下结节者预后差。

3.伴有关节外症状,如血管炎、神经病变、或多系统、多脏器损害者预后差。

4.早期类风湿因子滴度计数越高,预后较差。

5.失去时机、延误治疗者预后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