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北京出版社《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第57页(5543字)

心包炎是指心包的壁层和脏层发生炎症,常并发心肌炎或心内膜炎。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常伴有渗出液,慢性者常伴有心包粘连、缩窄,均可造成静脉淤血和动脉缺血的临床表现。该病属中医“心痛”、“胸痹”、“喘咳”、“心悸”、“痰饮”等范畴。

1 诊断标准

1.1 病名诊断

1.1.1 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胸憋胸闷,急性者心前区及胸骨后疼痛明显,慢性者主要为下肢水肿。

1.1.2 发病特点:为全身性疾病表现之一,也可由临近组织病变蔓延所致。

1.1.3 检查项目:X线检查为必备,早期心影正常,当渗出液增多时,心脏各弓消失,心影增大,心脏呈三角形或烧瓶形(积液大于300ml才能发现),缩窄性心包炎心影大小往往正常,搏动减弱,可见心包钙化影。

心电图常显示广泛心肌损害改变,ST段普遍抬高,弓背向下,T波高尖,持续数小时或数周,以后S-T段回至等电位线,T波低平或倒置,持续数周或数月,可并发窦性心动过速或QRs波群低电压。超声检查灵敏度高,可发现20ml以内的积液,并能定量,同时确定心包穿刺点。实验室检查:化脓性心包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心包活检可明确病因,心包积液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参考检查项目有血生化检查。

1.2 分类诊断

1.2.1 分型

1.2.1.1 按发病分型

急性心包炎: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主要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尖锐的剧痛或沉重的闷痛,可放射至左肩、左颈部和左臂,吸气或咳嗽时加重,呼吸困难是心包渗液时最突出的症状。呼吸表浅而急促,可伴其他症状,如发热、声音嘶哑、烦躁不安、呃逆等,如大量渗液压迫支气管和食管时可出现干咳及吞咽困难。查体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常于胸骨左缘3~4肋间听到抓搔样或踏雪音,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触诊时可触到心包摩擦感,并可见心包积液征,即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呈烧瓶状心,如渗液骤增时见心动过速,严重时可出现心脏填塞征象及休克。如渗液积聚较慢,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胸水,腹水,面部及下肢浮肿。出现左肺压迫体征(Ewart征),即左肩胛角下叩浊,语颤增强,可听到管状呼吸音。约半数病人出现奇脉。

慢性心包炎:起病隐匿,常于急性心包炎数月至数年后发生心包缩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其次可有腹胀、乏力、心悸、肝区疼痛等。体征有肝肿大,颈静脉怒张及下肢水肿,可有Kussnmll征,即吸气时静脉更加扩张。心脏体征包括心尖跳动不易触及,心浊音界正常,心音减低,可以听到心包叩击音,晚期病人可出现房颤、动脉压降低、脉压变小、奇脉不明显等体征。

1.2.1.2 按病因分型

感染性:见于结核、病毒、化脓性、霉菌性等。

非感染性:特发性(原因不明)、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尿毒症、肿瘤、损伤中毒及放射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1.2.2 分期(暂缺待补)

1.2.3 分级(暂缺待补)

1.2.4 分度

轻度:日常体力活动不受限或稍受限。心功能Ⅰ、Ⅱ级。

中度:日常体力活动受限。心功能Ⅲ级。

重度:日常生活受限。心功能Ⅳ级。

1.3 证类诊断

1.3.1 风热外袭证(ZBFR21)

主症:发热,胸痛,咳嗽。

兼症:汗出,气促。

舌脉:舌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或结代。

1.3.2 痰饮内停证(ZYT010)

主症:胸痛,或胸闷气憋,咳逆倚息,痰多。

兼症:头昏心悸,肢体浮肿,小便短少。

舌脉: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滑数。

1.3.3 气滞血瘀证(ZYVXK0)

主症:心前区刺痛,痛有定处,或胁下有痞块。

兼症:心悸怔忡,胸闷憋气。

舌脉: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苔薄,脉沉弦或细弦结代。

1.3.4 气阴两虚证(ZYVY30)

主症:胸痛心悸,气短,身倦。

兼症:低热咳嗽,汗出或盗汗,手足心热,舌干口燥。

舌脉:舌质淡红,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2 疗效标准

2.1 疾病疗效标准

显效:大部分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

有效:部分症状、体征消失或主症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变化。

加重: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加重。

2.2 证候计分评定

2.2.1 计量评分

2.2.1.1 心悸

4分:无明显诱因而发,症状重,持续时间长,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3分:或有诱因或无诱因发作,症状经常出现,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2分:症状间断出现,时轻时重,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1分:有诱因而发,症状轻,偶尔出现,持续时间短。

0分:无心悸。

2.2.1.2 胸痛

4分:症状严重,持续出现,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3分:症状较重,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2分:症状时轻时重,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1分:症状轻,偶尔出现,持续时间短。

0分:无胸痛。

2.2.1.3 胸憋

4分:症状严重,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持续出现,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3分:症状较重,不能平卧,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2分:症状时轻时重,能平卧,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1分:症状轻,偶尔出现,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0分:无胸憋。

2.2.1.4 发热

3分:体温波动在39℃以上。

2分:体温波动在38℃~39℃。

1分:体温波动在37.5℃~37.9℃。

0分:体温37.5℃以下。

2.2.2 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70%。

有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50%而<70%。

无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差<50%。

加重:治疗后证候积分超过治疗前者。

3 分证论治

3.1 风热外袭证

治法:清热肃肺。

主方:银翘散(《温病条辨》)。

药物:金银花15g 连翘15g 芦根15g 桑叶12g 腥草15g 杏仁10g 桔梗10g 甘草10g 紫花地丁15g

3.2 痰饮内停证

治法:祛痰蠲饮,健脾扶中。

主方: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合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药物:葶苈子10g 桂枝10g 白术12g 泽泻12g 白芥子10g 甘草6g 车前子12g 大枣7枚

3.3 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主方: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药物:当归12g 赤芍10g 川芎10g 桃仁10g 红花10g 蒲黄10g 香附10g 郁金10g 桔梗6g 枳壳6g 延胡索10g

3.4 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主方:三才汤(《儒门事亲》)。

药物:人参(或西洋参)6g 天冬10g 麦冬10g 胡黄连10g 知母10g 百合10g 杏仁10g 沙参15g 生地15g 百部15g

4 成药应用

4.1 风热侵袭证

4.1.1 同仁牌银翘解毒丸:解表清热。1次1丸,每日2次,疗程4周。

4.2 痰饮内停证

4.2.1 蒲公英牌安脑丸:清热醒神。1次2丸,每日2次,疗程4周。

4.3 气滞血瘀证

4.3.1 999牌复方丹参注射液:活血化瘀,理气止痛。1次20~30ml稀释后,缓慢静滴,每日1次,疗程4周。

4.4.2 天士力牌复方丹参滴丸:活血化瘀。1次10粒,每日3次,疗程4周。

4.4.3 地奥牌地奥心血康胶囊:益气养血,活血化瘀。1次2粒,每日3次,疗程4周。

4.4.4 以岭牌通心络胶囊:活血化瘀。1次2粒,每日3次,疗程4周。

4.4 气阴两虚证

4.4.1 华西牌生脉注射液:益气养阴,复脉。1次40~60ml稀释后缓慢静滴。每日1次,疗程4周。

4.4.2 玛奇卡牌正心泰胶囊:补气养阴。1次4粒,每日3次,疗程4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