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地税业务手册》第448页(4657字)
一、中国古代的税收会计
“会计”一词在我国西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清朝焦循在《孟子正义》中对会计解释说:“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会计是应人们记录劳动成果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性活动。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发现了“刀刻记事”、“结绳记事”的方法,这是一种简单的会计和统计行为。到了氏族社会晚期,产生了“书契”记录方法,作为独立意义的会计特征才逐渐表现出来。在会计史上,一般把氏族公社时期称之为会计的萌芽或起源阶段。
税收会计的产生稍晚于作为劳动成果记录方式的一般会计。税收会计是随着国家赋税的产生而产生的。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劳动产品,产生了私有制、阶级以及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于是就有了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征收的捐税(我国古代称赋税,赋即田赋)。有了赋税,就有了核算赋税收支的会计,史称“官厅会计”,也就是国家收支会计。
“官厅会计”与“民间会计”相对应,大致相当于我国现代税收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合称,现代西方亦称之为政府会计。据史料记载,我国商代便有了官厅会计部门,并运用单式记账方法,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官厅会计的初步创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税收会计无论在会计组织方面,还是在会计方法、制度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税收会计
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新中国的税收会计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建立与健全阶段
建国初期,由于各地解放时间不一致,税收工作也不统一。税收会计工作没有统一的机构和制度,曾一度出现分散与混乱现象。1950年4月,原财政部税务总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税务会计工作会议,建立了税收会计机构(如总局下设会计处)和工作制度,如《各级税务机关暂行会计制度》。当时会计制度分“税务会计制度”、“税务经费会计制度”、“票证制度”、“会计检查”、“会计处理原则”等5篇24章,对会计科目,记帐方法、会计帐簿、税款解库及报解、会计凭证、票证审核及报送程序、票证管理办法、会计事务处理手续、误收减免税之处理、没收物品和长短票款之处理、会计报表等均作了统一规定。其中,记帐方法规定省市局以上采用“借贷法”,省市局以下采用“收付法”。该制度经财政部批准后,税务总局布置各地自1950年7月1日起实行,这标志着全国统一的税收会计制度的建立。
1952年11月,在第四届全国税务会议上,鉴于税收会计技术和手续上的“深奥”,以及当时会计、统计报表重复、口径不一,而会计、统计基础相同、目的一致的原因,提出税收会计及统计方面应向苏联学习,“简化内部手续”和“会计、统计工作应该尽可能结合”的方针。为此,当月税务总局开了税收征解业务会计制度起草会议,制定了新的会计制度,即《各级税务机关税收征解业务会计制度(草案)》。并从1953年1月起在全国试行。新的制度在会计技术方面,取消了“借贷”和“收付”复式记帐法,取消了记帐凭证、会计科目、日记帐和总帐、一般会计的原则和手续。基层县局直接按原始凭证汇总登记帐目,实行简易簿记方法,省局以上以表汇表,不再记帐。此后,各地开始出现并扩大了以表代帐的作法。在会计、统计结合方面,其办法是在会计工作中加一部分统计内容,凡是能从会计票证等原始凭证上产生的数字,都在完税凭证汇总单(相当于目前的征解凭证汇总单)上结合汇总统计数字,并在会计报表上增列课税依据数字(即若干税源指标)与会计数字连锁上报。在新制度中还增加了控制滞纳欠税的规定,要求会计采用销号登记方法核算滞纳欠税情况,要求基层征收单位及时将课税记录及确定的减免、注销和缓交事项通知会计登记,为领导提供全面征纳过程数字,同时,方便业务单位的催缴工作。
1955年10月,第一次全国税收计划、会计和统计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计以健全计、会、统制度为中心,主要明确了以下问题:(1)强调以表代帐方法在省、市以上税务局是可行的;(2)基层单位必须建立帐簿。基层单位都须用系统、完整的会计科目和帐簿,对征收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征解、提退、结存和滞纳欠税登记;(3)会计要继续掌握应征数,加强与征收单位的工作联系,及时反映征纳情况,严格控制滞欠,督促清理欠税,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4)实行税收会计与税收计划的合并,在计、会、统机构和报表产生程序上有机结合起来。这次会议针对前两年因简化会计程序和会计手续所带来的问题和基层单位原始资料分散,无系统、完整帐簿记录的问题,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它标志着我国税收会计制度已基本健全。
(二)削弱与恢复阶段
从1958年到70年代末期,我国的税收会计工作经历了一个削弱、恢复,再削弱、再恢复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1958年,在“大跃进”的浪潮中,各行各业大行简化制度之风,税务部门也不例外。整个税收工作严重削弱,税收计、会、统机构撤并,人员裁减,税收会计制度大大简化,并将会计处理权限下放各地自定。其后不久,即形成了不少地区基层税务机关票证不审核,收税开白条,报表不与金库对帐,不设帐簿(即“无帐会计”),滞纳欠税不控制、不催交,企业大量欠税,代征单位长期占用代征税款不交库的混乱局面,以致税收管理失控,会计工作大大削弱。针对这一情况,1959年5月,财政部召开了全国省级税务局长会议,会议着重研究了税收计、会、统工作问题,并特别指出:“对于会计工作处理,特别要注意严格执行与金库的对帐签证制度,保证税、库数字一致,并抓紧掌握和清理拖欠税款,使应收的税及时收回来,并应加强对票证的审核和保管工作。”1959年6月,税务总局召开了全国税收计、会、统工作专业会议,修订了税收计、会、统工作制度,税收会计初步得到恢复。
其后几年,又对税收会计制度作了一些修订。其中,在1963年和1964年的制度中,还规定纳税申报表、征收底册副本和核税变动通知单作为会计原始凭证中的“核税凭证”,并要求业务部门送会计一份,据以登记掌握应征和欠税情况。
“十年动乱”期间,“核算无用论”泛滥,税收会计工作再度削弱。机构撤并,人员调迁,制度简化、管理松懈。税收会计工作之混乱较“大跃进”时期更为严重。
1976年,“文革”结束,税收会计工作又开始得到恢复。
(三)逐步加强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税收会计工作也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1978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在昆明召开了全国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工作会议。会议重申了税收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指出税收会计是组织财政收入必不可少的工作,是税收工作实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是领导机关掌握情况、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参谋和助手。会议明确了税收会计的任务:为组织财政收入、高速度积累资金服务;维护税收政策和财经纪律;严密会计手续,加强票证管理,保证税票、税款安全,堵塞漏洞,同贪污盗窃作斗争。为进一步加强税收会计工作,1981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在牡丹江召开全国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工作会议,研究税收会计工作如何适应国民经济调整和积极开展税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修订了《工商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工作制度》。自此以后,税收会计工作逐步得到加强。
三、税收会计改革
(一)1986年的初步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税收会计工作虽然逐渐得到加强,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习惯核算办法,还存在不少弊端:一是,会计事务处理手续不规范、不统一,有的取消了会计帐,以表代帐;二是,记帐方法还停留在原始的单式记帐上,这样,直接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使税收会计无法完整、准确地反映税收资金的来龙去脉,出现差错也难以核对,会计的反映监督作用无法发挥,传统的核算方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期间,全国许多地区开始了由单式记帐向复式记帐的改革试点,1986年,原财政部税务总局在总结各地复式记帐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税收会计核算试行办法》,对核算办法作了初步改革,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推行资金收付复式记帐方法,对核算内容未作大的变动。税收会计初步改革对发展与完善税收会计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使税收会计工作进一步严密、规范;二是,为全面深化税收会计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并锻炼了干部队伍;三是,为发挥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提供了条件与可能;四是,为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90年代税收会计的深化改革
1986年的初步改革,是完善与发展税收会计的关键一步,是税收会计发展的一次飞跃。但是,由于改革只是停留在方法上而没有触及到核算的实质内容,尚不能满足税收制度改革和征管改革的需要,仍存在不少缺陷。主要是不能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核算与监督税收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从核算内容上看,由于对全部应征税款、减免税款、滞纳欠税等重要环节没有纳入税收会计核算范围,割裂了税收资金运动的全过程,是“半截子”会计核算,使税收会计不能全面、完整地核算与监督税收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从而削弱了税收会计的职能、降低了税收会计的地位,淡化了税收会计的作用。
1990年9月,国家税务局,在深入调查并充分论证江西、山西等省从应征数开始核算的税收会计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在牡丹江市召开了深化税收会计改革的讨论会,初步确定了改革的基本构想:扩大核算范围,即由征收数扩大到应征数;改革核算办法即由收付记帐法改为借贷记帐法;明确了核算单位及其核算范围。1991年3月,在桂林召开了国家税务局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会议充分讨论了深化税收会计改革的有关问题,并于同年8月正式下发了《税收会计改革方案》以及改革后的《税收会计核算试行办法》,在全国进行试点。至此,我国税收会计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