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病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412页(5768字)

(一)心悸

1.实证 骨、牡蛎、琥珀、珍珠、磁石、丹参等。

2.虚证 酸枣仁、柏子仁、玉竹、黄精、人参、党参、丹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灵芝、茯苓、茯神、龙眼肉、大枣、远志、菖蒲、夜交藤、合欢皮、合欢花、生地、龟甲、炙甘草、景天三七、缬草、川芎、玄参等,如归脾汤(见第十章贫血节)、炙甘草汤(见第八章心力衰竭节)。

(二)心火盛 黄连、竹叶、连翘、莲子心、栀子、黄、灯心草等,如导赤散(见第十二章夜啼节)。

(三)胸痹 儿科少见,列此供参考。

1.瘀血 丹参、川芎、红花、赤芍、乳香、降香、蒲黄、五灵脂、三七、山楂、桃仁、苏木、郁金等,如血府逐瘀汤(见第八章心力衰竭节)。

2.痰浊 瓜蒌、薤白、半夏、茯苓、桂枝、生姜、枳实、橘皮等,如瓜蒌薤白半夏汤(前3味)。

3.寒凝气滞 附子、干姜、高良姜、当归、芍药、细辛、通草、大枣、甘草、桂枝、延胡索、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芎、檀香、苏合香、麝香、荜茇等,如当归四逆汤(第4~10味)、柴胡疏肝散(见本章胃脘痛项下)。

4.胸痛偏左,牵及肩臂 附子、肉桂、干姜、细辛、人参、丹参、生地、桂枝、三七、藏红花、乳香等,如参附汤加味。

(四)眩晕 年幼儿较少见。

1.肝阳眩晕 天麻、钩藤、石决明、羚角、龙骨、牡蛎、珍珠母、磁石、代赭石、紫石英、桑叶、菊花、白蒺藜、夏枯草、白芍等,如天麻钩藤饮(见第九章急性肾炎节)。

2.风痰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生姜、陈皮、甘草、大枣、竹茹、枳实等,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前8味)。

3.气血亏虚 党参、黄芪、白术、当归、龙眼肉、远志、大枣、炙甘草等,如归脾汤(见第十章贫血节)。

(五)痉证 小儿惊风的辨证论治详见第十二章惊厥节。按实虚分类,常用药物、选方如下。

1.实证 天麻、钩藤、全蝎、蜈蚣、地龙、僵蚕、水牛角、羚羊角、牛黄、胆、珍珠、蝉蜕、蚤休、青黛等,如止痉散(见第十二章惊厥节)。

2.虚证 天麻、阿胶、鳖甲、龟板、牡蛎、白芍、生地等,如三甲复脉汤(见第十二章惊厥节)。

(六)儿童多动综合征(多动症) ①临床报道常用药物(以运用频数高低为序,仅录前10味药):远志、石菖蒲、龟板、龙骨、茯苓、鹿角、熟地、山药、五味子、龙胆草。②北京桃杨儿童多动症中医药技术研究所所长邹治文经验方,静灵口服液:远志、石菖蒲、煅龙骨、熟地、山药、五味子、女贞子、盐黄柏、盐知母等。邹所长按辨证论治的用药经验是:对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者,药用熟地黄、山药、知母、黄柏、枸杞子、茯苓、牡丹皮、山茱萸、炙甘草等。多动任性严重者,加九节菖蒲、远志、龙骨、牡蛎、柏子仁;多梦难寐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对心脾气虚者,药用白术、茯苓、黄芪、酸枣仁、党参、当归、远志、大枣、甘草、小麦、五味子等。注意力不集中者,加益智仁、龙骨;理解力差、记忆不佳者,加龙骨、九节菖蒲;心神不安、自汗者,加龙骨、牡蛎。对湿热内蕴、痰火扰心者,药用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胆南星、瓜蒌、枳实、黄连、石菖蒲、郁金、珍珠母等。烦躁易怒、尿赤便燥者,去陈皮、半夏、茯苓,加龙胆草、钩藤、竹叶、火麻仁;喉间痰鸣较重者,加天竺黄、白僵蚕。③丹参调神汤(经验方):丹参、远志、石菖蒲、龟板、茯神、熟地、五味子、益智仁、枸杞子、陈皮。④治多动糖浆(经验方):肝肾阴虚服Ⅰ号方(远志、石菖蒲、龙齿、茯神、熟地、山药、山茱萸、白芍、丹皮、益智仁);心脾不足服Ⅱ号方(远志、石菖蒲、茯苓、党参、白术、黄芪、当归、酸枣仁、益智仁、炙甘草)。⑤益智糖浆(经验方):煅龙骨、牡蛎、五味子、珍珠母、钩藤、夜交藤、当归、白芍、黄芪、炙甘草、浮小麦、红枣、黄柏等。

(七)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发性抽动症) ①枣仁养心汤(陕西苗晋教授经验方):酸枣仁、远志、石菖蒲、茯苓、川芎、知母、炙甘草。头部抽动加钩藤、菊花,眨眼频繁加黄连,上肢抽动加防风、地龙、丝瓜络,腹部抽动加白芍,下肢抽动加地龙、牛膝、木瓜,秽语加郁金。②治抽秽经验方:天麻、钩藤、辛夷、苍耳子、石菖蒲、半夏、玄参、白芍、木瓜。心烦加黄连,抽频加全蝎,清利咽喉加山豆根、板蓝根,血瘀者加丹参、红花,肝郁气滞加柴胡、枳壳,心血不足加黄芪、太子参、当归。③芍药甘草汤合二陈汤加味(经验方):基本方:白芍、甘草、半夏、陈皮、茯苓、钩藤、蝉蜕、僵蚕。心火上炎加黄连、淡竹叶,肝郁气滞加柴胡、薄荷,痰盛加川贝、浙贝、胆南星,阴虚火旺加沙参、生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3(2):31]。④上海王霞芳主任医师经验:首选半夏泻心汤加减(竹沥、半夏、黄连、黄芩、竹叶、钩藤、龙齿、白蒺藜、珍珠母、琥珀、白芍、生地黄、天花粉、天竺黄),待心火降、风痰蠲后,用百合地黄汤及甘麦大枣汤(生地黄、百合、牡丹皮、白芍、黄连、黄芩、天花粉、竹叶、龙齿、甘草、浮小麦)。

(八)癫癎

1.临床及实验研究具有抗癫癎作用的药物 ①平肝熄风类:天麻、钩藤、石决明、全蝎、蜈蚣、地龙、僵蚕、龙骨、龙齿、牡蛎、蝉蜕;②祛痰豁痰:天南星、半夏、黑白丑(可作单方)、明矾;③醒脑安神:石菖蒲(可作单方)、酸枣仁、朱砂;④活血行瘀:川芎、败酱草;⑤温里药:胡椒、荜茇;⑥益气补肾:紫河车、海参肠、脐带与脐血(可作单方)、青阳参(可作单方);⑦其他:洋金花、天仙子、甘松、芹菜子、铅丹(有毒)。可随证选药。

2.发作期 ①风癎:以抽风为主。用定癎丸(天麻、全蝎、僵蚕、琥珀、胆南星、半夏、川贝、茯苓、陈皮、茯神、竹沥、石菖蒲、辰砂、远志、丹参、麦冬、姜汁、甘草)加减,本方亦可用于痰癎。②惊癎:以惊叫恐怖征象为主。用镇惊丸(钩藤、茯神、天竺黄、胆南星、远志、石菖蒲、酸枣仁、珍珠、水牛角、牛黄、黄连、麦冬、甘草)加减。③痰癎:痰阻气逆明显。用涤痰汤(见第十二章昏迷节)加减。④瘀血癎:多有产伤、外伤、颅内瘀血病变。用通窍活血汤(见第十四章五官病证耳聋项下)加减。

3.缓解期 可用名老中医张奇文固癎方:钩藤、人参、白术、茯神、甘草、神曲、山楂、川贝、竹茹、连翘、栀子、天花粉、白芍、石菖蒲、酸枣仁、琥珀、珍珠、朱砂、龙齿、羚羊角。

4.经验方 ①甘肃中医学院张士卿教授方(熄癎灵):龙胆草、白菊花、半夏、胆南星、茯苓、郁金、石菖蒲、神曲、天麻(先煎)、赤芍、白芍各10g,陈皮、白矾、钩藤(后下)、全蝎、炙甘草各6g,代赭石(先煎)20g,每日1剂。痰甚者加天竺黄,肝阳上亢者加珍珠母、龙骨、牡蛎,内风外动者加白僵蚕、地龙、蜈蚣,心神不安者加琥珀、远志、酸枣仁,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丹参。②深圳市中医院邱静宁博士方:石菖蒲10~15g,清半夏、云茯苓、橘红、太子参、神曲、山楂、麦芽、甘草各10g,胆南星5~10g,羌活、沉香各5g。发作频繁加青礞石15~20g,紫石英15g,生石决明25g,性情急躁者加钩藤5~10g,莲子心10g,柴胡5~10g。每日或隔日1剂。

(九)脑性瘫痪(脑瘫) 据刘振寰教授的经验,将本病分为六型辨证论治。①肝肾亏损,精血不足:多见于运动发育迟缓,脑瘫早期。用补肾地黄丸(熟地、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萸肉、鹿茸、牛膝)加杜仲、桑寄生。②血虚风乘:多见于痉挛性脑瘫。若脚屈伸不利明显,用牛膝、当归、生地、独活、人参、杜仲、补骨脂、山萸肉、海桐皮、丹皮。若以手屈伸不利为主,用苡米丸(薏苡仁、当归、羌活、人参、杜仲、防风、秦艽、酸枣仁)。③脾肾虚弱:多见于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用补中益气汤(见第十二章发热节)合六味地黄丸(见第七章佝偻病节)。④阴虚风动:多见于手足徐动型脑瘫。用大定风珠(见第十二章惊厥节慢惊风按语)加陈皮、砂仁。⑤肝强脾弱:多见于强直型脑瘫。用六君子汤(见第六章肺炎节)加柴胡、天麻、全蝎、升麻、白花、肉桂、炮姜。⑥心气不足:多见于脑瘫伴语言发育迟滞。用菖蒲丸(石菖蒲、丹参、人参、天冬、赤石脂,见《保婴撮要》)减赤石脂,加麦冬、五味子、茯苓、茯神、桂心、山药、防风。以上各型若有相兼,可合方加减用药。

(十)硬脑膜下积水 南京中医药大学殷明主任医师外治方:药用生地黄、茯苓、泽泻、白芍、天南星、川芎、菊花、明矾各40g,细辛30g。将上药装入全棉布袋内,每日枕于头下,通过呼吸与毛窍药物可不断进入患儿体内。每半月换药1次。上方益肾通络,化痰利水。并可依病情变化,对上方进行加减。

(十一)痴呆(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滞) 下列各类药物及组方、方剂均有一定的益智、促智、益脑、健脑、改善痴呆的作用,临床可随证选用。

1.补气药 如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刺五加、绞股蓝、紫河车、山药、甘草等。

2.补阳药 如鹿茸、海、淫羊藿(仙灵脾)、胡桃肉、冬虫夏草、补骨脂、益智仁、肉苁蓉、杜仲、菟丝子、仙茅等。

3.补血药 如当归、地黄、何首乌、龙眼肉、白芍等。

4.补阴药 如麦冬、黄精、枸杞子、女贞子等。

5.养心安神药 如远志、灵芝、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等。

6.活血药 如丹参、川芎、牛膝、郁金等。

7.开窍药 如石菖蒲等。

8.其他类 如天麻、珍珠母、山茱萸、附子、三七、广金钱草、葛根、银杏叶、五味子、地肤子、泽泻、茯苓、芹菜、荔枝等。

9.方剂、组方 如:①黄连解毒汤(见第三章新生儿硬肿症节;本方可使实验动物大脑平均血流量增加,海马回血流量显着增加;临床亦有应用于痴呆的报道);②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③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附子);④六味地黄丸(见第七章佝偻病节);⑤归脾汤(见第十章贫血节);⑥各种组方如益智灵(远志、太子参、熟地、川芎、胆南星),益智口服液(人参、丹参、何首乌、川芎),益智1号(何首乌、石菖蒲、葛根、银杏叶、川芎、赤芍),DX-9386方(人参、远志、石菖蒲、茯苓),小儿益脑方(红参、白参、远志、石菖蒲、龙眼肉、五味子、山药、茯苓、陈皮),补肾益脑方(鹿角粉、熟地、益智仁、枸杞子、石菖蒲、炙远志、龟板、龙骨、丹参、砂仁),益脑片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熟地、石菖蒲、远志、山萸肉、珍珠母、泽泻),加味养心汤(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炙甘草、茯神、黄芪、党参、茯苓、当归、川芎、半夏、桂枝),健脑方(益智仁、何首乌、合欢花、石菖蒲、女贞子、杜仲、牛膝、旱莲草、芡实、竹叶、神曲、瓦松),增智散(益智仁、核桃肉、葛根、枸杞子、茯苓、龙眼肉、牛磺酸、DHA,本方为张宝林教授经验方)。

10.依运用频度及益智作用计量研究排列 江苏省名中医邹锡听查阅《本草纲目》《食疗本草》《新修本草》《千金方》《医心方》《和汉药》《本草正》《本草汇言》和《中药大辞典》等专着,统计益智中药58种,通过排列组合,发现运用频度处于前10位的依次为人参、石菖蒲、远志、茯苓、山药、熟地黄、桂心、麦门冬、川芎、茯神。另据原成都中医学院王米渠等对益智药的计量研究,在《中药大辞典》中有一定益智作用的中药排在前几味的是:人参、远志、石菖蒲、龙眼肉、茯苓、茯神、山药、钟乳石等。在《神农本草经》中排在前几味的有一定益智作用的中药是:远志、人参、石菖蒲、丹沙、空青、柏实、头实、龙眼、柏木、署豫、泽泻、赤芝、地肤子、大枣等。

(十二)脑萎缩 地黄、当归、丹参、石菖蒲、茯苓、山茱萸、黄芪、川芎、白芍、附子、党参、枸杞子、牛膝、甘草、首乌、白术、半夏、巴戟天、桃仁、红花、胆星、五味子、远志、陈皮、桂枝、肉桂、仙灵脾、地龙、泽泻、天麻、菟丝子、蒲黄、赤芍、钩藤、牡蛎等。以上药物系综合临床报道文献并依使用的频率排序[辽宁中医杂志,1993,20(10):6~7]。

(十三)小儿感染性脑水肿 根据本书编着者20多年实验与临床的经验,其基本方(芎芩地赤丹汤)的药物组成为:川芎、黄芩、赤芍、生地、丹皮、黄连、大黄、桃仁、生石膏、腥草、皂角刺、穿山甲、当归、红花、葶苈子[中华中西医杂志,2001,2(8):704~70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