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秽语综合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30页(788字)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搐或进行性抽搐,是一种以运动、言语和抽搐为特点的综合征或行为障碍。

【病因】 现有证据表明,此病出于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可以涉及基底节丘脑下部功能。其理由是:①轻微脑功能失调的发生率较高;②出现神经系统“软体征”(轻微的、不稳定的或无定位意义的体征)较多;③50%~60%脑电图异常;④左利手比正常人多见;⑤可用氟哌啶醇控制抽动。

【临床表现】 最初症状起始于2~10岁,几乎均在13岁以前。男孩发病较女孩为多,先由单一抽动而发展为多发抽动。最为常见的是眼肌抽动,接着出现头或脸的怪相,以至扩展至四肢和躯干。其表现如突然急速伸手、踢足、四肢挥舞、挺胸拍肚、弯腰蹲下等。少数起病时即发出声或说出单词。大都经数月、数年才发出不自主的叫喊、犬吠声、嚎叫声或咒骂和秽语,精神紧张时抽动加重。也可有意识地克制使抽动暂停短暂时间,但最终越来越紧张,以发展到非抽动不可的地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起病于2~15岁之间,为屡次出现、反复发作、不自主、快速、无目的性抽动,涉及多群肌肉,并在一定时间后突然发出声或字词音,包括秽语,而此种抽动可有意识克制短暂时间,就不难诊断。须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抽动障碍作鉴别。

【治疗】 氟哌啶醇是首选药物。治疗时从小量(0.5mg,每日2次)开始,一般小儿每日剂量为4~8mg,80%病人可取得症状缓解的疗效。为了减轻此药的锥体外系副作用,可采用平时小剂量(1~4mg),症状加重时增加剂量的方法。也可加用安坦抵消副作用。如无效,可考虑改用泰必利或哌迷清。

上一篇:孤独症 下一篇: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