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关节脱位复位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649页(2143字)

1.肩关节脱位:多有外伤病史,或为倾跌、手掌撑地、肩部出现外展外旋,或为肩关节后方直接受到撞伤。轻微外伤不会产生创伤性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下脱位、盂上脱位。以前脱位最多见(图5-10),表现为肩部疼痛、肿胀、方肩畸形、杜加氏征阳性。X线检查:主要用来了解有无合并骨折,还可了解脱位的类型。复位以手法复位为主,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必要时颈丛麻醉。

图5-10 肩关节前脱位的3种类型

复位的方法:

(1)Hippocrates法(手牵足蹬法,图5-11):病人仰卧,术者站在患侧床边,腋窝处垫棉垫,以同侧足跟置于病人腋下靠胸壁处,双手握住患肢于外展位作徒手牵引,以足跟顶住腋部作为反牵引力。用力持续牵引患肢,并逐渐内收、内旋,即可复位。三角巾悬吊固定上肢3周(图5-12)。

图5-11 肩关节复位(Hippocrates法)

图5-12 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后固定

(2)Kocher法:病人取坐位,助手以小被单折成阔条绕过病人的腋窝作反抗牵引,术者以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另一手握住肘部,肘关节屈曲90°。先将上臂外展、外旋并下沿肱骨纵轴作持续性牵引,使关节囊破口张开。再在牵引下作上臂内收动作,使肱骨头贴近关节囊破口。再内旋,将患肢手掌搭在对侧肩部,可听到响声,关节复位(图5-13)。

图5-13 肩关节前脱位复位(Kochey法)

(3)Stimson法:病人俯卧于检查台上,患肢悬垂于床沿处(检查台须高些)。在前臂做皮肤牵引,悬挂重量为5~6kg,使沿上臂纵轴方向的牵引力量(图5-14),持续时间最少。20~25分钟,肩关节便可复位。

图5-14 肩关节前脱位复位(Stimson法)

2.肘关节后脱位:肘关节后脱位并不少见,发生率仅次于肩关节脱位。发生后需及早复位,延迟的复位会引起长期肘部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还会因过度肿胀而减少了前臂的血循环,产生Volkmann前臂缺血性挛缩。患者多有外伤病史,以跌倒时手掌撑地最常见。患肘肿胀、痛,不能活动。肘后空虚感,可摸到凹陷处(图5-15)。肘部三角关系完全破坏,失去正常关系。X线检查可明了脱位情况,有无合并骨折。治疗用手法复位,采用局麻,术者站在病人前面,提起病人的患肢,环抱术者的腰部,使肘关节置于半屈曲位置,以一手握住患者腕部,沿前臂纵轴作持续的牵引,另一只手以拇指压住尺骨鹰嘴突,亦沿前臂纵轴方向作持续推挤动作。持续一段时间后可听到响声。复位成功后肘关节恢复正常活动,三点关系转为正常(图5-16)。用长臂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位,再用三角巾悬吊胸前2~3周。

图5-15 肘关节后脱位

图5-16 肘关节后脱位复位法

3.桡骨小头半脱位:桡骨小头半脱位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有上肢被牵拉病史,小儿诉肘部疼痛,不肯用该手取物和活动肘部,拒绝别人触摸。检查肘关节略屈曲,桡骨头处有压痛。X线检查阴性。治疗可采用手法复位,不必任何麻醉。术者一手握住小儿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至90°。开始作轻柔的前臂旋后旋前活动,来回数次后大都可感到轻微的弹响声。小儿肯用患手来取物,说明复位。复位后不必固定,但须告诫家长不可再暴力牵拉,以免再发生脱位。

4.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髋臼与股骨头两者形态上紧密配合,构成典型的杵臼关节,周围又有坚强的韧带与强壮的肌肉群,只有强大的暴力才会引起髋关节脱位。在车祸中,暴力往往是高速和高能量的,多发性创伤并不少见,常见的为髋关节后脱位。外伤后,患髋疼痛,关节不能活动,患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图5-17)。X线检查能了解脱位情况及有无骨折。最常用的复位方法为Allis法(即提拉法),病人仰卧于地上,一助手蹲下用双手按住髂嵴以固定骨盆,术者面对病人站立,先使髋关节及膝关节各屈曲90°,然后以双手握住患者的腘窝作持续牵引,也可从前臂的上段套住腘窝作牵引,待肌肉松弛后,略作外旋,便可以使股骨头还纳至髋臼内(图5-18)。也可感到有明显的弹跳与响声,提示复位成功。复位后畸形消失,髋关节活动亦恢复。

图5-17 髋关节后脱位畸形

图5-18 髋关节后脱位复位(Allis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