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的内容和要求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现代企业内部会计实用手册》第659页(5267字)

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费用的支出核算和产品成本的计算。具体地讲,就是要对费用的支出要进行审核和控制,并且要正确、及时地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控制费用支出,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促使企业节约开支,降低消耗,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可以为成本和利润预测、编制新的成本计划提供数据资料;有助于企业改善生产决策和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一、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产品成本核算的作用,完成产品成本核算的任务,成本、费用核算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项。

1.反映和监督企业各项费用的支出,按照国家有关的法令和制度以及企业的计划和定额,控制费用,促使企业合理、节约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2.正确及时地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反映和监督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为进行成本和利润的预测,为参与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决策提供资料,促使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3.反映和监督在产品的动态,保护在产品的安全完整,并为生产经营提供资料。

二、加强对费用的审核和控制

成本核算不仅是事后的成本计算,还要对开支的费用进行事前和事中的审核和管理。对于合法、合理、合算,有利于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费用开支,应积极支持;否则就控制。

对于费用的审核,主要是审核这些费用应不应该发生,已经发生的费用应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审核的依据,是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令和制度。对于违反规定的超支和浪费,应坚决予以制止。如果当时已无法制止,事后应追究责任,采取措施,防止以后再发生。

对于费用的控制,主要是指在费用发生过程中,对各种耗费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使支出费用被控制在原先规定的范围内。费用控制的依据,是定额或计划。对于脱离定额或计划的差异,要加强核算与分析。属于实际耗费中不应有的超支和浪费,应予以制止;属于定额或计划不当而发生的差异,应按规定修订定额或计划。

三、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

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归集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下述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一)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遵守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

工业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多方面的,费用支出的用途也是多种多样。从理论上讲,凡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都要计入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国家对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作了规定,明确指出企业能够在成本和费用中开支的具体内容,要求企业遵照执行。

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能够如实地反映企业实际耗费水平,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也便于企业考核生产成本水平和管理责任。不遵守成本、费用开支范围,把不应计入成本和费用的开支计入了,就会少计利润;反之,应计入成本和费用的开支没有计入,就会虚增利润,成本和费用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二)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这个界限是在划分上述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基础上,将应当计入产品的费用和期间费用,哪些费用不应当计入本月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而应当由其它月份负担的费用。

为了划分费用的时间界限,会计上有两种制度可供选择,一种是应收应付制(即权责发生制),另一种是实收实付制(即收付实现制)。我国工业会计制度要求采用应收应付制来计算本期收益和费用。这就是说,凡属本期收益,不管其何时收到,都作为本期收益处理;凡属本期的费用,不管其何时付出,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即使款项已收到,亦不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费用跨期摊提的原则是哪个月受益就在哪个月摊提。不应任意多计、少计或不计。要防止利用待摊和预提费用人为地调节各月产品成本。

(三)正确划分产品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产品成本主要指生产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制造费用。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财务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要在划清前两个界限的基础上,即在列入当月成本、费用的基础上,划分产品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为生产产品直接发生的材料、人工、属于直接费用,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属于制造费用,需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费用属于管理费用;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属于财务费用;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属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均属于期间费用。

(四)正确划分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

计算成本是分品种进行的,要计算出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即把每个月的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按产品划分清楚。每笔应计入生产成本的费用发生后,对于各种产品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能直接分清是哪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如原材料按产品领用时,这种原材料费用就可以直接计入这种产品的成本,这种费用是直接费用。不能一下看出每种产品各耗用了多少,如一条流水生产线同时生产几种产品时,生产工人的工资,属于间接费用要采用适当的办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要分配,就要选择一个分配标准,这个标准应当与被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的依存关系。如经常用工时作标准,分配工资费用。正确划清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才能防止以盈补亏、掩盖超支的错误发生,促使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扭亏为盈。

(五)正确区分产成品和在产品的界限

各种费用经过上述划分以后可以得出每种产品的当月的产品费用,如果到月末投有在产品(即产品是当月投产,当月全部完工),那么发生的产品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这种情况比较简单。但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月末有些产品没能完工入库,还停留在生产过程之中,那么当月发生的产品费用,并不等于当月入库的产品成本,有一部分应当由在产品负担。同样道理,本月完工入库的产品成本中,也包含有上月在产品的成本,这四项费用的关系是:上月在产品费用十本月产品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十月末在产品费用。

可以看出,每种产品的费用,还要在其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这种划分也要根据具体条件,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以便正确地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在这里也要特别注意不能人为地调节产品成本的高低。

上述费用界限的划分,要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应当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近似的正比关系。对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都要划分这些界限,划准了,成本计算便是基本准确了。

四、切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一)做好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定额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对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标准。其中与成本核算关系密切的有材料、动力、工具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和费用定额等,以及根据上述定额与计划价格计算出来的定额成本。定额是实行计划管理的基础上。先进可行的定额,为及时监督各项材料、工时、动力和费用等消耗和支出,评价节约和消费,提供了标准;为编制成本计划,考核和分析费用支出情况提供了依据;为推行和完善经济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创造了良好条件。

定额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先进的基础上,一般要求达到平均先进水平。如果定额落后于实际水平,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当然,定额标准脱离实际,也起不到激励作用。随着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利用水平应当不断提高,在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应修订定额。

(二)建立、健全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凡是原材料的领退、燃料动力的消耗、实用工时的消耗、费用的支出、产品质量的检验,以及在产品、产成品的内部转移和产品入库等,都必须认真如实地登记原始记录。原始记录不正确。就不能如实地反映生产过程的消耗,就会使成本计算成为“假帐真算”,为此,企业必须在群众参加管理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既符合生产管理和成本计算的需要,又简便易行、讲究实效的原始记录制度,并依靠群众认真做好各项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工作,使产品成本计算工作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

(三)加强计量和验收工作

实物数量的核算是价值核算的基础。加强材料物资实物的计量和验收工作,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条件。凡是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在产品、半成品的内部转移,以及产成品的入库等,都要经过计量、验收。库存材料物资和车间在产品,要定期清点。有的材料物资可以通过点数、量尺、过磅、检斤等计量方法求得其实际数量;有的还要利用精密的计量仪器(如天平)、仪表设备(如流量计)和化验仪器(化验材料、产品的成分含量)等计量器具才能求得其实物数量。因此,配备必要的计量器具和仪表,并经常对其进行维修和检验校正,以保证计量的准确,这对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制定和修订厂内计划价格

企业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互相提供的劳务等应制定厂内计划价格,作为企业内部各车间、部门之间结算和考核的依据。厂内计划价格也是开展全面经济核算、制定成本计划、费用预算和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如成本计划的编制,是以各种消耗定额与计划价格为基础的;又如辅助生产部门为基本生产部门提供服务,可以按厂内计划价格结算,有利于分清双方的责任。制定厂内计划价格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便于成本的计算。

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而且工作难度比较大,应当由企业计划部门、财会部门、物资部门、工程技术部门等共同商定。一般以计划单位成本作为厂内计划价格,有的企业再加上一定的利润以适应总厂对各分厂结算的需要。计划价格应每年修订。计划价格制订后,各部门不能擅自改动,要保持厂内价格的统一性。

(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责任制

为适应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的需要,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成本核算责任制,以便正确记录、计算、考核、分析各单位、各部门责任预算的报告情况和结果。

建立健全成本核算责任制,必须要突出“责任”二字,搞好分工负责制,当然也要加强纵横联系,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形成完整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体系,达到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五、适应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成本计算方法选择的合适,可以准确及时地计算出产品成本;选择的不合适,便不能满足管理的要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