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党的基层组织会议知识手册(第三版)》第69页(2380字)
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主要是指党支部书记和委员,除了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会之外,还必须参加以检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会议。支委会“一班人”在工作中接触比较多,互相比较了解,而且他们在思想上、工作上有些不同意见,又不便在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会上说,因此,需要支部委员单独召开党的民主生活会,就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情况和党支部内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及相互间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上的问题,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谈心通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总结经验,统一思想认识。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一般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一是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生产和工作任务情况、党支部自身建设情况以及党员的思想实际,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重检查、解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团结,加强集体领导,端正党风,严肃党纪,为政清廉,克服官僚主义,转变工作作风,以及关心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二是检查领导班子和个人在重大决策中和执行政策、决议过程中的思想认识、态度和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制定整改措施。三是检查上次民主生活会所制定的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哪些落实了,哪些还没有落实,没落实的原因是什么。对无故不落实的要提出严肃的批评。
1.做好会前准备工作
(1)确定议题。党支部书记要根据班子以及各个成员存在的主要问题,经与各成员“碰头”后,确定民主生活会的内容,每次生活会集中解决一两个主要问题。
(2)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支部委员会要分别召集党员、群众座谈会,征求意见,并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对班子和对个人提出的意见。
(3)提前通知。要提前将开会时间通知各委员,并将一段时间内收集到的干部、群众对支部成员的意见和要求告知与会者,使他们对这些意见和要求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做好参加会议的准备。
(4)交流思想。根据需要,支部书记有针对性地找某些成员谈心,交流思想,统一认识,保证各委员抱着正确的态度参加会议,以使民主生活会取得预期效果。
(5)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支委会在会前将本次民主生活会的中心议题、开会时间、地点报告上级党组织。上级党组织或职能部门的有关同志将前来参加民主生活会。
2.召开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的一般程序
(1)学习文件。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统一思想,端正认识。
(2)通报情况。主持人将党员和群众对支委会成员提出的意见在会上全面介绍。
(3)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是检查上次民主生活会提出的问题和整改情况;二是汇报思想和工作,进行自我批评;三是互相交流意见和开展批评,提出希望;四是提出共性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4)做好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一是会议的时间、地点;二是会议出席与缺席情况;三是会议的议题;四是会议主持人;五是每个委员发言摘要;六是有哪些不同意见的争论。
3.做好开会时的引导工作
党支部书记在主持会议时,要注意创造既严肃认真,又宽松和谐的会议气氛,要特别注意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关键。还要掌握好与会者的思想动态,对不利于开好民主生活会的苗头,要善于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一定要避免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避免把民主生活会开成“评功摆好会”。只谈成绩,不谈问题,或者大谈成绩,轻描淡写地谈问题。
(2)避免把民主生活会开成“捂盖子会”。支部委员之间有矛盾,有思想隔阂,会上缄口不言,会下矛盾照旧,会议实际上不起作用。
(3)避免把民主生活会开成“明争暗斗会”。支部委员之间有矛盾敢说,但不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而是各执一词,指责对方,或者拐弯抹角,“旁敲侧击”,缺乏同志之间的真诚,结果不但没解决问题,反而使矛盾加剧。
(4)避免把民主生活会开成“研究工作会”或“杂谈会”。在召开民主生活会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纠正上述偏向,使会议紧紧围绕中心议题进行,把每次生活会都开成一个心情舒畅的会,一个鼓干劲的会,一个达到新的团结的会。
4.民主生活会后的工作
(1)切实抓好整改工作。对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问题,党支部书记与各个委员要认真研究分析,提出解决办法,落实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检查,否则就失去了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意义。对民主生活会中适合于向党员、群众通报的情况应予通报,以便接受群众的监督。
(2)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每次民主生活会后都要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情况,将会议原始记录及本次生活会形成的书面材料上报上级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