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动物医生手册

鸭瘟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医生手册》第183页(839字)

病原为鸭瘟病毒,自然情况下,感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也可由交配、眼结膜和呼吸道感染。除鸭外,鹅也能感染本病。

(1)症状 潜伏期2~4天,病初体温升高到43℃,稽留3~4天,精神沉郁,减食,口渴,垂头缩颈,羽毛松乱,翅下垂,两脚麻痹,行动无力,重者伏地不起,同时出现下痢,粪绿色或灰白色,污染泄殖腔周围的羽毛。病鸭眼睑肿胀流泪,眼结膜充血并有小出血点。鼻液黏稠,呼吸困难。有的病鸭头部显着肿胀,故称“大头瘟”。有的出现痉挛症状。病后期体温下降,多数预后不良。病程一般3~4天,少数转为慢性型,瘦弱,发育不良,眼角膜混浊,重者形成溃疡甚至失明。

(2)病理变化 皮肤、浆膜、内脏器官特别是消化道黏膜及心内外膜多见有出血性斑点。皮下组织炎性水肿,口腔及食道、泄殖腔黏膜覆盖黄色或灰绿色假膜,剥离后遗留出血和溃疡面。嗉囔与腺胃或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常有坏死带或出血带。整个肠道呈急性卡它性炎症。肝、脾有小米粒大灰黄或灰白色的坏死斑点。

(3)诊断 在本病常发地区,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和病理变化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应注意与鸭巴氏杆菌病相区别(见禽霍乱)。

(4)预防 坚持自繁自养,对引进鸭严格检疫,经隔离观察2周,证明健康方能混群饲养。病鸭及康复鸭的蛋带毒,不能用作种蛋。

定期接种鸭瘟疫苗。雏鸭接种一次可免疫6个月,半年后再注射1次;成年鸭1年注射1次。

发现疫情后立即隔离,停止放牧,并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用鸭瘟弱毒苗对鹅预防接种时,剂量为鸭的10倍。棚舍、用具、运动场等用10%~20%石灰乳或5%漂白粉喷洒,严格消毒。病鸭及时扑杀加工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