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实用正骨手册

骨、关节的CT检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正骨手册》第24页(2732字)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的电子计算机和X线相结合的一项新颖的诊断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具有高密度分辨率,比普通X线照片高10~20倍。能准确测出某一平面各种不同组织之间的放射衰减特性的微小差异,以图像或数字将其显示,极其精细地分辨出各种软组织的不同密度,从而形成对比。

(一)CT扫描优点

1.CT密度分辨率高 不仅可发现轻微的骨质破坏,而且可显示出软组织内的丰富层次。

2.双维空间成像 用螺旋扫描后重建可获得清晰的三维空间影像,使病变的定位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更为明确和精确。

3.基本无检查“死角” CT扫描所获得的横断面图像,能显示每一层切面的组织器官的解剖细节,无周围组织器官的影像重叠,便于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病灶。

4.骨密度测量 通过CT骨密度测量,并与体模标准值相比,可获得骨矿物质的定量检测。

5.增强扫描 CT可用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不仅可提高病变的发现率,且对定性诊断提供更多影像信息。

(二)CT检查技术 患者卧于检查床上,摆好位置,选好层面厚度与扫描范围,并使扫描部位伸入扫描架的孔内,即可进行扫描。大都用横断面扫描,层厚用5mm或10mm,特殊需要可选用薄层,如2mm。

CT检查分平扫(plain CT scan)、造影增强扫描(contrast enhancement,CE)和造影扫描。

1.平扫 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一般都是先作平扫。

2.造影增强扫描 是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如60%~76%泛影葡胺60ml后再行扫描的方法。血内碘浓度增高后,器官与病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可能使病变显影更为清楚。方法分团注法、静滴法和静注与静滴法几种。

3.造影扫描 是先作器官或结构的造影,然后再行扫描的方法。

(三)CT扫描的适应证

1.对一些普通X线投照不易充分暴露的解剖部位的检查。诸如骨盆、骶骨、髋关节、肩胛骨、肩关节、胸骨、胸锁关节、脊椎(特别是上颈椎、颈胸段、胸椎等)、跗骨以及腕部诸骨等,在普通X线检查时常因投照困难,不易清晰暴露,而在CT上则可清晰见到。因而,当疑有这些部位病变时,CT应是首选或不可缺少的补充检查。

2.脊柱创伤 对脊柱创伤的患者,通过CT检查可明确脊椎骨折的类型,充分显示脊椎骨折、骨折类型、骨折片移位程度、椎管变形与狭窄以及椎管内骨碎片或椎管内血肿等。还可对脊髓外伤情况作出判断。

3.骨盆、髋关节及骶骨创伤 可检查出普通X线上难以发现的一些骨折,特别是并发于髋脱位的髋部的前、后缘撕脱骨折,股骨头的隐匿性骨折,以及关节内骨软骨性游离体等。对盆骨、骶骨的骨折,比普通X线片显示得清楚。CT上还可观察到创伤后血肿情况,通过强化检查可观察到是否合并有血管损伤,以及血管受损情况。

4.胸锁关节脱位 普通X线片上较难判断胸锁关节脱位,但在CT上凭着锁骨与胸骨的关系,可明确诊断出锁骨是否有前或后方脱位,以及有无合并小的撕脱骨折等。

5.其他特殊部位的创伤 CT对一些特殊部位的创伤,如,胫骨平台骨折、跟骨骨折,以及跖跗关节脱位等等,均能清晰显示,优于普通X线检查。

6.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时,CT可早期检测出软组织的肿胀、肌间脂肪间隔的消失、皮下脂肪混浊以及干骺端骨质的轻度虫蚀样破坏,因而有利于急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并可观察到炎症在髓腔内的蔓延范围。偶尔还可见到骨内或/和软组织内有气体积聚或出现气-液平面。在慢性骨髓炎中,CT对发现死骨亦较普通X线敏感。

7.骨关节结核 CT可发现骨关节结核时的早期骨破坏,有无寒性脓肿及其范围,是否有死骨存在等。对关节结核,CT可早期发现骨膜的肿胀和积液,以及骨质的侵蚀。但在脊柱结核中,为观察椎间隙是否变窄,应作冠状面的重建,在横断扫描中无法判断。

8.椎管狭窄 对颈肩腰背痛患者,普通X线检查常难发现其病因,CT可以比较可靠地发现骨性椎管及侧隐窝、椎间孔是否狭窄,有无黄韧带的肥厚,椎间盘有无突出及与神经根的关系。神经根有无移位、水肿或肿瘤等。

9.骨肿瘤 CT对骨肿瘤诊断的优点在于:

(1)发现早期和轻微的骨质破坏。

(2)发现轻微的骨膜反应。

(3)比较清楚地显示肿瘤在骨髓内及软组织内的蔓延范围,有利于外科医师确定手术范围。

(4)判断出肿瘤与邻近结构间的关系,特别是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束的关系,为手术设计提供重要信息。

(5)CT对检测骨转移瘤,特别是颅骨、脊柱、胸骨、肩胛骨、盆骨、骶骨等处的早期骨转移,要比普通X线检查敏感得多。

10.评价软组织病变 普通X线检查由于密度分辨率较差.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能力有限、CT则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软组织中的皮肤、皮下脂肪层、肌肉结构、血管及肌束之间的脂肪间隔皆清晰可见,因而可明确诊断出软组织的炎症性或肿瘤性病变。

此外,根据对病变的CT值测量,可判明系脂肪性、囊性抑或实性肿瘤。通过强化扫描,可对血管瘤做出定性诊断。

上一篇:骨科X线检查 下一篇:实用正骨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