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愈合
书籍:实用正骨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正骨手册》第115页(959字)
(一)骨折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一面破坏清除,一面新生修复的过程。新生修复的过程是由膜内骨化与软骨内骨化共同完成,一般将骨折愈合分为三个阶段。
1.血肿机化期 骨折后,髓腔内、骨膜下和周围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伤后6~8小时开始凝成血块,它和损伤的软组织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从四周侵入,逐步进行消除机化,形成肉芽组织,转化为纤维组织。这过程需2~3周完成。
2.原始骨痂形成期 由骨内、外膜产生骨细胞,在血肿外周围及髓腔内互相汇合于骨断端,形成外骨痂、内骨痂和桥梁骨痂。外骨痂和内骨痂为膜内化骨,桥梁骨痂为软骨骨化,此期内、外骨痂基本骨化。原始骨痂不断加强,并能抗拒由肌肉收缩引起的各种应力,骨折已达临床愈合阶段,这过程需4~8周。
3.骨痂改造塑形期 随着肢体的活动和负重,在应力轴线上的骨痂,不断改造,在应力轴线外的骨痂逐步清除,使原始骨痂逐渐被改造成永久骨痂,成为正常骨结构,骨髓腔再通,恢复骨原形。
(二)骨折愈合标准
1.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
(4)去除外固定后,肢体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举1kg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行走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观察两周后骨折处不变形。
2.骨性愈合标准
(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
(2)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或近似消失。
上一篇:骨折的定义、原因及分类
下一篇:实用正骨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