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实用正骨手册

先天性肌性斜颈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正骨手册》第311页(1485字)

(一)病因与病理

1.胎儿位置异常 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正常,或受到不正常的子宫壁压力,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的血液循环,致该肌缺血、萎缩、发育不良、挛缩,引起斜颈。

2.产伤或难产 分娩过程中一侧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等挤压或牵引而受伤出血,血肿机化挛缩而致。

(二)诊断要点

1.患儿出生后即发现头部向一侧旋转和偏斜。

2.可有胎位不正或难产史。

3.患侧胸锁乳突肌可触摸到条索状硬块,在早期可为较软的肿块。

4.由于胸锁乳突肌挛缩,头向患侧偏斜,而下颌扭向健侧。

5.年龄较大的患儿,面部即呈不对称,呈“放射状”,测量两侧眼外角至口角的距离,患侧面部短扁,健侧面部长圆。

6.晚期,颈段脊柱发生健侧凸畸形。

(三)鉴别诊断

1.骨性斜颈 胸锁乳突肌无挛缩,X线片可见颈椎畸形。

2.眼性斜视 因一侧视力缺陷而造成,斜颈程度较轻。

3.颈椎结核 颈部肌肉痉挛,任何颈部活动均受限制。可引起不同程度疼痛,胸锁乳突肌无挛缩,X线片可显示椎体和椎间盘破坏。

4.颈部外伤 有明显的外伤史。

(四)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若面部及颈部有变形者,治疗较困难。

1.手法治疗

(1)对患侧胸锁乳突肌部做热敷,按摩,并用手法矫正,术者以一手托住患儿枕骨部,另一手托着下颌,将患儿头向与畸形姿势位相反方向,用轻柔手法加以扳动矫正,每天2次。

(2)按摩后用“头肩连衣带”固定于矫正位。

(3)应保持矫正位姿势,在喂奶,睡觉时均应将患儿头部倾向健侧,定期复查。

(4)若手法矫正无效,或年龄已达2~3岁,须施行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经手法治疗无效或未经治疗的1岁以上患儿,由于肌肉纤维化,面部出现畸形,须手术治疗,手术最佳年龄1~5岁,8岁以上效果较差。手术方法有:

(1)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在锁骨上方内侧显露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将其切断并切除2cm长的肌肉,防止粘连。

(2)胸锁乳突肌Z形延长术 在锁骨上方横断锁骨端,将胸骨端做成Z形,此法术后外形美观。

(3)术后处理 颈围领固定在过度矫正位置,4周后去除,进行患部按摩,被动活动约2个月,直至达到矫正目的为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