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404页(642字)

[简述]凡血从大便而下,或先便后血,或先血后便,或单纯下血者统称便血。本症之病因以痔疮下血最多见;其次见于肠道炎症(阿米巴痢、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等)和肿瘤(结肠癌、息肉等);此外上消化道出血及汞、砷、腐蚀剂中毒或尿毒症也可出现便血。

临床依据病状,如便后鲜血而不与大便相混者多为痔,肛裂、瘘管或直肠出血;血色暗而与粪便混匀者,多系小肠出血;便下脓血兼里急后重者可能为痢疾或肠炎;发热持续3~4周突然大量便血者可能为伤寒;有紫癜者应考虑血液病;婴儿腹痛呕吐,有腹块及少量血液粘液排出者,可能为肠套叠;中年以上便血兼见消瘦、贫血、便秘或者腹泻可能为结肠癌;此外中毒史、结核病史、钩虫病及血吸虫病史等均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治法]调腑止血。

[处方]1.毫针法:①长强、次髎、大肠俞、承山;②二白、关元、足三里、太白

方法:2组处方,交替应用,留针30~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

2.穴位注射法:①长强、承山;②足三里、水道;③上巨虚、归来。

方法:选1组处方,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入1毫升药液,每日1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