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简明禽病防治技术手册》第17页(1981字)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是一种接触性及经蛋传染的疾病,近年发病严重,在一些地区严重危害养禽业,以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为主要特征。

一、病原学

禽脑脊髓炎是微核糖核酸科中的肠道病毒,该属病毒无血凝特性。病毒含单一抗原,各分离毒株之间无血清型的差异,不同分离株仍属同一个血清型,但毒株的毒力及对器官组织的嗜性则略有不同,大部分野外毒株都是嗜肠性的,但有些毒株是嗜神经性的,能使雏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

二、流行病学

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可感染鸡、火鸡、珍珠鸡、鹌鹑、雉鸡等多种禽类,各种日龄均可感染,但一般只在雏禽才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本病毒对自然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感染禽类的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通过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衣物而经口传染。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通过接触进行水平传播,不论是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的鸡,均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传播本病。病鸡感染后通过粪便的排毒时间约为5~14天,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4周以上,当敏感鸡接触到被污染的饲料或饮水时便发生感染。经种蛋垂直传播是该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产蛋鸡感染后,3周内所产的蛋中都携带有病毒,可致鸡胚中期死亡,而孵化出的雏鸡多在2~3周发病,而形成新的传染源。雏鸡的发病率多在20%~30%,严重时病死率达60%~70%。

本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差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日龄不同的多批次种鸡共存的种鸡场,往往由于种鸡早期已受感染而使产蛋时蛋内有足够的母源抗体,因而出壳小鸡一般不容易发生本病,而在新建鸡场中新养的种鸡群,如未接种疫苗加以预防,又值鸡群正好在开产前或开产后期间才受野毒感染,就可能在出壳雏鸡群中暴发本病。

三、临床症状

本病最早可因环境严重污染暴发,无母源抗体的2周龄左右的鸡群中多发生,病雏起先较为迟钝,不喜欢走动而喜欢蹲坐在跗关节上,驱赶时可勉强走动,但步态和速度失去控制,摇摇摆摆或向前猛冲后倒下,最后侧卧不起。肌肉震颤大多在表现共济失调之后才出现,在腿翼、尤其是头颈部可见到明显的阵发性音叉式震颤,在病鸡受刺激或惊扰时更加明显。病始有食欲,并见体质较壮实的鸡发病,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可见暴发的鸡群中大量出现共济失调的病鸡,并跌倒在地,后期往往因得不到食物和饮水而迅速衰竭,加上卧地不起而受到同群鸡践踏,因而死亡逐渐增加。

除共济失调和震颤之外,部分病雏还可见一侧或两侧眼球的晶状体浑浊或浅蓝色的褪色,眼球增大,眼睛失明,如保留这样的病鸡作为种鸡,则其后代也可能有眼球增大、晶状体浑浊等眼病。

成年产蛋禽感染时,主要是产蛋量下降7%~20%,可见畸形蛋,但不褪色,多在发病的3~4周龄后恢复正常。

四、病理变化

本病的病理变化不明显,有时见头部至颈部皮下的胶胨样病变,多在3~6周龄的雏鸡中发生。康复鸡有时见到鸡的白内障。仔细观察,可在肌胃的肌肉层、胰及心脏的心肌纤维间见小的灰白点病灶区,往往需在放大镜下才可见到。个别经蛋感染的雏鸡死亡后,可发现脑水肿的变化。

五、诊断与防治

1.诊断 本病可结合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最后诊断应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病毒分离、血清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

2.防治 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应将发病鸡群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如有特别的需要,也可将病鸡隔离,给予舒适的环境,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避免尚能走动的鸡践踏病鸡等,能减少死亡。

预防上可采取一般对付传染病的卫生防疫措施,同时对鸡群接种疫苗,目前有二类疫苗可供选择使用。一类是致弱了的活毒疫苗,可经饮水口服或滴眼滴鼻免疫。另一类是灭活的油乳剂疫苗,一般在种鸡开产前的1个月经肌肉注射接种。由于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主要危害3周龄内的雏鸡,所以主要应对种鸡群进行免疫接种。较合适的免疫接种安排,是在10~12周龄经饮水或滴眼接种一次弱毒疫苗,在开产前1个月接种一次油乳剂灭活疫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