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麻醉科手册

合并妊娠病人的麻醉

书籍:麻醉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麻醉科手册》第505页(3582字)

妊娠病人接受麻醉时,无疑地麻醉也同时可作用于胎儿,所以麻醉的首要原则应避免任何可能对母体或胎儿有害的抑制。

【病情特点】

一、妊娠病人的生理特点与麻醉的关系

(一)妊娠后期因子宫增大,腹腔内脏上移,病人的呼吸主要赖胸式呼吸的增强而代偿。麻醉中应避免任何抑制呼吸的操作。

(二)妊娠期孕妇的呼吸道逐渐充血,由此可引起呼吸道阻力增加,易造成开放吸入乙醚麻醉的困难。

(三)孕妇的基础代谢增高(约14%左右),氧需要量增加,平时通过增快呼吸频率来代偿。麻醉时,就应避免任何对呼吸功能的抑制,并供氧吸入。

(四)妊娠后期孕妇往往表现心功能亢进:心率增快,心输出量显着增加,心肌应激性增高,易出现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不齐。

(五)妊娠期中的微循环机能减弱,胎盘循环犹如动静脉瘘。因此,孕妇的心脏负担逐渐增大,对休克的耐受性较差,术中必须全力维持血压。

(六)妊娠期中血容量不断增加,其中以血浆容量的增加为主。如果给孕妇吸氧,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浓度增高,对改善胎儿的缺氧状态是十分有利的。

(七)由于血浆容量的增加使血液有所稀释,故孕妇的红细胞在375万/立方厘米,血红蛋白在11~12克%,血细胞压积在35%以上者均属正常范围,不是贫血。白细胞也有所增加,在9,000~12,000之间仍属正常。二氧化碳结合力也偏低,约45容积%左右,但血pH值仍属正常(7.4)。约1/2以上的孕妇可出现糖尿,血糖偏低,约80~85毫克%。以上均属正常现象。

(八)孕妇的脊柱在腰椎发生代偿性前曲,致胸曲坡度增加。腰麻时,麻药易向胸曲扩散而致麻醉平面过广,尤其当子宫收缩时,更易使麻药迅速向头端扩散,由此可引起肋间肌麻痹而缺氧,同时血压骤降,处理不及时可致心跳骤停。因此腰麻禁用于妊娠后期,更禁用于临产期。

(九)产妇常于临产前进食,即使没进食,由于临产前的精神紧张,胃排空时间也延长,胃酸易于潴留。所以在全麻后较易发生呕吐或反流,以致发生误吸而猝死。为此,对产妇应尽可能选用局麻,必须施行全麻者,需警惕发生呕吐,防止误吸。

(十)麻醉剂或镇静剂作用于母体,同样也可作用于胎儿。选用药物时,必须考虑对母子二方面的影响,详见下文。

二、麻醉与常见流产的原因

(一)妊娠月份:3个月以前者,流产机会大。4个月以后则较安全。妊娠愈近足月,早产机会就愈大。

(二)盆腔内手术时,因手术操作刺激子宫,易引起流产。

(三)手术时间愈长,全麻深度愈深,硬膜外麻醉平面愈高,则流产机会愈多。

(四)手术中如果发生剧痛、休克、缺氧、低血压以及兴奋期挣扎等,均为容易引起流产的常见因素。

(五)孕妇合并心脏病、贫血、高血压、妊娠中毒症者,流产机会增多。

【麻醉前准备】

一、应根据妊娠的生理特点考虑麻醉前准备有关事项,详见前述。

二、选择麻醉用药时,应考虑对母体和胎儿双方面的影响,以不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和延长产程或无法自然分娩为原则,详见表12~3。

表12~3 麻醉用药对妊娠的影响

三、为预防流产,麻醉前可给黄体酮10毫克肌注,术后也可再用一次以作预防。

【麻醉选择】

一、针麻 适用于临产或剖腹产术,对母体和胎儿均无影响。但因针刺某些穴位可能引起流产或早产,故用于合并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施行非产科性手术,则有一定顾虑。

二、局麻 适用,宜尽量采用,但要保证镇痛完全。

三、腰麻 一般禁用,因易引起血压骤降和呼吸抑制。

四、硬膜外麻醉 适用于合并妊娠施行非产科性手术或产科手术。但对严重贫血、严重失血等宫外孕、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的手术,属相对适应,处理应慎重。

五、全麻 以尽量不用为妥。

【处理要点】

一、不论采用何种麻醉,必须做到镇痛完全和控制内脏牵拉反应,否则流产或早产的机会增多。

二、妊娠后期的孕妇应用硬膜外麻醉时,具有用药量小、麻醉范围扩散广的特点。一般麻药剂量较正常人小1/3~1/2。详见第八章第二节。

三、必须采用全麻时,尽量缩短麻醉时间,维持浅麻醉,严防呕吐误吸。例如施行产钳术采用乙醚全麻时,只需Ⅲ期1级即可,待胎头娩出时,即可停止吸醚而改吸纯氧。又如子宫内倒转术,吸入乙醚达Ⅲ期1~2级即可,待操作完毕,立即停醚吸氧。

【注意事项】 约有8%孕妇于接近足月或在分娩时,在仰卧体位时可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体检有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冷汗、烦躁不安等急性循环虚脱现象,称之为“仰卧位低血压症候群”。这是由于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回心血量骤减、心脏充盈不佳和心输出量减少所致。其余的孕妇由于具有良好的侧支循环(如奇静脉、椎静脉及腰升静脉)故可不发生低血压症候群。

麻醉后,尤以椎管内麻醉后5~25分钟内,由于腹壁肌肉松弛,使巨大的子宫失掉衬托力量,这样整个子宫的重量就往后压向腹后壁,而使下腔静脉首先受压,故很容易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症候群”,且往往骤然发生,程度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因心肌继发性严重缺氧而发生心跳骤停意外,胎儿可因胎盘血流的减少而引起死胎。

预防和处理:

一、麻醉前通过病史了解:①仰卧时是否有眩晕感;②妊娠后期中,习惯于何种姿势睡觉。麻醉诱导前,在病人仰卧下测血压的变化。由此做到及早掌握是否存在仰卧位低血压症候群。

二、在硬膜外麻醉用药前,先做好上肢静脉穿刺,并以较快的速度输入300~500毫升平衡盐液,有助于预防低血压。

三、取仰卧位时,宜在右侧臀部稍垫高,并将妊娠子宫向左上腹推移。

四、从仰卧至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五、术中一旦发生血压突然下降时:①立即加快上肢输液250毫升;②取头低10度、手术床摇向左侧倾斜的体位;③嘱术者将子宫推向左上腹,或由手术助手用双手暂时捧起子宫。一般经上述处理后,血压即可有效地回升。如果手术尚未开始,可将病人的双腿抬高,或取侧卧。

六、如果不移除对下腔静脉的压迫,而单纯用升压药处理,往往无效,相反易因此延误病情而生意外。升压药中以选用麻黄素静注最好,不宜用单纯收缩周围血管的升压药(甲氧胺、新福林等),因后者与催产素起协同作用而易出现严重的高血压危象(麻黄素与催产素则无此协同作用)。一旦发生血压过度升高,可分次给小剂量氯丙嗪(5毫克静注)或里杰丁(2~5毫克静注)加以控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