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检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东方出版中心《实用高血压病防治手册》第44页(2559字)

(一)血常规

高血压病患者常有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红细胞数和血色素绝对性增多。如患者有明显贫血,而又没有找到引起贫血原因时,则应考虑是否为肾性高血压或高血压所导致的肾脏损害。

(二)尿常规

高血压病如累及肾脏时,尿中可出现少量蛋白、红细胞、管型等。如尿常规变化显着,且先于高血压出现者,应考虑为肾性高血压。因此,尿常规检查对于发现肾实质性疾病,查明属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是一项简便而重要的筛选试验。

(三)血液生化

1.尿素氮

(1)正常值:2.5~6.5mmol/L(尿素氮1mg=0.357mmol/L)。

(2)临床意义:是反映肾小球功能及肾功能总体水平的重要指标,但血尿素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高热、脱水、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因素均可导致血尿素氮升高。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的50%以上时,血尿素氮才会升高,故检查结果异常者,常表明存在肾功能减退,常见于高血压病晚期累及肾脏或肾脏病患者。

2.肌酐

(1)正常值:53~115μmol/L(肌酐1mg=88μmol/L)。

(2)临床意义:肌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及诊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指标。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分为:①肾功能代偿期:血肌酐<133μmol/L(<1.5mg/天);②氮质血症期:血肌酐133~221μmol/L(1.5~2.5mg/天);③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早期):血肌酐221~442μmol/L(2.5~5.0mg/天);④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晚期):血肌酐>442μmol/L(>5mgg/天)。

3.血尿酸

(1)正常值:160~430μmol/L(尿酸1mg=60μmol/L)。

(2)临床意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出现高尿酸血症,这是由于高血压性肾硬化,使肾血管阻力增加,有效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管功能受损所致。高尿酸血症可导致痛风。另外,利尿剂的应用也可导致尿酸升高。高血压妊娠妇女出现高尿酸症是发生先兆子痫的一个重要征候。

4.血、尿电解质

(1)正常值:血清钾3.5~5.1mmol/L;尿液钾25~125mmol/24小时。

(2)临床意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钾一般无异常。但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肾小管性酸中毒等常伴有低血钾、尿钾排出增多现象。某些降压药,如噻嗪类利尿剂,也可引起低血钾。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1)应警惕发生高血钾。

5.空腹血糖

(1)正常值:3.9~6.1mmol/L(70~110mg/dl)。

(2)临床意义:糖尿病与高血压两者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在嗜铬细胞瘤患者中也常见血糖升高。此外,某些降压药物,如利尿剂能增高血糖水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存在糖耐量降低及血胰岛素水平升高等,故测定血糖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血脂

(1)正常值:总胆固醇2.80~5.85mmol/L,甘油三酯<1.80mmol/L,低密度脂蛋白1.30~4.90mmol/L,高密度脂蛋白0.80~1.80mmol/L(男性),0.80~2.35mmol/L(女性)。

(2)临床意义: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调查发现,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舒张压呈正相关,若在患高血压的同时又合并高脂血症,则会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长期应用利尿剂双氢克尿塞治疗,可使血脂水平升高。

(四)心电图

在高血压早期心电图可表现正常。长期血压增高和心肌代偿性肥厚,心电图可出现左心室肥厚与心肌劳损等变化。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时,心肌缺血明显,心电图可表现为ST段压低和T波低平、倒置,还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五)眼底检查

通过眼底检查可直接观察小动脉的变化。在高血压病人中,眼底动脉的变化与病人的年龄、高血压病程的长短、血压升高的程度以及心、脑、肾的病变有密切的关系。高血压的眼底分类为:

1.视网膜小动脉轻微收缩或硬化。患者有很轻的高血压。

2.视网膜小动脉有肯定的局部狭窄,有动静脉交叉征。患者血压较前升高,但多无自觉症状,心肾功能尚好。

3.视网膜小动脉局部收缩明显,并有出血、渗出及棉絮斑,即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多数患者同时有显着动脉硬化,血压持续很高,有心肾功能损害。

4.上述视网膜病变加上视乳头水肿,即高血压性视乳头视网膜病变。有的还有Elschnig’s斑。心、大脑及肾功能严重损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