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脊髓损伤

高热与低温

书籍:脊髓损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脊髓损伤》第314页(2804字)

高位脊髓损伤者,特别是颈脊髓损伤的截瘫或四肢瘫病人,往往出现体温异常,大部分病人的体温升高,小部分病人的体温降低。

一、体温升高的机理

(1)脊髓损伤以后,由于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失去平衡,短时期内,神经系统各部位的反射弧不能引起代偿作用,虽然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可以进行体液调节,但甲状腺的作用很慢,肾上腺髓质的作用短暂,作用都很小。交感神经系统较运动、感觉神经恢复较快,多在伤后1个月开始恢复,约需两年才趋于完善。

(2)脊髓损伤以后,体温调节中枢的传导径路遭到破坏,机体失去对体温的调节机能,从而使产热、散热过程不平衡。

(3)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靠以下几个途径散热:①皮肤的传导、对流及辐射作用,约占散热总量的69%;②汗腺及呼吸的蒸发作用,约占29%;③随尿液、粪便的排出而散热,约占2%。颈脊髓损伤患者,90%的皮肤、汗腺失去交感神经的支配而停止蒸发,呼吸量也减少,散热量明显下降,而机体却照常产热,故热能淤积,体温升高。

(4)患者由于某些原因,如散热机能差,或合并有肺部、尿路、褥疮等感染,可使体温升高。高体温又可促使新陈代谢加速,产生更多热能。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

(5)由于患者机体不能调节体温,当室温升高时,体温随之升高;衣服过厚亦可使体温升高。

(6)患者机体的水电平衡紊乱,特别是脱水,可以引起体温升高。

二、体温降低的机理

(1)机体失去体温调节机能,当室温降低而保温不当时,体温下降。

(2)由于交感神经麻痹,皮肤血管不能收缩,大量热能散失,故体温低下。

(3)全身肌肉瘫痪,完全失去收缩机能,产热量减少。

(4)静脉输入比体温低的血液或液体,实际上是体内降温。

(5)缺氧、饮食摄入量少、代谢低下,也可使体温下降。

三、体温异常的危害

(一)体温偏低的危害

病人体温低于32~30℃,即可发生各系统的严重生理紊乱,包括心血管、呼吸、血液、内分泌、中枢神经等系统以及肝肾功能、酸碱平衡、电解质、基础代谢等方面的生理紊乱,甚至死亡。

体温降低者多同时有低血压,与病人既往心血管系统病史有关。吴祖观察,损伤后3~4天内,体温降至35~30℃时,血压约为70/50mmHg;体温在37~35℃时,血压约为90/70mmHg;体温在38.5℃以上时,血压可升至110/80mmHg左右。低温时发生的低血压与全身血管包括小动、静脉和毛细管舒张,周围阻力降低,循环量减少有关。肌肉瘫痪后,由于小动脉后毛细管、小静脉和静脉失去肌肉支持而舒张,使静脉回流减少,右心房压力降低,影响心室充盈,减少心搏量;另外,与心率减慢、心跳无力也有关。

颈段脊髓损伤后,低温尚可引起心率降低。吴祖尧观察,体温为32~29℃时,心率为38~50次/min,有的出现心率不齐;体温为35.5~32℃时,心率为54~66次/min;体温在38℃以上时,心率为80~96次/min。低温引起心率缓慢和心律不齐的原因可能由于:①窦房结和希氏束受到低温血的抑制;②血钾、血钙过高或过低,降温过快,血氧离解曲线左移或心肌缺氧;③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不平衡。

(二)体温偏高的危害

若患者食欲不振,只有持续高烧,体内的营养物质可于短期内被消耗尽而致病人死亡。倘因有感染、脱水、室温过高等因素引起病人体温急骤升高时,机体的耗氧量迅速增加,但由于有呼吸麻痹,气体交换量不足,氧气的摄入量不能满足需要而出现全身衰竭,病人一般可很快死亡。

四、体温异常的治疗

正常人除丘脑下部以外,脊髓各节段尚存在有低级体温调节中枢。脊髓损伤后,失去高级中枢的控制,经过若干时日,低级中枢可恢复活动,逐步建立体温调节的低级反射机能。当脐部以上有50%的皮肤恢复出汗机能时,病人的体温才不会受外界气温的影响。这种出汗机能约于受伤后一个月开始恢复,两年趋于完善。治疗体温异常以对症为主,方法如下:

(1)如条件许可,应该将病人放入具有空调设备的病室。室温最好控制在20~22℃之间;如只有普通病房,也应当保持室温不低于18℃,不高于30℃;在夏季应该于室内加冰,用两个电风扇轮换吹风,以防病人中暑;在冬季应该采取措施保温取暖,防止病人受寒,特别是在做翻身、更换导尿管等护理时,要应注意保暖。

(2)高热病人宜用物理方法降温,可用酒精浴或用多数冰袋分别置于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还可以用冬眠合剂.1号(即冬眠灵50mg、非那根50mg、杜冷丁100mg各2m1,共6m1),每4小时静脉注入1ml。冬眠合剂除有降温作用外,还有止痛及安眠作用。用酒精为病人擦浴时,特别注意不要遗漏那些与床褥相接触的皮肤。

(3)遇有病人体温低下时,应该进行缓慢复温和人工调温,以防止发生生理机能紊乱。复温以升高贴身的环境温度和体内温度为主。方法有升高室温、热水袋法(40℃左右)、电热毯法、将输入的血液和液体预先加温法和电灯泡烤架法等。复温后要保暖。复温过急、体温过高病人可出现心动过速、心排出量不足、呼吸功能不全及急性酸中毒、高热等现象。一般病人体温达到34℃时,即应停止升温;依靠衣被保暖,体温可徐徐上升至36℃,一般以不超过37℃为宜。复温前、复温中应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的不平衡,监护其心血管功能状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监测其血压、脉率、呼吸和心率,必要时做心电监护,以便对症治疗。

上一篇:骶椎 下一篇:脊髓损伤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