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和脑脊液循环
书籍:神经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科手册》第11页(748字)
一、脑室:脑室是脑内的腔隙。左右大脑半球深部各有一侧脑室。侧脑室由体部、额角、枕角、颞角和三角区组成。体部位于顶叶,向后伸入枕叶者为枕角(后角),向前伸入额叶者为额角(前角),向下伸入颞叶者为颞角(下角)。颞角、枕角和体部之间为三角区。在间脑内,介于两侧丘脑、丘脑下部之间的狭窄缝隙是第三脑室。第三脑室前上方的室间孔,使两侧的侧脑室相通。位于桥脑和延髓背侧的菱形窝,和小脑腹侧面之间的腔隙为第四脑室。第三脑室向下接大脑导水管(又称中脑导水管)与第四脑室相连。第四脑室下端分别有正中孔和两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图9)。
图9 脑室系统
二、脑脊液循环:脑脊液为脑室内脉络膜丛分泌产生,侧脑室内脉络膜丛较丰富。脑脊液从两侧侧脑室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经第四脑室正中孔(门氏孔)和两侧孔(路氏孔)进入蛛网膜下腔,分布于脑与脊髓表面,通过蛛网膜颗粒渗入上矢状窦,返回到血循环。平时脑室与蛛网膜下腔充满着脑脊液,起着保护和缓冲与维持颅内压力的作用,并与脑组织的新陈代谢有关(图10)。
图10 脑脊液循环
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20毫升左右,卧位脑脊液压力正常值为80~180毫米水柱,坐位时脑脊液的正常压力约为350~450毫米水柱。卧位时腰穿脑脊液压力高于180毫米水柱,称为颅内压增高,低于80毫米水柱为低脑压。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是平衡的。如果脑脊液循环路径受阻,或分泌与吸收失去平衡,则可形成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