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神经科手册

气脑造影

书籍:神经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科手册》第291页(3875字)

气脑造影,是经腰椎穿刺注入气体后,以显示颅内脑室、脑池或蛛网膜下腔之位置及形态。

一、适应症

(一)脑萎缩性病变:如颅脑外伤后,脑部炎症性病后,以及脑萎缩和慢性精神病等。

(二)症状性癫痫。

(三)先天性发育畸形。

(四)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压增加高,应做高压小剂量气脑造影)。

(五)脑蛛网膜炎。

二、禁忌症

(一)颅内压增高有脑疝形成者。

(二)脑实质或脑膜的活动性炎症。

(三)一般情况差,不能接受检查者。

(四)视力减退已很重,或脑动脉硬化严重者。

(五)腰椎穿刺与小脑延髓池穿刺禁忌者。

(六)曾行脑室颈静脉分流,或脑室右心房分流术的病人。

三、术前准备

(一)使病人了解操作过程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头内响声等反应。

(二)术前禁食,如身体虚弱者,术前半小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60毫升。

(三)术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鲁米那钠0.1克,氢溴酸茛菪碱0.3~0.5毫克、阿托品0.3~0.5毫克。

(四)做小脑延髓池穿刺者,应准备皮肤。

(五)癫痫患者,术前可适当增加镇静剂。

(六)穿刺针以20号为宜,针尖斜面不宜过长,针尾接长约4~5厘米的橡皮管玻璃接头,以免注气时造成针头移动。

(七)氧气造影时应准备气囊。

(八)带头颅平片,以备参考。

(九)急救器械与药物,如氧气、吸痰器等。

(十)对于颅内压增高的病例,应做好开颅术的有关准备。

四、操作方法

(一)普通气脑造影:

1.病人坐位,头向前倾,眼外眦至外耳道连线与水平线呈前倾15度(图136)。

图136 气脑造影头位

2.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以及瞳孔的变化。

3.将双耳轮拉向前方,用胶布粘好,以免影响第四脑室的显影。

4.注气法:可注入滤过空气或氧气(氧气刺激反应较小,但吸收较快,显影差),先放出脑脊液5毫升,而后再注入气体5毫升,如此等量、缓慢气液交换。注入15毫升时,拍头颅侧位片1张,观察气体是否已进入脑室,如脑室未见充气,应调整头位或检查器械是否漏气,注入气体量,根据病情与显影程度,一般在40~60毫升,脑萎缩病变时,可注入70~100毫升。

5.如需颅底、脑池、大脑表面显影时,可将患者头后仰15度,注气15~20毫升拍片;若使小脑背部充气时,宜将头前倾25度,注气15毫升。

6.充气完毕拔针,移患者至摄片台上(应固定病人头部,以免气体外逸),拍头颅前后位、后前位、左、右侧位片(拍摄另一侧脑室片时,应将病人头部轻轻摇动,以利气体通过侧室孔,进入另一侧脑室)。

(二)高压定向小剂量气脑造影:

1.适应症: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以及脑室造影、脑血管造影显影不良,诊断困难者。

2.术前准备与用药:颅内压增加者,术前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或静脉点滴20%甘露醇200~250毫升。

3.注气法:体位同普通气脑造影,穿刺后勿放脑脊液,注气约8毫升时,拍摄包括第二颈椎在内的头侧位片,以观察第四脑室、导水管、第三脑室的显影情况,以及有无小脑扁桃体疝(如有小脑扁桃体疝,应终止造影,改行脑室造影)。

4.当脑室已显影充气,可继续以5∶3的比例进行气液交换,缓缓注气约20毫升,如疑似后颅窝病变时,可拍摄15~30度的后前位片,以便观察第四脑室、导水管、第三脑室及部分侧脑室有无移位。若需显示桥池、脚间池、交叉池、第三脑室前部,当充气25毫升时,改头后仰15~20°,再注气5~10毫升,拍摄侧位片。

注气总量不宜过多,一般注气30毫升左右,坐位摄片结束后,即可拔针,改取卧位,根据病情需要拍摄前后位,后前位,左、右侧位,以及其他所需之位置颅片(图137、138、139)。

图137 正常气脑造影侧位图

图138 正常气脑造影

图139 脑室各距的测量

AA′ 第三脑室前后径 4.4厘米

BB′ 侧室孔至中脑导水管 3.0厘米

CC′ 中脑导水管口至后床突 3.5厘米

DD′ 四脑室至颅底 3.4厘米

EE′ 第三脑室高 1.5厘米

FF′ 中脑导水管径 0.2厘米

GG′ 导水管中段至后床突 3.9厘米

HH′ 四脑室至鞍背 3.4厘米

Ⅱ′ 四脑室顶至底 1.6厘米

五、注意事项

(一)术后取头低(15~30度)脚高位,6小时后换为平卧位。

(二)颅压增高者,术后勿放脑脊液。

(三)造影后,确需手术者,宜极早进行。

(四)以观察第四脑室为主时,首次注气7~8毫升,可稍快注入,约2秒后拍摄包括第二颈椎的头侧位片。

六、反应与处理

(一)注气过程中,若有头痛、头胀、出汗、面色苍白或恶心呕吐时,应嘱病人坐稳,头部勿动,同时减慢注气速度;如有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出汗过多等严重反应时,应停止造影,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术后头痛、呕吐重者,应给镇静剂或补液,嘱病人平卧休息,尽量减少头部活动。

(三)少数病人可有短时体温升高,应严密观察。

七、脑室充气不良或未显影的原因:

(一)头位不正确,过倾或过仰。

(二)由于注气过快,气体先进入蛛网膜下腔。

(三)穿刺针头斜面过长或器械接触不牢,以致气体溢漏或注入硬膜下腔。

(四)脑室系统有梗阻,如中孔粘连,第四脑室占位病变等,造成显影不良(图140)。

图140 异常气脑造影(1)(各不同部位占位性病致脑室改变)

图140 异常气脑造影(2)(各不同部位占位性病致脑室改变)

图140 异常气脑造影(3)(各不同部位占位性病致脑室改变)

上一篇:脊髓造影 下一篇:神经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