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果树育苗手册

地上害虫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果树育苗手册》第95页(16783字)

1.叶螨类

(1)山楂叶螨(Tetranychus uienneusis) 主要发生在我国北部和中部各省。该螨危害苹果、梨、桃、李、杏、樱桃、山楂等多种果树。成螨、幼螨均以刺吸式口器刺入叶片组织内吸取汁液。被害叶片初期呈现灰白色失绿小斑点,随后扩大成红褐色斑块,最后全叶焦枯脱落。

①形态特征 成螨足4对,黄白色,冬型雌螨体色鲜红,略有光泽,夏型暗红。体长0.5~0.7毫米,椭圆形,体背前端稍隆起,刚毛细长,基部无瘤。雄螨体长0.4毫米,腹部末端尖细,体背两侧有黑绿色斑纹2条。卵圆球形,橙红色,后变为橙黄色至黄白色。幼螨足3对,体卵圆形,黄白色,取食后变为淡绿色。若螨足4对,黄绿色,后期出现刚毛。

②生活规律 在北方地区每年发生6~10代。受精雌成螨在枝干和土壤缝隙中越冬。春季苹果芽膨大时,开始出蛰,4月中下旬是出蛰盛期。第一代成螨于5月上中旬出现。第二代成虫5月下旬出现。一般6月以前螨量增加缓慢,6月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数量急剧增加,7~8月螨量达最高峰,危害严重。8月以后雨水频繁,天敌量增多,螨量显着下降。山楂叶螨主要集中在叶子的背面危害,发生期比苹果全爪螨早20天左右。

(2)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发生面积很广,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这种螨主要危害苹果,也能危害梨、桃和山楂等果树。苹果全爪螨以成螨、幼螨在寄主叶片正面活动取食。叶片受害呈现失绿黄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叶片呈黄褐色斑块,焦枯脱落。

①形态特征 成螨足4对,黄白色。雌螨体长0.4毫米,深红色,背部显着隆起,刚毛粗而长,基部有黄白色瘤状突起。雄螨体长0.3毫米,橘红色,腹部末端较尖。卵为葱头形,顶部中央具一短柄,夏卵橘红色,冬卵深红色。幼螨足3对,淡红,取食后变为暗红色。若螨足4对,体色橙红。

②生活规律 苹果全爪螨既可两性生殖,又可单性生殖,1年可发生6~10代,以卵越冬,在苹果园中6~7月危害最重。苗圃中根据早期螨量和气候条件,发生盛期有所不同。

(3)葡萄短须螨(Breuipalpus lewisi) 是世界性害虫,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诸省,主要危害葡萄。成虫和若虫刺吸危害葡萄的嫩梢、叶柄、叶片。受害叶片由绿色变苍白,后呈黑褐色锈斑,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

①形态特征 雌成虫扁椭圆形,长约0.3毫米,眼点、腹背红色,有网状纹,无背刚毛,足4对,短粗多皱。卵为卵圆形,鲜红色,有光泽。幼虫长0.13~0.16毫米,鲜红色,足3对,白色,有两条叶片状的刚毛。若虫淡红色和灰白色,长0.24~0.3毫米,足4对,腹部末端有8条叶片状刚毛。

②生活规律 葡萄短须螨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6~7代。以滞育型雌成螨越冬。翌年4月底5月初开始产卵,6月即可造成危害。

(4)栗叶螨(Paratetranychus sp.) 在北方和江浙等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板栗。成螨和幼螨均以刺吸式口针吸食植株汁液,被害叶最初沿叶脉失绿,呈现苍白斑点,严重时叶片枯焦呈褐色,以至早期脱落。

①形态特征 雌成虫椭圆形,红褐色,长0.45毫米,背面隆起,有26根刚毛,毛瘤黄白色。足4对。夏型成螨前足浅绿褐色,后半体深绿褐色,并有黑色素斑。卵为洋葱头形,冬卵暗红色,夏卵乳黄色,卵顶有1根白色丝毛。幼螨足3对,取食后为褐色或绿褐色。若螨足4对,体绿褐色。

②生活规律 栗叶螨一年发生5~9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于翌年4月底至6月孵化。第二代发生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从第二代开始世代重叠,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以2~4代造成的危害最重。

(5)柑橘全爪螨(Panonychs citri) 在国内柑橘产区均有发生,是柑橘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叶片受害,正面呈现许多灰白色小斑点,远处看去一片粉绿色。春夏季节严重危害,造成大面积落叶。

①形态特征 雌成螨椭圆形,暗红色,长0.2~0.4毫米,背面及背侧有瘤状突起,上生白色刚毛,足4对。雄成螨略小,鲜红色,体末端呈楔形。卵初时鲜红色,后颜色变淡。幼螨淡红色,体背有16根刚毛,足3对。若螨背毛18根,足4对,形状色泽近似成螨。

②生活规律 柑橘全爪螨多以卵和成螨越冬,世代重叠。一年发生代数各地因年均气温高低不同而不同,多的可30代,少的12~15代。卵发育的起点温度为8.2℃,积温109℃,最适温度为25~26℃,相对湿度为60%~70%。20~30℃是柑橘全爪螨发育和繁殖的适温范围。当超过30℃时螨的死亡增加,4~5月该螨普遍发生。5月中下旬以后,温度高湿度大,阵雨频繁,各种捕食天敌大量出现时,柑橘全爪螨迅速下降。苗圃和幼树都有两个盛发期,春夏盛发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秋季盛发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盛发期发生的早晚与嫁接苗春梢抽发的早晚有关。

(6)柑橘始叶螨(Eotetranychus kankitus) 此害螨在主要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叶片、嫩芽受害时,变成畸形或扭曲,可造成大量落叶。

①形态特征 成螨足4对,橙黄色。雌成螨体近梨形,色淡黄,长0.35~0.42毫米。体背有4块多角形黑斑。雄成螨近楔形,体形较小,头胸两侧有1对橘红色眼点。卵圆球形,橙黄色。幼螨孵化时淡黄色,雌性背部可见4个黑斑。若螨与成螨相似,较小。

②生活规律 该螨发生初期多为核心分布,以后为聚集型,借风力和昆虫雀鸟传播,中后期为均匀型分布。在年均气温在18℃左右的柑橘地区每年发生18代,世代叠置。该螨具有趋嫩绿性,向新生叶片迁移。柑橘始叶螨一年中在4~5月猖獗发生。春天发生期较柑橘全爪螨早15天以上。

(7)柑橘锈瘿螨(Phyllocoptruta oleivora) 俗称锈螨、锈蜘蛛。在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是柑橘上重要虫害之一。该虫以口器刺入柑橘组织吸食叶片和枝梢的汁液,危害苗木生长。叶片受害变为黄褐色,严重时,叶片大量枯黄脱落。

①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扁平,初淡黄,后为橙黄或橘黄色,长0.1~0.13毫米。头小向前方伸出,具2对颚须。头胸背面平滑,背面环纹28个。卵扁圆形,灰白色,半透明。若螨体似成螨,较小,初孵化时体白色,半透明,后变灰色。头胸部椭圆,具足2对,尾端尖细,后期体色变淡黄。

②生活规律 柑橘锈瘿螨个体微小,常借风力、苗木、昆虫、鸟雀传播蔓延。该螨一年发生18~30代。它属于高温型螨类,在日均温为26~32℃时,日增长速度为1.07~2.21倍,15天内螨密度即可增长30~200多倍。幼树和苗圃柑橘叶片嫩绿,害螨发展速度更快。

(8)叶螨的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害螨多半喜欢干旱的气候条件,苗圃应适时灌溉,如能采用喷灌,提高苗圃湿度,则可造成不利于害螨发生,有利于害螨多种天敌的生存和繁衍生态环境。另外,苗圃周围种植豆类、丝瓜、麻类等作物,给天敌提供生存和栖居中条件,有利于对害螨的控制。

②虫情测报 虫情测报对于害螨的防治十分重要,只有了解苗圃的虫情,防治才有的放矢。根据各种害螨在当地发生发展的规律,确定防治指标。因为苗圃中的害螨多半是借风力、虫鸟传播而来,最初常为点片发生,则可用选择性杀螨剂进行防治。

③药剂防治 当平均每叶上有4头活动螨时,应进行喷药。喷药要细致周到,使药液在正反叶面分布均匀。常用的药剂及使用浓度为:95%蚧螨灵乳油150~2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500倍;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50%菌螨灵乳油1000倍液;40%混杀磷乳油600~800倍液;30%灭虫螨乳油1500~2000倍液;5%尼索朗1500~2000倍液。以上药剂杀卵效果好,持效期长,施用1次,1个月有效。25%单甲脒乳油800~12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5%托尔克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5%霸螨灵悬浮剂2000~3000倍液;20%速酮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此5种药剂杀成螨及杀卵效果均好,但要在20℃以上气温条件下施用,效果才能充分发挥。

2.蚜虫类

(1)苹果黄蚜(Aphis pomi) 又名苹果蚜,俗称腻虫。分布十分普遍。主要危害苹果苗木。也危害梨、桃、李、杏、樱桃、山楂等果树苗木。该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及新梢上,刺吸新梢、嫩芽和叶片的汁液。受害叶片的叶尖向叶背面横卷,致叶片失绿,抑制新梢生长,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苗圃及幼龄树常比成树受害更重。

①形态特征 雌成虫有无翅胎生、有翅胎生两种,体长1.7毫米左右。无翅雌成虫卵圆形,体黄色或黄绿色。头部灰黑色。有翅雌成虫近纺锤形,头、胸部黑色,腹部黄绿或绿色。两侧有黑斑。卵长椭圆形,黑色。若虫体小,其他似无翅雌成虫。

②生活规律 苹果黄蚜全年都留守在苹果树或其砧木上危害和休眠。每年发生10余代。以卵越冬。来年苹果芽萌动时开始繁殖,生长季节的苹果黄蚜全是雌性,孤雌生殖。6~7月危害最严重。以后数量逐渐减少。

(2)苹果瘤蚜(Myzus malisuctus) 我国南、北方地区均有发生,是苹果苗木上常发生的害虫之一。该虫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寄主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初期叶片不能正常展开,后期被害叶片皱缩,叶边缘向背面纵卷,叶片常出现黄斑,严重时,叶片干枯死亡。

①形态特征 雌成虫也有无翅胎生和有翅胎生两种,体都为卵圆形,体长约0.5毫米。无翅胎生雌蚜,体卵圆形,暗绿色,头部淡黑色,复眼暗红色。有翅雌胎生蚜,头、胸部黑色,复眼和触角均呈黑色。卵黑绿色,有光泽。若虫淡绿色,体小,似无翅蚜。

②生活规律 苹果瘤蚜每年可发生10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初开始孵化出蚜虫,5~6月危害最重。从春至秋都是孤雌生殖。

(3)梨蚜(Toxoptera piricola) 又名梨二叉蚜,卷叶蚜。分布较广,在黄河故道等高温多湿的地区危害严重,是梨树苗圃主要害虫。此虫只在春季刺吸危害新梢叶片,被害叶从背面向正面纵卷成筒状皱缩、硬脆。梨叶卷叶后不能恢复,影响梨苗木的生长发育。

①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长约2毫米,体绿色,复眼暗红色,体表覆盖薄白粉,体背中央有一条浓绿色纵纹。有翅胎生雌蚜,体略小,灰绿色,复眼暗红色,头、胸黑色,前翅中脉分2叉。卵为椭圆形,蓝黑色。若虫:绿色,似无翅雌虫。

②生活规律 梨蚜1年发生20多代,以卵越冬。第二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开始孵化幼蚜,5月中下旬,被害梨苗出现大量卷叶。雨水多,湿度大,梨蚜危害重。一般在6月上旬出现有翅蚜,向周围迁飞。9~10月迁回梨树上继续繁殖危害,并产生有性蚜,产卵越冬。

(4)葡萄根瘤蚜(Phylloxera uitifolii) 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发生,是葡萄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此虫只危害葡萄。成虫、若虫以刺吸式口针吸取寄主的汁液。主要危害葡萄根部,须根被害后,形成菱形根瘤,在侧根上形成肿瘤,部分变色腐烂。叶片受害后,在背面形成叶瘿,使叶萎缩,影响苗木发育。

①形态特征 葡萄根瘤蚜有根瘤型、叶瘿型、有翅型及有性型等。体均小而软,近椭圆形,均黄色,触角3节,腹管退化。

②生活规律 此虫一年中主要进行孤雌生殖,生活年史较复杂。在烟台地区1年发生8代,主要以1龄若虫和卵越冬。次年4月开始危害。疏松有团粒结构的土壤中发生重,干旱时危害重。此害虫的远程传播主要靠苗木调运。

(5)桃蚜(Myzus persicae) 我国南北桃区都有发生。主要危害桃树,也危害苹果、梨、樱桃、李、柑橘等植物。被害叶向背面做不规则卷缩,叶上布满蚜虫排泄的蜜露,新梢叶片扭成一团,最后枯黄早落。此虫是桃等核果类果树最主要的害虫之一。

①形态特征 成虫体色黄绿或赤褐。无翅成蚜体长1.4~2毫米。复眼红色。有翅成蚜体长1.6~2毫米,头胸部及触角黑色,复眼赤褐色。卵长椭圆形,初为淡绿色,渐变黑色。若蚜:近似无翅成蚜,仅体较小,呈淡红色。

②生活规律 桃蚜1年发生10~20代,以卵越冬。翌年桃树萌芽时开始孵化。5月份后繁殖迅速,加重危害,苗圃中危害高峰在5月以后。

(6)桃粉蚜(Hyalopterus arundinis) 分布广。除危害桃外,还危害其他果树。桃树叶片受害后,叶色失绿,叶片边缘向背面微卷,卷叶中常有白粉。危害严重时,早期脱落,枝条干枯。

①形态特征 成虫分无翅胎生雌蚜和有翅胎生雌蚜两种。体长均为2~2.5毫米。体被白粉,尾片大。无翅胎生雌蚜胸部绿色或棕色。复眼红褐色,腹部淡绿色,腹管细短。有翅胎生雌蚜,头胸部暗黄色,腹管较小。若虫似无翅胎生雌蚜。

②生活规律 桃粉蚜1年发生10余代,以卵越冬。在长江流域,每年3月间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危害最重。

(7)桃瘤蚜(Myzus momonis) 分布极为普遍。危害桃、樱桃。被害叶片从边缘向背面纵卷,叶片肥厚,凹凸不平,初呈淡绿色,后变红色,严重时全叶卷曲呈绳状,最后干枯死亡。

①形态特征 成虫无翅胎生雌蚜,长2.1毫米左右,体肥大深绿到黄褐色,头黑色。有翅胎生雌蚜,长1.8毫米,长椭圆形,淡绿色,头部及腹管深绿色。卵椭圆形,紫黑色。若虫似无翅胎生雌蚜,体较小,淡绿色,头部及腹管深绿色。

②生活规律 桃瘤蚜1年发生10代,以卵越冬。此种蚜虫发生较晚,5月下旬才见危害,6月危害最重。

(8)板栗大蚜(Lachnus tropiccalis) 国内板栗产区均有发生,是板栗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虫和若虫群集于新梢、嫩枝和叶背面刺吸汁液危害,影响植株生长。

①形态特征 成虫体黑色,被有短细毛,触角黑色。腹管短小,尾片半圆形。无翅胎生雌蚜体长5毫米,有翅胎生雌蚜体长4毫米。卵长椭圆形,暗褐色。若虫体小,色较淡,多为黄褐色,体形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

②生活规律 栗大蚜一年发生10多代,以卵越冬,4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有翅蚜大量发生,并转移到苗圃危害。高温多雨,蚜虫繁殖受到抑制。若遇暴雨冲刷,蚜虫大量死亡。

(9)橘蚜(Toxoptera citricidus) 所有柑橘产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柑橘。橘蚜危害严重时常造成叶片后卷曲皱缩,新梢枯死。

①形态特征 无翅、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3毫米黑色,复眼红黑色,触角灰黑色。卵椭圆形,黑色。若虫体褐色,复眼红黑色。

②生活规律 橘蚜一年发生10~20余代。以卵、成虫越冬。橘蚜繁殖最适温度为24~27℃,温度过高或久雨,橘蚜死亡率高,故春、秋两季橘蚜危害最烈。天气干旱,气温较高,橘蚜发生早而严重。

(10)橘二叉蚜(Toxoptera aurantii) 在广东、广西、云南热带地区发生较重。主要危害柑橘。叶片受害后卷缩硬化至枯死,并诱发煤烟病而使枝叶发黑。

①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雄蚜体长约2毫米,近圆形、暗褐或黑褐色,腹部和胸部背面有网纹。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6毫米,黑褐色,前翅中脉分二叉,触角蜡黄色,腹部背面两侧各有4个黑斑。

②生活规律 橘二叉蚜1年发生10余代。以无翅雌蚜或老龄若虫越冬。翌年3~4月危害新梢和嫩叶,5~6月危害严重。雨水过多或气候干旱,不利于发生。橘二叉蚜的繁殖适温为25℃左右。

(11)蚜虫的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严禁从疫区调运苗木、插条、砧木。

②药剂防治 喷布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对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0%灭杀菊酯3000倍液;40%束蚧克乳油1500倍液;50%菊酯乳油2000倍液;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6000~8000倍液;10%吡虫啉4000~6000倍。

3.蝉类

(1)大青叶蝉(Tettigella viridis) 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李、杏、山楂、枣、核桃、栗、柑橘和葡萄等。此虫除成虫取食危害外,还以产卵的方式危害苗木的幼嫩树皮,使幼树表皮呈月牙形隆起。受害严重的枝条,冬季抗寒力下降,易被冻死。

①形态特征 成虫长7.5~10毫米,头黄色,顶部有两个黑点。前胸前缘黄绿色,其余部分深绿色。后翅及腹背面黑色。足黄色。卵乳白色,稍弯曲。若虫形似成虫,但无翅,有翅芽。

②生活规律 在北方1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孵化出若虫。第一代成虫5~6月发生,7~8月为第二代成虫发生期,9~11月发生第三代成虫。从孵化若虫至第三代成虫出现期间,该虫危害其他作物,10月中旬成虫开始在苹果、梨、山楂、桃等苗木枝干或枝条上产卵危害。

(2)葡萄二星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分布于南、北方葡萄产区。主要危害葡萄,其次危害桃、樱桃、梨和山楂等。该虫常聚在叶背危害,叶片被害呈白色斑点,严重时全叶失绿苍白,早期脱落,影响生长发育。

①形态特征 成虫长3.7毫米,淡黄白色,头顶上有2个明显的圆形黑斑,前翅黄白色。卵黄白色。若虫初乳白色,后黄白色,有翅芽。

②生活规律 此虫每年发生2~3代,以成虫越冬。第二年春季葡萄发芽前出蛰,待葡萄展叶后危害。5月下旬出现1代若虫,6月间是第一代成虫发生期,第二代成虫于8月中旬发生较多,此时受害严重。第三代成虫在9~10月间发生,各世代虫态重叠,整个葡萄生长季节都受危害。被害程度的轻重与品种有关,大叶型美洲系统葡萄和欧美杂交品系受害较重,小叶型的欧洲系统葡萄受害较轻。

(3)蝉类的防治方法

清除苗圃及其附近的杂草,对苗圃附近种植的蔬菜要适期喷药灭虫。在若虫期及时喷布40%速蚧克乳油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等有机磷农药,还可喷布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0%速灭威乳油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4000倍等菊酯类农药。

4.卷叶蛾类 危害苹果、梨、桃、李子、杏、柿、板栗、山楂、果树苗木的卷叶蛾主要有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苹果卷叶蛾(Cacoecia longicellana)、苹果褐卷叶蛾(Pandemis heparana)、顶梢卷叶蛾(Spilonota lechriaspis)、黄斑卷叶蛾(Acleris fimbriana)。国内各地苗圃均有发生。

棉褐带卷蛾、苹果卷叶蛾、苹果褐卷叶蛾以幼虫啃食幼芽、嫩叶等。叶片展叶后,幼虫将叶片缀合在一起,卷成虫苞,严重时叶片被吃光。仅留叶脉,成纱网状。顶梢卷叶蛾在果树苗圃中发生较重。该卷叶蛾以幼虫危害新梢顶芽、嫩梢及叶片。将新梢顶部嫩叶卷成一团,常呈疙瘩状。黄斑卷叶蛾在苹果与桃、李混栽的苗圃地中发生较多。以幼虫吐丝缀合新梢的几张叶片,卷叶危害,受害叶片常沿主脉向纵面纵折。

(1)棉褐带卷蛾 成虫长6~8毫米,前翅黄褐色,有两长深褐色斜纹。卵椭圆形,浅黄色。幼虫长15~18毫米,浅绿至翠绿色。蛹长9~11毫米,黄褐色。在北方,此虫1年发生3~4代。以2龄幼虫越冬。越冬代成虫出现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成虫可在苗木上产卵,孵化出幼虫,危害苗木。在浙江发生6代,幼虫以蛹越冬。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在4月,第一代成虫发生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二代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在8月间。

(2)苹果卷叶蛾 成虫长10~13毫米,前翅浅褐色。卵扁椭圆形,黄绿色。幼虫长23~25毫米,淡黄绿色,头壳棕黄色。蛹长10~13毫米,红褐色。该虫在北方1年发生2~3代。以2~3龄幼虫越冬。4月中旬出蛰,越冬代成虫从5月下旬至7月上旬都有发生,发生极不整齐。

(3)苹果褐卷叶蛾 成虫长8~11毫米,黄褐色,前翅褐色,基部有浓褐色斑纹。卵扁椭圆形,淡黄绿色。幼虫长18~20毫米,淡绿色。蛹长11~12毫米,浓褐色,胸部腹面绿色。在辽宁、甘肃1年发生2代,河北、山东1年3代。以幼龄幼虫越冬。一般越冬代成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羽化。卵产于叶片上,卵期7~9天。第一代7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羽化,第二代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羽化。

(4)顶梢卷叶蛾 成虫长6~7毫米,前翅银灰褐色。卵扁椭圆形,蜡白色。幼虫长8~10毫米,污白色,体粗短。蛹长6毫米,纺锤形,黄褐色。在山东、河北、辽宁发生2代,河南、陕西发生3代,以2龄、3龄幼虫越冬。次年果树发芽时越冬幼虫开始取食嫩芽叶,6月上旬出现越冬代成虫,7月上旬出现第1代成虫,8月出现第二代成虫。

(5)黄斑卷叶蛾 成虫长7~9毫米,夏型成虫前翅金黄色复眼红色,冬型雄蛾前翅灰褐色,雌蛾棕褐色,后翅灰褐色,复眼黑色。卵椭圆形,初淡黄白色,后变褐色,并显出黑色头壳。黄斑卷叶蛾每年发生3~4代,以越冬型成虫越冬。来年3月开始活动,3月上、中旬产卵,第一代卵多产在枝条及芽两侧,第二三代卵产在叶面上。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虫大量危害。第一代成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二代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越冬成虫7~8月苗木也不断发生危害,9月以后仍可见成虫出现。

(6)卷叶蛾的防治方法

①加强预测测报 应经常在苗圃中进行虫情调查,抓住越冬幼虫出蛰初期,及时防治初孵幼虫。

②药剂防治 结合金纹细蛾、蚜虫等在苹果树开花前7~10天和落花后各喷1次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20%敌虫菊酯乳油3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农药。可基本控制危害。

5.潜叶蛾类 危害果树苗木的潜叶蛾类害虫主要有金纹细蛾(L.ringoniella)、旋纹潜叶蛾(L.scitella)、桃潜叶蛾(L.clerkella)、柑橘潜叶蛾(P.citrella)。

(1)金纹细蛾 在北方果区是一大害虫。主要危害苹果,也危害梨、桃、李等。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叶正面出现黄豆粒大小的网斑,虫斑内可见黑色粪便。叶背面表皮鼓起皱缩,呈筛网状。

①形态特征 成虫长2.5~3毫米,前翅金黄色,头部及前翅细纹银白色。复眼黑褐色。卵乳白色,半透明。幼虫扁纺锤形,黄色。蛹黄色、棱形。

②生活规律 此虫每年发生4~5代,以蛹和幼虫越冬。苹果发芽时,成虫出现,成虫多在早晨及傍晚活动。卵产于嫩叶背面,幼虫潜伏在叶背表皮下危害。各代成虫期分别为第一代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三代8月上中旬,第四代9月中下旬。此虫春天数量少,危害较轻,若防治不及时虫口数量逐代累积,8~9月危害加重,造成早期落叶。

(2)旋纹潜叶蛾 又名苹果潜叶蛾。此蛾在国内部分地区发生。主要危害苹果,也危害梨。该蛾幼虫潜入叶片背面的表皮下,呈螺旋状潜食叶肉,外观似轮纹病斑。

①形态特征 成虫长3毫米,头、胸及前翅白色。卵椭圆形,由绿白色变灰白色。幼虫长4~5毫米,乳白色。蛹长椭圆形,淡黄色至黑色。

②生活规律 此虫每年3~4代,以蛹越冬。越冬代成虫5月上中旬发生。卵产于叶背,幼虫潜叶危害。第一代成虫于6月中旬左右至7月上旬发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第二代成虫发生期。9月上旬发生第三代成虫。

(3)桃潜叶蛾 北方桃苗区普遍发生,是桃苗区最主要虫害之一。该虫还危害杏、李、樱桃、山楂等。幼虫在叶肉内串食,受害叶片最初表现为小圆斑,渐延长成线状弯曲虫道,粪便排在其中,被害叶内常有数头幼虫危害,致使叶片枯黄而脱落。

①形态特征 成虫形细小,银白色,前翅狭长,先端尖,有3条黄白色斜纹及黑色斑纹,后翅尖细,灰褐色。卵为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极薄且软。幼虫长6毫米,淡绿色,体稍扁,有黑褐色胸足3对。茧白色。

②生活规律 桃潜叶蛾一年发生6~7代,以蛹及越冬型成虫越冬。越冬代成虫从4月上旬至5月上旬出蛰。第一代幼虫危害期4月底至5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危害期5月底至6月中旬,第三代幼虫危害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以后世代重叠,直至10上旬仍见幼虫危害。多雨季节成虫发生量大。

(4)柑橘潜叶蛾 是南方苗圃区一大害虫。该虫潜食危害嫩梢、嫩叶。叶片被害卷缩硬化,易脱落。

①形态特征 成虫体和翅均为白色。触角丝状。头、胸、腹、前后翅及足均为银白色。雌成虫长约1.5~1.8毫米,雄虫略小。卵扁圆形,无色透明。幼虫黄绿色,头部尖细,胸、腹共13节。

②生活规律 柑橘潜叶蛾在大多数橘区每年发生10~15代左右。以蛹或少数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蛹羽化为成虫,6月开始危害叶片,7~9月危害最烈,成虫白天藏在枝叶间,傍晚爬到或飞到嫩叶上产卵。卵期短,孵化的幼虫直接潜入叶内,取食叶肉。苗圃中的发生期较果园迟,但此虫害具有趋嫩绿性,危害嫩叶,一旦在苗圃扩展,危害很大。

(5)潜叶虫的防治方法 该类害虫宜早防治,各代成虫盛发期喷洒的药剂有:50%杀螟松乳油液1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8000~10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2000~30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5000~10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8000~10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8000~10000倍液。

6.其他食叶类害虫 严重危害果树苗木的食叶性害虫还有苹掌舟蛾(P.flavescens)、苹梢鹰夜蛾(H.subsatura)、舞毒蛾(L.dispar)、天幕毛虫(M.neustria testacea)、核桃瘤蛾(N.distributa)、山楂粉蝶(A.crataegi)、枣尺蠖(C.zao)、柑橘凤蝶(P.xuthus)、玉带凤蝶(P.polytes)。

(1)苹掌舟蛾 又称舟形毛虫。分布区域很广,几乎全国各省都有此害虫。寄主植物有苹果、梨、杏、桃、樱桃、山楂、板栗、核桃、李等果树苗木。幼虫取食叶片,受害叶残缺不全,或仅剩叶脉,严重时可将全树叶片吃光。

①形态特征 成虫长25毫米,头、胸部淡黄白色,复眼黑色,触角褐色,翅淡黄白色。卵圆形,初产时黄白色,近孵化时灰褐色。老熟幼虫长50毫米,紫黑色。初龄幼虫黄褐色,后变紫红色。幼虫静止时,首尾翘起,形似小舟。

②生活规律 此虫1年发生1代,以蛹越冬。6月可见成虫,7月中、下旬最多。成虫交尾后,产卵于叶背面,幼虫白天停息在叶柄上,夜间取食。食量随虫龄而增加。

(2)苹梢鹰夜蛾 又名苹果梢夜蛾。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云南等省。主要危害苹果苗木,还危害梨、李、柿等苗木。苹果新梢嫩叶被害后,叶片纵卷,被害叶呈齿状缺刻,严重时剩下几根粗的叶脉和一些绒毛。

①形态特征 成虫长14~18毫米,棕褐色。下唇须发达,似鸟嘴。卵半球形,产时污白色,近孵化时为红褐色。幼虫长30~35毫米,幼虫体色差异很大,一般头部为黄褐色,体为淡褐色,两侧各有一条黑色花纹。

②生活规律 1年发生1~2代,以幼虫在土内结茧越冬。第二年5月出现成虫。6~7月为幼虫危害盛期。

(3)舞毒蛾 又称秋千毛虫、柿毛虫。是世界性害虫。主要危害柿、桃、杏、柑橘、核桃、李、山楂、栗、梨、苹果等苗木。幼虫群食叶片,常将整株叶片吃光。

①形态特征 雌成虫长25毫米,污白色,腹末端密生黄褐色绒毛。雄成虫长20毫米,茶褐色,腹部细小。卵球形,灰褐色,有光泽。幼虫长2毫米,初淡褐色,后变暗褐色。蛹纺锤形,黑褐色。

②生活规律 该虫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柿树发芽时开始孵化。5~6月危害最重。据统计,此虫大约8年为1个猖獗周期,靠近山地的苗圃在严重发生的年份防治不及时会有损失。

(4)天幕毛虫 在我国各地发生普遍。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李、杏、樱桃等苗木。该虫以幼虫在枝杈处吐丝结网,形成“天幕”,常群栖危害,将叶片蚕食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

①形态特征 雌成虫长18~24毫米,暗黄褐色,前翅有两条黄白色横线。雄成虫长17毫米左右黄白色,前翅有两条紫褐色横线。卵灰白色圆柱形。幼虫长54毫米左右,背面有几道黄白、橙黄和黑色等相间条纹。

②生活规律 此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卵里越冬。4月开始出壳,4月底至5月上中旬是幼虫危害期。

(5)核桃瘤蛾 俗称核桃毛虫。我国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初孵幼虫啃食叶肉、留下网状叶脉,幼虫长大后将全叶吃光,为暴食性害虫。

①形态特征 成虫10毫米左右,灰褐色,微有光泽。雌虫触角丝状,雄虫羽毛状。卵扁圆形,初乳白色,后变浅黄至褐色。幼虫短粗,背面棕黑色,腹面淡黄褐色。

②生活规律 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在6月上中旬,卵产在叶背主侧叶脉交叉处。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底,第二代7月下旬至9月上旬。

(6)山楂粉蝶 是山楂上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我国南、北方地区都有发生。它除危害山楂外,还危害苹果、梨、桃、李、杏、樱桃等。幼虫取食芽、叶,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叶柄,影响苗木生长。

①形态特征 成虫长22~25毫米,黑色,翅白色,翅脉黑色。卵粒柱状,顶端稍尖,有12~14条纵脊纹。老熟幼虫长约45毫米,体粗壮,灰褐色。蛹长25毫米,有黑型、黄型两种。芽被咬伤后,发育受阻;被害叶形成缺刻或孔状洞,严重时叶片被食光。

②生活规律 1年发生1代,以二三龄幼虫越冬。春季山楂树发芽时出蛰,幼虫长大后分散危害。6月中旬为成虫盛发期。成虫白天活动,产卵于叶片正反面。

(7)黄刺蛾 此虫在全国各地苗圃园均有发生。除危害苹果、梨、枣外,还有、李、杏、桃山楂、核桃、柿子等多种果树苗木。幼虫啃食叶肉,被害叶呈网状;当幼虫食量增加时,可将苗圃、幼树叶片食光,影响苗木正常生长。

①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16毫米,体粗短,头胸部黄色腹部黄褐色,复眼黑色。幼虫25毫米左右,头小,淡褐色虫体黄绿色。

②生活规律 在我国北方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茧里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上旬化蛹,6月中旬陆续化为成虫。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幼虫于7月中旬至8月下旬发生危害。

(8)枣尺蠖 我国枣产区普遍发生。其中河北、山东、北京、陕西、山西、河南受害严重。幼虫危害嫩芽、叶片和新梢等部位。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嫩芽,致使枣树枯死。幼虫长大后,食量增大,将嫩叶吃成缺刻、孔洞或将叶片吃光。幼虫也取食苹果叶片、梨叶片。

①形态特征 雌成蛾15毫米,灰褐色,无翅。雄蛾长13毫米,体及双翅灰褐色,深浅有差异。卵椭圆形,初产时淡绿色,近孵化时为暗黑色。幼虫共5龄,体长37~40毫米,1龄幼虫黑色,有5条白色纵条纹。2龄幼虫绿色,有7条白色纵纹。3龄幼虫青灰色,有13条白色纵条纹。4龄灰绿色,有13条黄白与灰白相间的纵条纹。5龄幼虫淡青色或黑灰色,有25条白色或灰白色与黄、绿相间的纵条纹。

②生活规律 1年发生1代,以蛹越冬,来年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幼虫危害最重时期。1龄幼虫有吐丝习性。

(9)柑橘凤蝶、玉带凤蝶 初龄幼虫在嫩叶边缘取食,虫体长大后向叶心咬食,仅留叶脉。严重时叶脉全被吃光,在柑橘苗圃,因抽梢次数多,危害特别严重。

①柑橘凤蝶 成虫长24~30毫米,体色黑黄相间的大型蝶。初孵幼虫黑褐色,老熟幼虫为绿色,体长40毫米左右。该虫1年发生3~8代,各地幼虫发生期不一致,广州为4~10月;浙江为6~10月;四川为5~10月。5龄幼虫为暴食期,日食叶片5~6张。

②玉带凤蝶 成虫长30~32毫米,黑色的大型蝶。各龄幼虫体色差异很大,1龄黄白色,2龄淡黄褐色,3龄黑褐色,4龄鲜绿色,具白色条纹,5龄绿色,体长36~44毫米,近背面各有紫灰色小点一枚。该虫1年发生4~6代,以蛹越冬。各代幼虫发生期:1代5月中旬至6月上旬;2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3代7月下旬至8月下旬;4代8月下旬至9月上旬;5代9月。3龄幼虫为暴食期。

(10)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 包括诱集虫蛹,灯光诱蛾,捕打成虫等措施。

②生物防治 包括利用卵、蛹、幼虫的寄生蜂及寄生菌进行防治。

③药剂防治 在幼虫发生期可喷施以下药剂:喷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0%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50%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7%氯吡硫磷水剂2000~3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10%灭百可乳油2000~3000倍液。

7.象虫类 大灰象甲(S.velatus)分布非常普遍,是危害苹果、梨、桃等苗木的主要象虫。此象虫以成虫危害叶片,叶片受害呈现许多不规则形或半圆形缺刻,影响苗木生长。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0毫米,黑色。幼虫乳白色,无胸足。

(2)生活规律 每年1代,以成虫在土内越冬。翌年4月间开始活动,先取食杂草,待果树发芽后,爬到果树苗木上危害新芽嫩叶。成虫不会飞,只能迟缓爬行,白天不大活动,早晚活动取食最厉害。

(3)防治方法 成虫出土前,在树干周围地面撒2.5%敌百虫粉剂,每株幼树用粉剂80g左右。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50%杀螟乳油1000倍液。

8.几种果树苗圃主要病虫害防治历(表5-1、表5-2、表5-3、表5-4)

表5-1 苹果苗圃主要病虫害防治历

表5-2 梨树苗圃主要病虫害防治历

表5-3 葡萄苗圃主要病害防治历

表5-4 桃树苗圃主要病害防治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