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临床普外科手册》第260页(1291字)
因各种病因所形成的胃肠道内两段肠管之间、肠管与其他器官之间或肠管与体表之间的病理性通道称为肠瘘。肠瘘可根据解剖部位、肠瘘的特性和流量等分类。每日流出量超过500ml的称高流量肠瘘;十二指肠及Treitz韧带下方100cm范围内的肠瘘称高位肠瘘。肠瘘可自发形成,多见于炎症性肠病,往往形成内瘘。90%的肠瘘为医源性,对有广泛粘连、炎症性肠病或放射性肠炎患者手术时,尤其容易发生肠瘘。
【诊断要点】
1.症状和体征:术后早期肠瘘者往往有发热和腹痛,其后出现肠内容物经腹部切口排出。自发性肠瘘来自于肿瘤或炎症性肠病,往往起病较隐匿。肠瘘常与脓肿相连,而且往往引流不畅,有感染症状。瘘口皮肤有糜烂。高位瘘、高流量瘘或瘘口远端有梗阻者,水和电解质的丢失十分明显,有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长期的肠瘘和感染将造成营养不良。
2.实验室检查:显示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紊乱;白细胞增高,红细胞比容增高。
3.影象学检查:经口、经直肠或经瘘口造影可提示原发肠道疾病、瘘管的长度和行径、脓腔的位置和大小、远端有无梗阻等信息;口服染料试验可推测瘘口的高低和流量大小;B超检查可提示腹腔有无脓肿和积液;腹部平片可提示肠梗阻的部位、膈下有无游离气体和胆管有无气体的信息。
【处理】
1.控制原发病:小肠内瘘的治疗首先要控制原发病。
2.根据患者的肠液丢失的量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调整补充量和成分,尽快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3.控制肠瘘,防止皮肤糜烂:针对不同的患者设计不同的收集肠瘘液的方法,记录每日的引流量以了解瘘的发展,瘘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或Karaya膏以防止皮肤糜烂。
4.控制感染:对存在的脓肿应予手术引流。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5.营养支持:开始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对低流量瘘或远端肠瘘,可给予肠内营养;对有些高位瘘的患者,可直接将肠内营养制剂送入瘘口远端肠道。
6.其他措施:H2受体阻滞剂可减少胃酸分泌,减少高位肠瘘的瘘出量;生长抑素可减少小肠的分泌,加速肠瘘的愈合。
7.手术:60%的肠瘘经保守治疗可自愈,一般均在发病后1个月内愈合。持续不愈的肠瘘需要手术治疗。导致不愈的因素包括肠瘘远端梗阻、有异物、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小肠连续性的广泛破坏和癌症。手术宜在前次手术后3个月施行,在感染控制的前提下,可行肠瘘修补术,或病变小肠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