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临床普外科手册》第316页(1304字)
又称为重症胆管炎,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胆道急性完全梗阻和感染。最常见的梗阻原因是胆管结石,其他原因包括炎性狭窄、肿瘤、蛔虫等。病死率高达30%左右,是胆道疾病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病原学上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属、粪链球菌属等以及类杆菌属。
【诊断要点】 主要是在Charcot三联征的基础上又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具备这些特点即可确诊。
1.一般均有多年的胆管疾病史或胆管手术病史。
2.起病急骤,典型症状为剑突下或右上腹胀痛或绞痛,继而寒战高热,黄疸,伴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甚至神智障碍。
3.生命体征:体温常高达40℃,脉搏120~140次/min,血压下降,呼吸急促。
4.剑突下有压痛和腹肌紧张,肝肿大,肝区扣击痛,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5.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血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升高,转氨酶、ALP、LDH均升高,可有急性肾功能障碍和低氧血症。
6.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并能发现胆囊或胆管内有结石、蛔虫等梗阻征象。
【处理】 治疗原则是早期有效地解除胆管梗阻,并减压引流,这是治疗的关键。
1.术前准备:短暂的术前准备是必要的,目的是使患者的内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使之能良好地耐受麻醉和手术,减少手术风险。措施包括: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②应用有效抗生素,一般应用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和甲硝唑(灭滴灵),禁用肝、肾毒性大的抗生素;③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应激反应;④对于有休克者,应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稳定的血压和组织微循环灌流;⑤对于有呼吸衰竭或肾衰者要及时处理。
2.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力求简单,减压引流要充分。经典术式为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应注意肝内胆管引流通畅。胆囊切除可留待二期手术处理。胆囊造口术难以达到减压胆管的目的,应忌用。
3.非手术减压:适用于患者情况严重、合并呼吸功能、肾功能衰竭者。此类患者手术死亡风险极大,可用非手术减压,以度过急性期。常用方式有:①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BD):在PTC基础上,经右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的7、8肋间隙处在X射线的引导下,置入合适的胆管导管(F4~F6)至阻塞以上的合适部位,可收到满意效果;②鼻胆管引流:通过纤维十二指肠镜部分切开胆道口括约肌,然后向胆管放入特制的胆管引流管,经鼻引出体外。一般仅适用于胆总管下端梗阻,对高位梗阻引流常难以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