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出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急症手册(修订本)》第403页(2240字)

一、病因

(一)损伤

(1)外伤后出血,可由挫伤、裂伤、砸伤等引起。

(2)术后刀口出血:①拔牙后伤口出血,包括牙龈撕裂伤、齿槽突折裂、颌骨骨折、下齿槽血管或其分支撕伤、未刮除拔牙窝内的异物、拔牙后压迫纱布咬紧以保护好拔牙创口等。②其他手术后伤口出血,如手术时损伤较大血管、术中止血不完全、术后结扎血管线脱落等。

(二)炎症

(1)牙龈炎,如牙垢刺激性、感染性、坏死性牙龈炎易引起出血。

(2)口炎,如坏死性口炎及坏疽性口炎易出血。

(3)牙周炎。

(4)患牙龈炎、牙周膜炎、根周围炎手术时易出血。

(三)血液病

白血病、血友病、再障性贫血、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以及遇外伤、拔牙或手术时出血。

(四)肿瘤

口腔血管瘤、牙龈瘤、癌肿、肉瘤引起出血。

(五)全身性疾病

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肝胆疾患、糖尿病、尿毒症等病者有外伤、拔牙时,易出血。

(六)其他

内服抗凝剂如长期服水杨酸类药物、妇女月经期时,手术拔牙易引起出血。

二、急救

(一)外伤性出血的急救

1.闭合性损伤 已停止出血的皮下或黏膜下血肿,应适当加压、冷敷,防止再出血。必要时切开伤口再缝合结扎血管。

2.开放性损伤 动脉或大静脉出血时,应将断裂的血管结扎;小静脉渗血时,可缝合伤口加压包扎。

3.骨损伤 若断端有喷射性出血,可用骨蜡填塞,或将骨折体对齐固定。

(二)拔牙后伤口出血的护理

1.局部处理

(1)先将口中血块清除,缝合撕裂的牙龈,或局部用止血药加压咬紧1~2h。

(2)清除齿槽窝内的血凝块及异物,骨折复位,必要时缝合止血。

(3)血管收缩剂的应用,如把1‰肾上腺皮质激素棉球压于局部。

(4)促凝药物的应用,如患有血友病者,可用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放置于齿槽窝底部上面填压纱布。

(5)填塞齿槽窝法:洒上止血粉或用塞治剂于齿窝内。

(6)软组织有喷射性出血时,可行血管结扎术。

2.全身治疗 血液病患者,除局部处理外,应给少量多次输血;高血压者应给降压治疗;肝脏患者,应补充维生素K;拔牙感染者,应给抗生素治疗,并用止血药,如安络血、止血敏、立止血、壹梅太等。

(三)手术后伤口出血的护理

手术包扎绷带松脱时应再包扎,缝线松脱术中止血不完全的,打开伤口再缝合,再包扎。

(四)牙龈出血的护理

(1)血管瘤区出血,应即刻加压止血,尽快切除血管瘤。

(2)血液病所致牙龈出血,除全身处理外,局部保持清洁,并敷以填塞治剂。

(3)牙石刺激牙龈红肿、出血,可行刮治术,并涂以碘甘油。

(4)原因不明的牙龈出血,清洁局部敷以止血药后,应查找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处理。

(五)口腔颌面部出血汹涌

口腔颌面部出血汹涌,可行压迫止血,再行颈外动脉结扎。

(六)出血性休克的处理

早期使伤口完全止血,早点补足失去液体,快速输液、输血,使患者安静。

(七)血液病的全身护理

血液病患者需要输血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