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夜蛾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44页(587字)

【学名】 Oxytrypia orbiculosa Esper。

【分布与为害】 在辽宁沈阳、江苏无锡均有分布。为害鸢尾、刺玫瑰。幼虫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受害后,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8毫米,翅展37~44毫米。头部及胸部褐色。腹部黑色,各节端部白色。前翅红棕色或黑棕色,翅上有5条黑点横线,近基部的两条还伴以白线,外缘有1列黑点。缘毛,端部白色。近翅基有灰黑色环形纹,外围白圈、白圈外又有黑边。翅中部有白色菱形纹,近外缘有黑边的剑形纹。后翅白色,近外缘处为1黑褐色宽带,后缘及附近的两根翅脉黑褐色。幼虫体长45~60毫米,圆筒形,黑褐色。

【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幼虫于6~8月在土中为害,9、10月出现成虫。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常诱来成虫产卵。

【防治方法】

(1)用腐熟有机肥,可减少成虫产卵。

(2)发现幼虫为害根和茎基时,喷50%辛硫磷1500倍液于根际,或90%敌百虫1000倍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