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蛱蝶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490页(1006字)

【学名】 Kironga ranga Moore。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福建。寄主有桂花、女贞、小白蜡等。1头幼虫一生可食叶50.44厘米2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22~24毫米,翅展60~65毫米;雄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50~55毫米。头、胸、触角均为黑色。足与腹部黄灰色,有黑色条纹。前、后翅黑色。前翅沿外缘有3行黄色斑点组成的纹带,愈向内斑愈大,中室有3个黄色斑纹。后翅有与前翅相同的斑纹,边缘大锯齿状,近翅基处有1椭圆形斑纹,与前翅组成一半圆形斑(图9-70)。卵为半球形,浅绿色,表面有多角形花纹。幼虫2~3龄时,中、后胸与体节的枝刺增大,后胸至腹部第四节有2个相连的绿色菱形斑,5龄时体长23~27毫米,体浅绿至深绿色,头壳周围有30多根褐色刺,分列成2行。前胸无枝刺,中后胸枝刺较长,第一腹节背部有2根枝刺,第三至八腹节背也有2根浅黄色刺,臀部有4根褐紫色刺。腹部第一节至臀节气门附近有1白斑,渐变浅褐色。蛹长19~23毫米,银白色,具金黄色条纹,带金属光泽。角突在头部有2个,胸部有3个,腹部有5个,中间大,两侧小。

图9-70 桂花蛱蝶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生活习性】 在福州1年5代。以幼虫在寄主叶片上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化蛹,4月中、下旬羽化。以后各代成虫分别在6月中旬,7月下旬,9月中旬,11月中旬羽化。各代幼虫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8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下旬,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和4月中旬发生。成虫羽化后,飞翔一段时间后,在叶尖上产卵,每叶尖1粒。初孵幼虫在叶尖取食成缺刻,将排出粪便在主脉尖端用丝绕成1根小棒。随虫体增大,小棒随之增大增长。4~5龄时食量最大,把主脉两侧叶片吃光。幼虫老熟后,倒悬在叶背化蛹。卵期5~6天,幼虫共5龄,少数4龄或6龄。蛹期最短8天,一般14天。

【防治方法】 人工捕杀幼虫和蛹。喷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防治幼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