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毒蛾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631页(932字)

【学名】 Cifuna locuples Walker。

【别名】 豆毒蛾。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黑江、吉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食性杂。为害荷花、紫藤、月季、柳、茶花、杜鹃、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等。幼虫食叶,严重时将叶片食光,仅留叶脉。

【形态特征】 雄蛾翅展34~40毫米,腹部较瘦,雌蛾45~50毫米,腹部较肥大。头部和胸部深黄褐色,腹部黄褐色,雌蛾比雄蛾色暗。后胸和第二、三腹节背面各有1束黑色短毛。雄蛾触角羽毛状,雌蛾触角短栉齿状。前翅内区前半褐色,布白色鳞;后半褐黄色。内线为褐色宽带,带内侧衬白色细线。中区前半褐黄色,横脉纹的边缘深褐色;后半褐色,布白鳞。外横线为深褐色宽带,微向外弯曲。亚缘线深褐色,在R5与Cul处外突。缘毛深褐色与褐黄色相间。后翅淡黄色带褐,横脉纹及缘线色暗。前、后翅反面黄褐色,横脉纹、外横线、亚缘线、缘毛黄褐色。幼虫体长约40毫米,黑褐色,前胸及第九腹节各有1对斜伸的黑色长毛束。腹部第一至四节背面毛束甚密,呈刷状,暗茶褐色。第三腹节侧面毛束白色。第一、二节侧面和第八节背面毛束黑色。第六、七腹节背面有黄色翻缩线(图10-31)。蛹长20毫米,红褐色,背面有黄色长毛。腹部第一至四节背面有灰色疣突。

图10-31 肾毒蛾

1.雌成虫 2.雄成虫 3.卵 4.幼虫 5.蛹 6.茧

【生活习性】 在长江流域1年发生3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开始为害,5月幼虫老熟,化蛹,6月出现成虫。卵块产于叶片上,每块有卵50~200粒。低龄幼虫有群集性,稍大后分散为害。老熟幼虫在叶背吐丝结茧化蛹。幼虫体毛有毒,能引起人体皮炎、斑疹。

【防治方法】 幼虫发生期喷Bt乳剂300倍液或敌百虫1000倍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