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西方哲学手册》第285页(958字)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创始人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存在主义流行于法国并很快成为法国哲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它在法国的主要代表有萨特、梅洛一庞蒂、塞尔、加缪等。存在主义在其他国家也很流行,如西班牙、奥地利、意大利、美国、阿根廷、日本等。其理论来源主要是克尔凯郭尔的存在神学、叔本华的反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尼采的虚无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狄尔泰和柏格森等人的哲学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等。

存在主义的根本特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个人的存在的体现,是个人的存在的派生物。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其余一切都是后来由作为主观性的存在的人自己创造的。即个人首先存在着,然后规定他自己,这就是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的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将人的存在和本质割裂开来,它所说的存在、个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是指人的心理本能活动。它认为一个人只有感到寂寞孤单、处于艰难困苦的环境而无人救援,甚至面临死亡的时侯,才能发现存在的意义,才能知道真正存在的是个人、是自我。它还认为人在选择自己的本质时是绝对自由的。个人绝对自由是人的本质,是道德的出发点和基础。并认为这种自由是不受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和外界条件的约束,不受任何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它主张人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不对任何人负责。但在现实社会中,人总是要受到他人和社会的约束,所以便认为外界和他人总是与我作对,个人的自由受到压抑,使我不安和畏惧,而最大的畏惧就是死亡。所以,人生是悲观的,没有意义没有希望。萨特还主张用存在主义的“人学”来填补马克思主义的“空白”,鼓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实质上是企图用存在主义来改造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不仅通过哲学,而且通过小说、戏剧、电影等文学作品广为流传,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从60年代后期起,存在主义在西方开始衰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