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病毒性肝炎防治手册》第1页(970字)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最初认为是胆管的卡他性炎症,故称为卡他性黄疸,以后认识到其为全身性疾病,又称为包特金氏病。1942年,Voegt证明其有传染性,才称为传染性肝炎。
1955年开始应用血清酶学检测方法,为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提供了较敏感的标志,并可检测出无黄疸型肝炎,使本病的流行病学得到进一步的阐明。1963年,Blumberg发现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称肝炎相关抗原,现称乙肝表面抗原),认识到这种“澳抗”阳性的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称之为血清性肝炎或同种血清性肝炎。而将非血液传播的“澳抗”阴性的肝炎称为传染性肝炎。以后随着对本病的认识的深入,将传染性肝炎改称甲型肝炎,将血清性肝炎改称乙型肝炎。
1970年前,乙型肝炎是输血后肝炎的常见原因。后来,虽采用灵敏的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筛选献血员,仍发生大量的输血后肝炎,因而,Prince等1974年提出了非甲非乙型肝炎(HNANB)。1980年Wong等报告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随着对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深入研究,又发现此种肝炎病毒可能有不耐氯仿的、能形成管状结构的长潜伏期型和耐氯仿的、不能形成管状结构的短潜伏期型两种。1977年Rizzetto发现了δ因子,随后又命名为丁型肝炎。
1989年Choo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基因克隆,并将这种肝炎命名为丙型肝炎。同年Reyes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基因克隆,并将此种肝炎命名为戊型肝炎。1989年9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非甲非乙型肝炎及血液传染性会议上正式命名。
因此,病毒性肝炎至少有5型,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从流行病学方面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甲型和戊型,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有季节性,可暴发流行,不转变为慢性;另一类包括乙型、丙型和丁型,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可变为慢性。5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如表1。
表1 5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归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