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阴阳的正常运动形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4页(1237字)

1.消长关系 太极图中黑白阴阳两的上下不是等大的,而是此大彼小,此小彼大,交错地存在的,而这种大小交错存在的产生根源在于中间S形曲线形状的变动。这就意味着由于阴阳的动静运动而出现阴阳大小消长的变化。其规律是“阳长阴消”,“阳消阴长”,一长一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但其特点是当阳气生长到一定强大程度的时候,阴气就会出来制约,使其转为消退,同时阴气在阳气消退的过程中自己渐渐增长。当阴气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时,阳气也会出来制约,使阴气转而消退,而阳气转而增长。一进一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在人体则推动了生理活动的不停运转,从而产生种种生命现象。所以宋·朱熹说:“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消长进退,千变万化,做出天地间无限事来。”消长关系成为宇宙变化的根本,是阴阳运动量变的形式。

2.转化关系 太极图中黑白阴阳两鱼最大的时候几乎占据了太极上下端的一半,这象征着阴阳生化到了极限。在黑白阴阳鱼的最大极限中白鱼上有黑点,黑鱼中有一白点,这象征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中说:“物之极,由乎变。”汉·杨雄在《太玄经》中也说:“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不芽。”这种“物极而反”的转化比之消长变化的程度更大,几有彼此取而代之的倾向,但“极而必反”,“代而必还”,两者仍然存在自然的均势。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所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这是阴阳转化的自然规律。转化后的现象在自然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就是一年四季阴阳寒暑的交替。“昼尽夜来”,“夜尽昼至”,是一日之间昼夜阴阳的转化。在人体中卫气行于脉外:日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营行脉中:阴尽阳始,阳尽阴始,随着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按流注次序相互转化运行。故转化关系可视为阴阳运动过程中一种质变的形式。

3.升降关系 太极图所示,白鱼下小上大,黑鱼上小下大,这就象征着阳气由左而升,阴气由右而降的升降关系,也是天地之气升降的象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种云雨升降的关系,《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中进一步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合,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同时还指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是自然界万物生存的必要因素,如果“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意味着事物毁灭。在人体中气血的运行,循着经脉的走向而流动,十二经脉有“阴升阳降”的循行规律,故气血的运行也与天地之气相合,有阴升阳降的运动特点。再如人体由于肺气的肃降,膀胱的水液才能气化而排出;胃腑中的水谷精微之气,由于脾气的上升,上归于肺,才能输布全身,以维持人体的生命,如果这些升降的运动停止,人体也就不能生存。

上一篇:基础知识篇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